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旅游管理论文 >

城市旅游意象的解构与重构——兼论旅游形象与旅游意象的异同

发布时间:2018-06-25 21:37

  本文选题:城市 + 旅游意象 ; 参考:《地域研究与开发》2017年01期


【摘要】:旅游意象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关注,但对旅游意象与旅游形象的概念理解仍含混不清,有碍该领域的深入研究。在对旅游意象与旅游形象的概念开展了追根溯源式的探究的基础上,从心理过程、审美层次以及影响旅游者行为方式3个方面分析了二者的差异,并进一步指出城市旅游意象的认知遵循从"意"到"象"的解构和从"象"到"意"的重构的规律。其中,"意"指城市文化,"象"则是体现城市文化的各种符号,即意象点。选取文化主线,筛选意象点,科学引导旅游者在意象点之间流动,利用解说系统帮助旅游者理解意象点,通过感官刺激帮助旅游者想象,最终完成城市旅游意象的创造。
[Abstract]:More and more researchers pay attention to tourism image, but the concept of tourism image and tourism image is still unclear, which hinders the further research in this field. On the basis of tracing the concept of tourism image and tourism imag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m from three aspects: psychological process, aesthetic level and influence on tourist behavior. Furthermore, it points out that the cognition of urban tourism image follows the rules of deconstruction from "meaning" to "image" and reconstruction from "image" to "meaning". Among them, "meaning" means city culture, "image" is the symbol of city culture, that is, image point. Selecting the main cultural thread, screening image points, scientifically guiding tourists to flow between image points, using the explanation system to help tourists understand image points, helping tourists to imagine through sensory stimulation, and finally completing the creation of urban tourism images.
【作者单位】: 泰州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东南大学人文学院;
【基金】: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15SJD791) 泰州学院科研课题项目(TZXY2015YBKT007)
【分类号】:F592.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汪克会;浅析旅游娱乐中突出文化因素的重要性及途径[J];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2 李霞;;浅析我国乡村旅游发展中的主要问题[J];技术与市场;2007年03期

3 张震;;加快红色旅游发展的对策思考[J];沧桑;2007年04期

4 朱蓉;;论乡村旅游发展的意义[J];大众标准化;2011年S1期

5 毕剑;;我国旅游口号研究进展与展望[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4年04期

6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开展2008乡村旅游主题年活动的实施意见[J];重庆市人民政府公报;2008年02期

7 沈吕;汪立敏;;“灵秀湖北”欢迎您——湖北省旅游形象主题口号新鲜出炉[J];湖北旅游;2011年01期

8 沈吕;;2011湖北旅游十件大事[J];湖北旅游;2012年02期

9 本刊编辑部;;2013出游计划:告诉你哪里最好玩[J];旅游世界(旅友);2013年01期

10 田喜洲;论旅游市场创新[J];生产力研究;2002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宋锡学;;刍议红色旅游的现实与发展[A];华圣文化——延安红色旅游与黄河文化经济发展研讨会专辑[C];2006年

2 宁琨;;乡村旅游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增长点[A];第六届海峡两岸休闲农业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侯晓敏;;国内外乡村旅游研究综述[A];江苏省旅游发展30年学术论坛暨江苏省旅游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毕剑;;河南旅游主题口号的设计分析[A];区域旅游:创新与转型——第十四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海南国际旅游岛大论坛论文集[C];2009年

5 秦中;张捷;赵勇;;城市化多目标旅游分析[A];地理学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第九次中国青年地理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6 熊元斌;;营销“中国农谷”,引爆旅游品牌[A];第十六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7 张巨才;;基于品牌定位的区域旅游目的地形象传播策略研究——以河北为例[A];中国高等院校市场学研究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聂欢欢;王衍用;;基于时空理论的乡村旅游发展“三区联动”模式研究[A];2013中国旅游科学年会论文集[C];2013年

9 王淑娟;;区域合作语境下的环京津休闲旅游带开发建设[A];2011京津冀区域协作论坛论文集[C];2011年

10 朱至珍;;以积极的姿态迎接大桥休闲时代——论杭州湾跨海大桥与慈溪的休闲旅游[A];建设和谐社会与浙江旅游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白四座 (作者单位:北京市旅游局政策法规处);红色旅游的本质要求[N];中国旅游报;2006年

2 方伟;安徽将组织公众暗访旅游[N];华东旅游报;2008年

3 商报记者 李雅宁;旅游书推广缘何缺位暑期市场[N];中国图书商报;2009年

4 驻江西记者 梅柏林;公务员考试考红色旅游[N];中国旅游报;2010年

5 记者 谢慧敏 通讯员 沈旅;“灵秀湖北”成我省旅游形象主题口号[N];湖北日报;2010年

6 张奥然;与时俱进 大力发展乡村旅游[N];重庆日报;2012年

7 记者王禹;抚顺旅游,崛起的风景线[N];抚顺日报;2013年

8 袁婷婷;南京做活旅游“微”营销[N];中国旅游报;2013年

9 记者 徐万佳;明年旅游主题:智慧旅游[N];中国旅游报;2013年

10 本报实习记者 王洋;“低空旅游比例不断提升”[N];中国旅游报;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韩荣;中国佛教四大名山旅游比较研究[D];浙江海洋学院;2015年

2 何爱秀;三亚旅游市场软环境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D];海南大学;2015年

3 邹畅;中国电视旅游节目的现状与发展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5年

4 沈挺;地方政府在旅游管理中的作用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5 何婷;基于移动学习终端的旅游汉语应用软件的内容设计研究[D];暨南大学;2015年

6 李占泓;聊城A旅游开发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4年

7 董希远;山海关龙园综合旅游开发项目研究[D];燕山大学;2015年

8 林南棒;瑞安市高楼镇发展乡村旅游的资源分析与营销策略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3年

9 夏英武;泰顺县乡村旅游现状与对策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3年

10 于晶梅;敦煌市“旅游立市”政府战略优化研究[D];兰州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0675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20675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5b9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