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旅游管理论文 >

乡村旅游拉力动机的结构及旅游者类型分析

发布时间:2018-10-12 15:24
【摘要】:在乡村旅游研究领域,基于动机性质分类视角的研究起步较晚,研究者更多关注推力动机,对拉力动机研究较为忽视。采用因子分析得出乡村旅游拉力动机由乡村文化、农事活动、乡村环境和乡村娱乐4个维度构成,乡村文化和农事活动是最为重要的动机。聚类分析得出男女样本中均存在活跃型、真实体验型、环境型和其他型旅游者,男性中单独存在娱乐型、而女性中单独存在享受型旅游者,表征了位于三个不同发展层面的旅游者群体。旅游者的乡村旅游动机正向深度体验发展。在讨论基础上给出营销建议。
[Abstract]:In the field of rural tourism research, the research based on the classification of motivation started late, the researchers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rust motivation, and neglect the study of pull motivation. Factor analysis shows that rural tourism pull motivation consists of four dimensions: rural culture, agricultural activities, rural environment and rural entertainment. Rural culture and rural activities are the most important motivations. Cluster analysis shows that there are active type, real experience type, environment type and other type tourists in both male and female samples. It represents the tourist groups at three different levels of development. Tourists' rural tourism motivation is developing towards the depth of experience. Give marketing advice on the basis of discussion.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系;无锡旅游发展研究中心;东华大学旭日工商管理学院会展与旅游管理系;
【基金】:2010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社会化进程中农民旅游需求的约束条件研究-基于浙江省农户的微观数据调查"(10YJC790207) 2012年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指导项目"休闲时代下的乡村旅游发展研究-以无锡市为例"(2012SJD630106)资助
【分类号】:F592;F32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绿俊;文军;;乡村旅游者旅游动机研究[J];商业研究;2009年02期

2 韩非;蔡建明;刘军萍;;大都市郊区乡村旅游地发展的驱动力分析——以北京市为例[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0年11期

3 张春花;卢松;魏军;;中国城市居民乡村旅游动机研究——以上海、南京为例[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5期

4 陈超群;罗明春;覃业银;;乡村旅游体验真实性的多维度研究[J];旅游论坛;2008年06期

5 龚金红;李健仪;;广州小洲村乡村旅游市场细分研究[J];旅游论坛;2011年04期

6 郑文俊;;基于推拉理论的柳州市乡村旅游动机实证分析[J];南方农业学报;2012年10期

7 林刚;石培基;;关于乡村旅游概念的认识——基于对20个乡村旅游概念的定量分析[J];开发研究;2006年06期

8 王素洁;刘海英;;国外乡村旅游研究综述[J];旅游科学;2007年02期

9 张剑,郭德俊;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的关系[J];心理科学进展;2003年05期

10 张一;;旅游安全认知:内涵、结构及相关变量[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1年1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红星;罗仕伟;张志勤;;乡村旅游中城市文化对乡村文化的消极影响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36期

2 唐明贵;殷红梅;;乡村旅游消费需求特征分析——基于对黔东南乡村旅游者的调查[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2期

3 唐明贵;殷红梅;;欠发达县域乡村旅游者经济行为特征分析——以贵州省织金县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0期

4 孙晓;;乡村文化视域下的乡村旅游开发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31期

5 赵承辉;陈晓月;周艳波;;乡村旅游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09年02期

6 赵迪芳;;农家乐休闲旅游业现状及可持续发展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2年01期

7 骆建;陈广勇;;田径技术教学中学生产生错误动作的原因及运动技能能力提高的干扰因素[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年12期

8 张剑;王建辉;王欢;;情感:人员管理研究领域中的新热点[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9 张圆刚;程静静;;农民旅游研究回顾与展望[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5期

10 胡保玲;;制造商权力策略对经销商情感承诺的影响研究[J];财贸研究;2007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阚耀平;高鹏;;乡村旅游研究综述[A];旅游学研究(第五辑)[C];2010年

