禾木景区社区居民旅游影响感知实证研究
本文选题:旅游影响 + 旅游感知 ; 参考:《资源开发与市场》2014年09期
【摘要】:旅游目的地居民作为旅游产业的重要利益相关者,对当地发展旅游业的感知和态度直接影响着当地旅游资源的合理利用及旅游业的健康发展。运用社会交互理论和道科西旅游发展阶段理论,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的方法,从四个维度研究了禾木景区社区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和态度。结果表明,当地居民对旅游经济的影响大都持乐观的支持态度,旅游发展使居民的生计方式、收入水平明显改善;对生活环境的影响较大,对生态环境和环保意识的影响较小;对居民的传统文化影响较弱,居民与游客的双向交流很少,旅游业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因此,当地居民的旅游感知目前还停留在经济层面,缺少对传统文化、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等感知的关注。
[Abstract]:As the important stakeholders of tourism industry, the perception and attitude of tourism destination residents directly affect the rational utilization of local tourism resources and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ourism. Based on the theory of social interaction and the Daokexi stage of tourism development, this paper studies the perception and attitude of community residents to the impact of tourism in Hemu scenic area from four dimensions by means of questionnaires and field interviews. The results show that most of the local residents are optimistic and supportive of the impact on the tourism economy.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livelihood and income level of the residents, have a greater impact on the living environment, and have little impact on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environmental awareness. The impact on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of residents is weak, the two-way communication between residents and tourists is rare, and the tourism industry is still in the primary stage of development. Therefore, the tourism perception of local residents is still at the economic level, and lack of attention to traditional culture, natural ecology,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so on.
【作者单位】: 新疆石河子大学政治学院;新疆石河子大学理学院;
【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编号:2012BAH48F0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1361025、41361073)
【分类号】:F592.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冯晓华;孟晓敏;;喀纳斯景区少数民族居民旅游影响感知及旅游参与初探[J];城市发展研究;2013年01期
2 苗红;陈兴鹏;;少数民族地区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态度与感知研究——以甘肃马蹄寺景区为例[J];旅游科学;2007年05期
3 李志飞;;少数民族山区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和态度——以柴埠溪国家森林公园为例[J];旅游学刊;2006年02期
4 黄燕玲;罗盛锋;;少数民族地区居民对农业旅游影响的感知研究——以广西恭城瑶族自治县红岩新村为例[J];广西民族研究;2008年02期
5 杨学燕;;从社区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谈回族民俗文化的旅游开发——以宁夏永宁县纳家户村为例[J];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1期
6 张俊英;马耀峰;;少数民族居民对乡村旅游影响的感知与态度研究——以互助土族小庄村为例[J];青海社会科学;2012年02期
7 崔晓明;Chris RYAN;;欠发达地区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和态度的实证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0年08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志永;王化伟;李乐京;;少数民族村寨社区居民对旅游增权感知研究[J];商业研究;2010年09期
2 李峥;;乡村居民对乡村旅游发展的感知和态度——以成都市三圣乡为例[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3 惠红;程乙昕;;社区居民对旅游业经济影响感知研究——以千年古镇磁器口为例[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4 李瑞;殷红梅;;民族县域旅游发展定量综合评价——以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16个民族县域为例[J];地理科学进展;2010年10期
5 陈金华;周灵飞;;海岛居民对旅游影响感知的实证研究——以福建东山岛为例[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8年02期
6 李彩云;谢苏立;;旅游地居民对旅游社会文化影响研究综述[J];大众科技;2011年10期
7 欧阳润平;王立;;张家界市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研究[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6期
8 冯智明;;国内目的地居民对旅游社会文化影响感知研究综述[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2期
9 刘民坤;;国内旅游社会影响研究反思[J];旅游论坛;2010年01期
10 王世金;焦世泰;李曼;;藏族聚居区旅游对社会文化的影响研究——以甘肃省夏河县拉卜楞镇为例[J];旅游论坛;201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廉同辉;王金叶;;基于灰色关联的自然保护区居民旅游感知研究——以广西猫儿山自然保护区为例[A];2012中国旅游科学年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谭红杨;生态旅游的公益性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2 吴云超;湘西乡村旅游发展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3 姜克银;纳家户多元叙事的意义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4 王丽华;城市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5 张国忠;旅游发展战略规划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6 江民锦;旅游业对井冈山区发展的影响及模式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7年
7 潘顺安;中国乡村旅游驱动机制与开发模式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8 李锦宏;喀斯特地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9年
