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建设国际旅游目的地策略
[Abstract]:Shenzhen has many advantages in developing tourism, such as resource integration, economic development, environmental location and industry development, etc. At the same time,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such as single structure of tourism products, suppression of international channels and tourist sources, insufficient marketing and so on.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basic strategy and measures of building Shenzhen's international tourist destination, and emphasizes the reconstruction of Shenzhen's individualized tourism concept.
【作者单位】: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管理学院;
【分类号】:F592.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吴晶;马耀峰;郑鹏;张春晖;;游客感知与旅游地形象、满意度和忠诚度的关系研究——以西安为例[J];旅游论坛;2011年04期
2 刘名俭,黄猛;旅游目的地空间结构体系构建研究——以长江三峡为例[J];经济地理;2005年04期
3 吴必虎;旅游系统:对旅游活动与旅游科学的一种解释[J];旅游学刊;1998年01期
4 卞显红,王苏洁;旅游目的地空间规划布局研究[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5 张宏,杨新军;弱势旅游地的旅游开发与空间优化——以渭南市为例[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2期
6 张立明,赵黎明;旅游目的地系统及空间演变模式研究——以长江三峡旅游目的地为例[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维;杨燕;曾克峰;;旅游目的地系统及其核心竞争力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26期
2 汤长新;葛幼松;;城市旅游资源密集区整合探究——以镇江三山风景名胜区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30期
3 董静;;生态旅游目的地空间结构发展演变研究——以河北省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0期
4 方世敏;赵金金;;区域生态旅游空间结构研究——基于供给需求与竞争场视角[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7期
5 郭舒;城市旅游发展模式选择的三维依据框架[J];商业研究;2003年05期
6 李秀霞;倪维秋;;点一轴系统理论在鸭绿江流域旅游资源开发中的运用研究[J];商业研究;2008年02期
7 王雪芳;;基于系统理论的区域旅游合作研究——以环北部湾为例[J];商业研究;2008年06期
8 郑天然;董静;;旅游目的地旅游产品结构调整——以承德地区为例[J];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1期
9 康积勤;田博;;人格特质对大学生旅游地选择偏好的影响[J];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10 卢小琴;王燕虹;;荆州旅游产品开发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农学卷;200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王海弘;;旅游学的学科发展之初探——混沌学的视角[A];创新沈阳文集(C)[C];2009年
2 胡立峰;林爱文;牛继强;;基于AHP的山西大寨旅游资源评价[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3 徐U,
本文编号:225430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22543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