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旅游管理论文 >

博物馆数字化科普平台建设

发布时间:2018-07-27 10:02
【摘要】:建设博物馆数字化的科普平台,加强了对馆藏文物的保护能力,促进了博物馆的历史文化教育和传播功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本工作将介绍其构建方法:采用全景拍摄、三维扫描等数字化信息采集技术,对博物馆建筑的内外景、重点馆藏文物进行信息采集,构建虚拟的历史遗迹遗存、网上博物馆,将实体博物馆以数字化方式完整呈现,通过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提供身临其境的虚拟参观服务;采用二维码、电子标签、混合定位等技术,为现场观众提供自助音视频文化科普导览服务;策划制作面向广大青少年的反映中国历史文化遗产的4D影视科普作品及建设面向普通观众开放的博物馆4D动感影厅工程播放系统,以此构建博物馆数字化科普平台。
[Abstract]:The construction of the digitized platform of science popularization in museums strengthens the ability to protect the cultural relics in the museum and promotes th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education and dissemination functions of the museum, which has grea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and far-reaching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This work will introduce its construction method: adopt the digital information collection technology such as panoramic shooting, 3D scanning, etc., collect the information of the inside and outside view of the museum building, the cultural relic of the key collection, construct the virtual historical relic, the net museum, etc. The physical museum will be presented digitally, providing live virtual visit services via the Internet / mobile Internet; using technologies such as QR codes, electronic tags, hybrid positioning, etc. For the audience to provide self-help audio and video culture popular science navigation service; In order to construct the digital science popularization platform of the museum, the 4D film and television popular science works reflecting the Chines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heritage and the engineering broadcasting system of the 4D motion hall of the museum which is open to the ordinary audience are planned and produced for the vast number of young people.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文物保护联合实验室;
【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2012BAH43F03)
【分类号】:G269.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林世田,孙利平;IDP项目与中国国家图书馆敦煌文献数字化[J];国家图书馆学刊;2003年01期

2 佟帅;徐晓刚;易成涛;邵承永;;基于视觉的三维重建技术综述[J];计算机应用研究;2011年07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段新昱;基于VRML的虚拟环境体系研究[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2 姜品;;虚拟系统中的交互控制策略[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3 郭磊;王宏福;;VRML与Java的高效结合分析[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4 贺跃;车载虚拟仪表应用VRML设计的研究[J];车辆与动力技术;2005年01期

5 况代智;李兵;;基于GIS的城市小区三维仿真模型的设计[J];北京测绘;2008年01期

6 沈萦华,徐先良,赵志军,石民勇;虚拟现实技术在复杂场景中漫游的应用[J];北京广播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4期

7 郝爱民,何兵,赵沁平;虚拟现实中的增强虚境技术[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3年10期

8 王曦;;浅析2010上海世博会的“数字化生存”[J];今传媒;2010年12期

9 姜涛;杨学勇;;敦煌学数字化的现状及评析[J];图书与情报;2008年06期

10 于海征;MATLAB在虚拟现实技术中的应用[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谢健;易亚星;李竞;;虚拟现实技术研究[A];中国电子学会第十七届信息论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安廷波;;城市三维场景中剔除技术的优化[A];广东省测绘学会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3 臧文刚;;数字地图技术在炮兵测地保障中的应用[A];华东地区第十次测绘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7年

4 李苏军;陈鹏;文军;吴玲达;刘荷君;;虚拟现实技术及其在目标侦察计算模拟训练系统中的应用[A];第一届建立和谐人机环境联合学术会议(HHME2005)论文集[C];2005年

5 舒帆;;港口物流信息平台共享架构及其可视化挖掘[A];上海海事大学“上海石化杯”优秀论文集[C];2005年

6 陈二雷;;加速碰撞检测算法的研究[A];2008通信理论与技术新进展——第十三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上)[C];2008年

7 臧文刚;;数字地图技术在炮兵测地保障中的应用[A];江苏省测绘学会2007'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罗晓东;;虚拟现实技术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模式[A];'2002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学术论文集(第四卷)[C];2002年

9 陈硕;;基于虚拟技术的高层建筑消防GIS探讨[A];第十二届全国图象图形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10 黄静;吴雯;唐泽圣;;澳门玫瑰堂三维重构与虚拟漫游[A];第十四届全国图象图形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肖毅;体育赛事背景广告曝光参数虚拟预测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常艳艳;水下运载器对接装置虚拟仿真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3 王念东;集成化虚拟装配理论、方法及其在飞机总体布置中的应用[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4 高辉;用于街景重现的平行拼图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5 王国权;车辆平顺性虚拟试验技术的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2年

