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旅游网络广告传播意义及传播前提分析
本文选题:湘西 + 旅游 ; 参考:《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S2期
【摘要】:湘西自治州的旅游内涵具有多样独特性,在当下加大湘西旅游传播工作也具有多重理论与现实意义。在这种传播过程中,湘西旅游的网络广告传播手段举足轻重,能产生对本州旅游品牌的极大影响作用。同时,湘西丰富的旅游资源也为这种网络广告传播提供了有利前提。
[Abstract]:The tourism connotation of Xiangxi Autonomous Prefecture is diverse and unique. In this communication process, Xiangxi tourism network advertising communication mean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can have a great impact on the tourism brand in this state. At the same time, the rich tourism resources in Xiangxi also provide a favorable premise for this kind of network advertising dissemination.
【作者单位】: 吉首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分类号】:F592.7;F713.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红色旅游成为湖北旅游的新亮点[J];今日湖北;2005年05期
2 罗志军,喻学才;关于把南京建设成旅游大市的可行性研究[J];旅游学刊;2000年01期
3 孙丽坤;关于大连市旅游业发展的思考[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4 李波,李恒鹏,薛东前;川南旅游地域开发时空模式探讨[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0年01期
5 林付;也谈发展陆川旅游产业[J];广西市场与价格;2000年02期
6 杜云生;;旅游业的发展趋势[J];学习月刊;2000年05期
7 白珊;挖潜老区优势 发展红色旅游——记太行革命老区黎城[J];经济问题;2001年08期
8 钟俊;共生:旅游发展的新思路[J];重庆师专学报;2001年03期
9 黄伟生;21世纪的桂越旅游合作:现状与展望[J];东南亚纵横;2004年04期
10 王洁平;构建“城市即旅游”新格局[J];江南论坛;2005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雪铭;邵学文;;自然环境和旅游经济相结合发展江苏区域旅游[A];区域旅游开发研究[C];1991年
2 姜玉琛;;扩大视野,让红色旅游为延安可持续发展搭建更大舞台[A];华圣文化——延安红色旅游与黄河文化经济发展研讨会专辑[C];2006年
3 杨效忠;彭敏;;基于信息视角的旅游目的地微博内容分析——以山东、浙江、广西旅游局微博为例[A];2013中国旅游科学年会论文集[C];2013年
4 汪中生;;遵义乡村旅游发展思路[A];2011-2013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全集[C];2013年
5 全华;;旅游网络及其功能研究[A];区域旅游开发研究[C];1991年
6 孙文昌;;青岛旅游的战略开发[A];区域旅游开发研究[C];1991年
7 吴寒;;构筑以武昌——南昌为轴线的革命旅游带[A];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暨中国区域协调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焦新旗;;低碳经济视阈下区域整合及旅游市场一体化构建——内蒙古、张家口草原圈旅游形象塑造的启示[A];论草原文化(第七辑)[C];2010年
9 蒋轶红;王铮;李山;王瑛;周嵬;;基于GIS的旅游研究——以著名风景名胜区为例[A];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暨2001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10 安尊华;;黔东红色旅游的几点思考[A];永恒的动力——贵州省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跃西;发展旅游联合体:转型期的一种战略选择[N];中国旅游报;2004年
2 李晓玲 陈国安;旅游业重视开拓老年旅游市场[N];中国物资报;2000年
3 郑荣富;福建大力推进乡村旅游红色旅游[N];中国旅游报;2010年
4 刘纪生;冶金旅游:何不大结盟?[N];中国冶金报;2004年
5 张启民 梁晓明;红山区多管齐下强力打造优质旅游形象[N];赤峰日报;2011年
6 彭晶;银发旅游小有气候[N];中国妇女报;2002年
7 雨竹 彭琳;大武汉:能做华中旅游的龙头吗?[N];中国经济导报;2005年
8 刘涛;济南:旅游散客有了自己的“家”[N];中国交通报;2004年
9 本报记者 徐京;老年旅游寻求新突破[N];中国老年报;2005年
10 本报记者 谢志娟;红火的“银发旅游”[N];甘肃日报;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谭松(KEOVILAYSACK SOUNTHAN);交通网络对老挝旅游业发展的影响分析[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2 刘燕茹;话语视角下旅游目的地形象建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5年
3 李艳萍;旅游网络消费者决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4 阮氏秋庄;越南面向中国市场的旅游网络营销策略研究[D];广西大学;2015年
5 陈时驰;基于.NET和WEBGIS的旅游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6 黄婷;水平营销在我国旅游业中的运用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7 张彬彬;中国红色旅游发展与布局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8 兰岚;旅游经济影响评估体系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9 徐朝霞;对我国旅游目的地营销系统运营的思考[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10 孙丹榜;昆明市发展红色旅游产业研究[D];云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0001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20001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