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旅游管理论文 >

目的地旅游业能源消耗流动过程与测评体系

发布时间:2018-06-22 01:38

  本文选题:能源消耗 + 低碳旅游 ; 参考:《世界地理研究》2017年01期


【摘要】:构建旅游业能源消耗测评体系是推动旅游地节能减排中亟须解决的科学问题。本文首先界定旅游业能源消耗的概念,介绍资源流理论的基本内涵。其次,运用资源流理论,分析能源在区域旅游系统的横向流动与纵向流动,从能源生产与运输过程、能源消耗过程、能源消耗后效应过程三个方面分析旅游地旅游业能源消耗流动过程。第三,从界定原则、地域范围、产业范围三方面界定旅游地旅游业能源消耗测评的系统边界。最后,设计旅游地旅游业能源消耗测评框架,从直接能源消耗与间接能源消耗两方面构建旅游地旅游业能源消耗测评体系。
[Abstract]:The construction of tourism energy consumption evaluation system is a scientific problem to be solved in promoting energy saving and emission reduction in tourist destinations. This paper first defines the concept of tourism energy consumption and introduces the basic connotation of resource flow theory. Secondly, using the theory of resource flow, the paper analyzes the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flow of energy in the regional tourism system, from the process of energy production and transportation, the process of energy consumptio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flow process of energy consumption in tourism industry from three aspects: the process of energy consumption and the effect of energy consumption. Thirdly, it defines the system boundary of tourism energy consumption evaluation from three aspects: defining principle, regional scope and industrial scope. Finally, the framework of energy consumption evaluation of tourism industry is designed, and the evaluation system of tourism energy consumption is constructed from two aspects: direct energy consumption and indirect energy consumption.
【作者单位】: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管理学院;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41301161)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3YJC630144)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面上项目(SQSM201410031004)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2016年校级教育教学研究项目:专业扶持建设项目——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
【分类号】:F59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堵塞预防与能源消耗优化[J];中国给水排水;2010年14期

2 李明松;应用新技术新材料促节能降耗[J];兵工自动化;1991年01期

3 李克明;分层次核定能源消耗值得推广[J];交通财会;1991年10期

4 ;工业交通部门重点企业主要产品(工作量)能源消耗主要指标(1990年1—11月)[J];中国能源;1991年02期

5 李斌;优化能源消耗的新系统[J];管理科学文摘;1995年06期

6 张敏;卫承熙;程玉萍;;降低企业能源消耗措施浅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3年21期

7 王萍;世界能源消耗惊人增长[J];国外科技动态;1998年08期

8 ;我国煤炭能源消耗将趋紧[J];化学工业与工程技术;2003年03期

9 丁建军;朱霞;孙益贤;;基于委托——代理的能源消耗税定价机制研究[J];价格月刊;2007年01期

10 赵继杰;杨廷锋;张允锋;;云南省能源消耗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7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曹连霞;范伟;;对标挖潜,降低能源消耗[A];2011年全国冶金安全环保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2 谢健宏;;加快经济发展与降低能源消耗有关问题研究[A];福建省科协第七届学术年会能源分会专刊[C];2007年

3 魏艳旭;孙根年;李静;;基于技术进步的中国能源消耗与经济增长——前后两个30年的比较[A];地理学核心问题与主线——中国地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建所五十年庆典论文摘要集[C];2011年

4 王学森;张利强;;实施科技和管理创新,降低建筑能源消耗[A];科技支撑 科学发展——2009年促进中部崛起专家论坛暨第五届湖北科技论坛文集[C];2009年

5 孙广生;向涛;黄yN;杨先明;;效率提高、产出增长与能源消耗——基于工业行业的比较分析[A];经济学(季刊)第11卷第1期[C];2011年

6 魏建新;周章华;;强化能源消耗对标 降低企业能源消耗[A];2004全国能源与热工学术年会论文集(2)[C];2004年

7 刘浩;宋阳;;建筑生命周期能源消耗的环境压力评价方法探讨[A];2012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2年专刊(一)[C];2013年

8 树友林;王怀民;;地区能源消耗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比较研究[A];2007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中)[C];2007年

9 黄相农;;开展节能咨询 降低能源消耗[A];循环经济理论与实践——长三角循环经济论坛暨2006年安徽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6年

10 吴婧;;福建地区居民生活能源消耗状况与改善途径[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10年学术年会资料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王会丽;要合理控制能源消耗[N];中国煤炭报;2013年

2 ;绿色建筑“能源消耗”向“能源再生”转化[N];中国建设报;2013年

3 宗河;冲动消费 将导致更多能源消耗[N];联合日报;2007年

4 张金荣;安塞县开展能源消耗调查[N];延安日报;2007年

5 于思邋记者 赵晓强;部分企业能源消耗下降[N];锦州日报;2008年

6 记者 吕游;以最小能源消耗创造出最大产值[N];黑河日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王夕;能源消耗中美谁高?[N];北京科技报;2010年

8 邱林;中美能源消耗差距大在哪里[N];中华工商时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胡菊芹 见习记者 孙莹莹;当民生难题碰到能源消耗天花板[N];中国电力报;2013年

10 早报记者 姜丽钧;上海能源消耗远超纽约东京[N];东方早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肖涛;能源消耗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2 徐广印;道路物流能源消耗系统分析及运行调控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3 林锡动;环境导向与建筑开发规划管理之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婧;基于低碳条件的高速公路交通流及运营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2 王震;陕西省民用建筑能源消耗影响因素与预测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3 幸晴晴;资源型城市能耗变动因素分解及差异分析[D];南京财经大学;2015年

4 林媛媛;产业结构变动对辽宁省能源消耗影响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5 解晋;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二氧化碳减排与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D];重庆大学;2015年

6 廖冰雅;我国区域城市发展对能源消耗的影响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7 陈伟佳;中国能源消耗与经济增长“脱钩”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4年

8 吴慧敏;我国区域交通能源消耗及节能潜力分析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6年

9 刘海洋;云南少数民族自治州能源消耗影响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6年

10 李汝勇;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北京市能源消耗碳排放系统仿真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0509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20509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3c1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