6 淮永建;虚拟场景中实时图形绘制关键技术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2年

7 张锦;多分辨率空间数据模型理论与实现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02年

8 宋占峰;道路线路实时动态三维可视化设计理论和方法的研究[D];中南大学;2003年

9 周丽琨;虚拟现实系统中不规则形体的几何表现[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10 曾吉勇;折反射全景立体成像[D];四川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武炜;煤矿井下火灾事故人员逃生可视化技术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段化鹏;虚拟现实中物理引擎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应用[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3 冯俊杰;基于UML的三维漫游系统的分析与设计[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任金萍;巷道用自移式辅助支护设备的结构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5 刘文静;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校园漫游系统[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6 赵筱斌;数字虚拟校园漫游项目设计与开发[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桂振东;基于OpenGL子函数构建三维实体图形库[D];沈阳理工大学;2010年

8 刘莉;虚拟水电站气系统的研究与应用[D];河北工程大学;2010年

9 尹卓良;虚拟现实技术在多媒体课件中的应用研究[D];北京印刷学院;2010年

10 张晓坤;面向虚拟会议系统的图像和视频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李秀智;张广军;;一种基于边缘线的三目立体匹配方法[J];光电工程;2007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森田恒之 ,秦晋庭;运用科学技术保护馆藏文物[J];中国博物馆;1993年02期

2 何锐;;措施得力 防范严密 我省馆藏文物安全形势明显好转[J];陕西政报;1991年05期

3 姜菱;基层馆藏文物档案的安全保护[J];档案管理;2000年06期

4 金春勇;盐亭馆藏文物选介[J];四川文物;2000年06期

5 孙晓强;馆藏文物包装运输中的保护[J];包装世界;2003年03期

6 钱玲;看天津文明印记 天津博物馆陈列与展览 触目皆琳琅[J];中国文化遗产;2005年02期

7 ;全国馆藏文物腐蚀损失调查项目[J];中国文化遗产;2005年04期

8 魏渝;;湖北省文物局举办全省馆藏文物信息管理系统软件及相关规范培训班[J];江汉考古;2005年04期

9 阿碧;隐藏在博物馆里的天罗地网[J];检察风云;2005年06期

10 陈禹;佟强;;对黑龙江省馆藏文物腐蚀调查数据的综合分析[J];北方文物;2006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肖贵洞;;馆藏文物管理规范漫论[A];博物馆藏品保管学术论文集——北京博物馆学会保管专业第四——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选编[C];2009年

2 姜涛;;馆藏文物在利用中的保护——文物包装[A];博物馆藏品保管学术论文集——北京博物馆学会保管专业第四——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选编[C];2009年

3 程勤;;浅谈馆藏文物的社会价值[A];浙江省博物馆学会2004年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4年

4 边归国;;福建省博物院馆藏文物保存环境质量控制的研究[A];文物科技研究(第二辑)[C];2004年

5 李学军;;十年变革 十年发展——北京地区博物馆馆藏文物管理工作概述[A];继承 发展 保护 管理——北京博物馆学会保管专业十年学术研讨纪念集[C];2010年

6 王婷;;浅谈馆藏文物信息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A];继承 发展 保护 管理——北京博物馆学会保管专业十年学术研讨纪念集[C];2010年

7 桓历萍;;对馆藏文物信息化建设的几点认识——以西安半坡博物馆为例[A];继承 发展 保护 管理——北京博物馆学会保管专业十年学术研讨纪念集[C];2010年

8 张孜江;;馆藏文物的预防性保护[A];继承 发展 保护 管理——北京博物馆学会保管专业十年学术研讨纪念集[C];2010年

9 吴来明;;馆藏文物的防震保护[A];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第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10 朱莉;;对馆藏文物保护环境达标试点项目的思考——兼谈武汉博物馆文物库房改造工作[A];回顾与展望:中国博物馆发展百年——2005年中国博物馆学会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耀申;切实加强馆藏文物保护工作[N];中国文物报;2002年

2 相阳;承德:扎实做好馆藏文物保护与利用工作[N];中国文物报;2006年

3 贾强 尹夏清;陕西省馆藏文物数据库建设进展顺利[N];中国文物报;2006年

4 丁敏京 周静;国有馆藏文物如何合理流动:调拨?交换?借用?[N];中国文物报;2007年

5 湖南省汉寿县文物管理所 徐铁军;对县级馆藏文物信息采集工作的思考[N];中国文物报;2007年

6 本报记者 张葆英;抢救保护馆藏文物:亟待修建保存环境标准化馆舍[N];甘肃日报;2006年

7 记者 张芹 通讯员 刘芳;港城馆藏文物级别初定[N];连云港日报;2008年

8 记者 马健;省文物局检查组来我州检查文物安全工作[N];民族日报;2008年

9 记者 江慧 实习生 胡夏青 徐红武;我市五千件文物注册国家级“户口”[N];九江日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游雪晴;民族文化宫暖气管破裂文物被水泡[N];科技日报;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黄莉萍;馆藏文物3D数据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1474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21474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8fe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