2 聂欢欢;王衍用;;基于时空理论的乡村旅游发展“三区联动”模式研究[A];2013中国旅游科学年会论文集[C];2013年

3 贾革新;;景中村旅游发展方向探究——以西湖景中村为例[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3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萌;数字化精神产品的消费者参与行为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2 张晓慧;基于利益相关者的一体化乡村旅游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3 张剑 ;影响员工创造性绩效的组织情境因素及动机机制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3年

4 肖小勇;基于企业网络的组织间知识转移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5 暴占光;初中生外在学习动机内化的实验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6 胡保玲;我国营销渠道中制造商权力运用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7 王铁;基于Pro-Poor Tourism(PPT)的小尺度旅游扶贫模式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8 杨丽;吐鲁番地区乡村生态旅游深度开发研究[D];新疆大学;2009年

9 郑文俊;基于旅游视角的乡村景观吸引力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9年

10 唐德荣;乡村旅游行为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盛晓兰;苏州乡村旅游营销策略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2 祝勤玫;基于社区参与和影响感知的乡村旅游和谐发展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3 太玲娟;丽江金山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互动发展策略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4 党美丽;乡村旅游发展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魏文宣;新疆南疆三地州维吾尔族大学生物理实验课学习意志品质研究[D];喀什师范学院;2011年

6 董雪娇;激发女大学生体育学习动机的实验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7 高佩佩;西安市乡村旅游深度发展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8 张利娜;人文景观富集区乡村旅游发展模式体系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9 郑庆;目标设置与奖赏方式对数字工作记忆容量影响的研究[D];信阳师范学院;2011年

10 李义成;目标定向理论对参与羽毛球运动动机的影响[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超群;罗明春;钟永德;;乡村旅游者体验真实性探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34期

2 卢松,杨钊,陆林,梁栋栋,王咏,王莉;西递国内游客特征、旅游动机及旅游效果的初步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1期

3 查芳;对乡村旅游起源及概念的探讨[J];安康师专学报;2004年06期

4 刘建新;刘建徽;;顾客消费涉入的形成机理与涉入营销[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5 张建国;俞益武;白云晶;马莉;;城市居民对乡村旅游产品需求趋势研究——以宁波市民为例[J];商业研究;2007年06期

6 胡绿俊;文军;;乡村旅游者旅游动机研究[J];商业研究;2009年02期

7 杨雁;旅游动机和行为研究[J];渝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8 熊凯;乡村意象与乡村旅游开发刍议[J];地域研究与开发;1999年03期

9 张宏梅,陆林;近10年国外旅游动机研究综述[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5年02期

10 刘红艳;关于乡村旅游内涵之思考[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潘顺安;中国乡村旅游驱动机制与开发模式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胡晓燕;基于生活方式细分的上海都市乡村旅游游客消费行为研究[D];东华大学;2007年

2 刘小宁;规避顾客满意陷阱的探讨[D];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

3 章美红;乡村旅游者消费行为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08年

4 廖斌斌;森林旅游游客安全认知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峦;陈昕;李湮;;“景区”内涵研究述评及其术语使用分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8年06期

2 欧越男;谢光秋;;高速公路建设与发展旅游经济的可行性探讨[J];交通与运输(学术版);2005年02期

3 林春丽;从旅游者需求探讨我国旅行社业发展的潜力和方向[J];旅游科学;2000年03期

4 刘浩;;基于网络营销模式下的旅游一对一营销[J];经济研究导刊;2009年19期

5 张文文;论TQM和TCS在旅游企业中的应用[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S1期

6 楼筱环;毛国良;;浅析体验经济时代旅游产品开发模式[J];商场现代化;2008年29期

7 欧阳润平;胡晓琴;;国内外旅游需求研究综述[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7年03期

8 范业正;旅游者需求与消费行为始终是旅游研究的前沿问题[J];旅游学刊;2005年03期

9 杨丽娟,赖斌;论我国当代自助游的兴起与旅游者需求的变迁[J];商场现代化;2005年18期

10 杨仁浩;;浅析体验经济时代的主题公园开发[J];时代经贸(下旬刊);2007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方妍;;关于博物馆旅游的几点思考[A];新世纪博物馆的实践与思考——北京博物馆学会第五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2 唐莹莹;王伟伟;;旅游综合体的理论视角探讨[A];2012中国旅游科学年会论文集[C];2012年