9 王忠福;旅游目的地居民旅游感知影响因素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10 马晓龙;中国主要城市旅游效率及其全要素生产率评价:1995-2005[D];中山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段辛欣;世界自然遗产地居民对旅游的感知度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2 王利平;曲阜社区居民旅游影响感知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3 刘卉;车溪景区旅游扶贫效益的空间差异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4 卢璐;古村落旅游区主客交往与互容性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5 额尔敦;内蒙古牧区社区及社区旅游发展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6 李德山;社区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态度及支持行为研究[D];新疆大学;2011年
7 覃雪;旅游可持续发展视角下旅游目的地居民旅游感知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8 宇世明;基于居民感知视角的广西古村落乡村旅游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1年
9 徐国麒;民族村寨旅游开发利益分配机制的社区影响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1年
10 郭文茹;福州市乡村旅游消费者行为比较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莉;陆林;;江苏省同里镇旅游者旅游感知调查分析[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2 刘莉;陆林;;同里镇居民旅游感知调查分析[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4期
3 杨兴柱,陆林;城市旅游地居民感知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系统分析——以中山市为例[J];城市问题;2005年02期
4 章锦河;古村落旅游地居民旅游感知分析——以黟县西递为例[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3年02期
5 陶伟,刘锋,刘家明;宁夏回族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研究[J];地理科学进展;1999年03期
6 宣国富,章锦河,陆林,章锦河,杨效忠;海滨旅游地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海南省海口市及三亚市实证研究[J];地理科学;2002年06期
7 许振晓;张捷;Geoffrey Wall;曹靖;张宏磊;;居民地方感对区域旅游发展支持度影响——以九寨沟旅游核心社区为例[J];地理学报;2009年06期
8 苏勤,林炳耀;基于态度与行为的我国旅游地居民的类型划分——以西递、周庄、九华山为例[J];地理研究;2004年01期
9 李经龙,郑淑婧,周秉根;旅游对旅游目的地社会文化影响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3年06期
10 王群,章锦河,丁祖荣;县域旅游规划中居民旅游感知研究——以安徽庐江县为例[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4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群,章锦河,丁祖荣;县域旅游规划中居民旅游感知研究——以安徽庐江县为例[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4年06期
2 白凯,马耀峰,李天顺;北京市入境游客感知行为研究[J];消费经济;2005年03期
3 赵建昌;;宝鸡城市滨水区旅游感知及优化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09年22期
4 谌永生,王乃昂,范娟娟,张春慧,贾艳琴;敦煌市居民旅游感知及态度研究[J];人文地理;2005年02期
5 刘炳献,潘夏宁,周永博;旅游地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广西扬美古镇的个案研究[J];社会科学家;2005年04期
6 王俊平;;贺州旅游形象研究[J];贺州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7 赵玉宗,李东和,黄明丽;国外旅游地居民旅游感知和态度研究综述[J];旅游学刊;2005年04期
8 刘莉;陆林;;江苏省同里镇旅游者旅游感知调查分析[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9 刘宏盈;马耀峰;;基于旅游感知安全指数的旅游安全研究——以我国六大旅游热点城市为例[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8年01期
10 罗建基;周桂林;蒋乐琪;;国内游客旅游地感知研究综述[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李琛;;国内旅游目的地居民旅游感知实证研究——以御道口森林草原风景区为例[A];地理学核心问题与主线——中国地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建所五十年庆典论文摘要集[C];2011年
2 周丽君;杨丽佳;;向海自然保护区社区居民参与旅游感知研究[A];第十五届全国区域旅游学术开发研讨会暨度假旅游论坛论文册[C];2010年
3 卢小丽;;居民旅游影响感知的模糊综合评价[A];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的中国区域旅游开发研究——第十一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文选[C];2006年
4 谌永生;王乃昂;;居民的旅游影响感知比较研究——以甘肃省武威市和敦煌市为例[A];中国地理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5 毛端谦;;基于Lancaster特性理论的旅游目的地选择模式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6 谢彦君;;当前旅游城市竞争力评价方法的另类解读[A];区域旅游:创新与转型——第十四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海南国际旅游岛大论坛论文集[C];2009年
7 吴畏;于佳祥;;环京津地区居民体育旅游影响感知度研究[A];第3届中国体育博士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中国旅游品牌发展研究报告课题组 刘汉洪 方世敏 张河清;中国旅游迎来品牌经营时代[N];中国企业报;2002年
2 山西风光旅游规划设计院 张建荣 李江生;旅游形象、旅游地形象与旅游目的地形象[N];中国旅游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王忠福;旅游目的地居民旅游感知影响因素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2 郭进辉;基于社区的武夷山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旅游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3 程金龙;城市旅游形象感知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翟光华;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社区居民旅游感知与态度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2 贾磊;基于网络内容分析法的成都市旅游感知形象研究[D];西南大学;2014年
3 关晶;桂林世外桃源景区“主、客”旅游感知分析[D];广西师范大学;2012年
4 王惠碧;漳浦赵家堡社区居民旅游感知与态度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3年
5 李智;四川地震遗址旅游目的地居民的旅游感知与态度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6 索朗吉;宗教文化、旅游感知和旅游态度:来自拉萨市八角街旅游社区的例证[D];西南财经大学;2012年
7 解文静;基于旅游感知的农业文化遗产旅游发展模式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3年
8 朱鹏;敦煌居民的旅游感知及对旅游发展影响分析[D];曲阜师范大学;2013年
9 亓圣美;基于跨文化分析的访华欧美旅游者旅游感知研究[D];华侨大学;2008年
10 张文敏;基于社会交换理论的乡村社区旅游支持模型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96556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19655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