3 张金霞;;生态养生旅游产品开发探究——以宜昌(远安)灵龙峡景区为例[A];第十五届全国区域旅游学术开发研讨会暨度假旅游论坛论文册[C];2010年

4 曹国新;;旅游软实力:旅游业本土意识与国际营销的理论基础[A];中国旅游评论2011[C];2011年

5 白永秀;邵金萍;吴振磊;;秦岭旅游与生态旅游产业的培育[A];道路·创新·发展——陕西省社会科学界第三届(2009)学术年会金融危机与陕西经济发展专题学术论坛论文选集[C];2009年

6 刘荆洪;佘红云;周义龙;步国荣;;海南旅游商品应该在创新上大做文章[A];2010当代海南论坛文集(下)[C];2011年

7 高莹;;城市旅游中的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分析[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10年

8 朱孔山;;区域生态旅游产品谱设计与开发策略——以临沂市为例[A];区域旅游:创新与转型——第十四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海南国际旅游岛大论坛论文集[C];2009年

9 孙波;高鑫丽;;休闲养生推动老年旅游市场发展——老年旅游市场发展探索[A];2010第二届中国老年保健(产业)高峰论坛文集[C];2010年

10 林高兴;;做好整合文章 培育旅游产业——关于宜春旅游业赶超发展的几点思考[A];宜春市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罗文斌;浅谈旅游需求的创造[N];中国旅游报;2005年

2 陈锋仪 作者单位:西安外国语大学旅游学院;导游素质应适应现代旅游者需求(上)[N];中国旅游报;2006年

3 陈辉 袁亚忠;打造有竞争力的小说情景旅游产品[N];中国旅游报;2006年

4 白四座;农村旅游线路设计的原则[N];中国旅游报;2006年

5 李向明;和谐旅游中的导游角色定位[N];中国旅游报;2006年

6 陈锋仪;导游素质应适应现代旅游者需求(下)[N];中国旅游报;2006年

7 杨军;区域旅游营销新战略(下)[N];中国旅游报;2006年

8 北京绿维创景规划设计院 李霞 秦川 林峰;产业升级中游憩方式的六个创新(下)[N];中国旅游报;2007年

9 杜江(作者单位:辽宁师范大学);对旅游产品核心竞争力的新认识[N];中国旅游报;2006年

10 陈雪钧;浅议筹办期奥运旅游深度开发[N];中国旅游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赖斌;基于游客体验的ATCS理论与实证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2 石晓峰;中国中部地区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研究[D];山西大学;2011年

3 段兆雯;乡村旅游发展动力系统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

4 王芳;滨海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5 王蔚;山东省休闲旅游发展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6 张晓慧;基于利益相关者的一体化乡村旅游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7 张福庆;森林旅游投资建设战略理论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8 赵小芸;旅游小城镇产业集群动态演化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9 王佳欣;基于多中心视角的旅游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10 吴军;旅游集群可持续发展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彭建;旅游者地方感视角下高速铁路站区建设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3年

2 卢静;移动信息环境下的旅游者个性化信息服务需求[D];安徽大学;2014年

3 王延东;从游记视角探寻嵩山的旅游开发[D];复旦大学;2008年

4 杨晓飞;基于协同过滤法的旅游目的地推荐系统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5 谭彦;宗教旅游景区旅游者需求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6 郑琳;基于信息服务的旅游目的地网络营销系统构建[D];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2008年

7 何玉荣;体验旅游时代导游服务模式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8年

8 汪丽娜;旅游者与旅行社信息不对称的博弈分析[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8年

9 宋丽;基于旅游者需求的海岛旅游环境教育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10 褚琦;成都洛带民俗旅游资源的原真性开发策略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2666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22666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765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