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旅游管理论文 >

新疆石人子沟遗址出土家马的DNA研究

发布时间:2018-10-12 16:22
【摘要】:运用古DNA技术对新疆石人子沟遗址的墓葬中出土的古代家马样本进行遗传学分析。共选取5匹家马骨骼样本,从中提取DNA并对线粒体DNA控制区和毛色控制基因的核DNA进行PCR扩增。全部样本获得了线粒体DNA序列,在这5个序列中共检测出3个不同的单倍型,可以归属到3个不同的谱系A,B和E。毛色控制基因的SNP检测结果显示石人子沟遗址古代家马有栗色(chestnut)、枣色(bay)和金黄色(palomino)3种不同毛色。尽管样本量很小,但是线粒体DNA和毛色控制基因的核DNA研究均显示出石人子沟遗址的古代家马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结合古代文献记载和新疆的特殊地理位置,支持新疆是家马引入中国的一个重要通道的观点。此外,金黄色马与墓主人同葬于墓室,可能是当时特殊的选择,表明马在古代人类社会中具有着重要的地位。
[Abstract]:The genetic analysis of ancient domestic horse samples unearthed from the tomb of Shirenzigou site in Xinjiang was carried out by using ancient DNA technique. DNA was extracted from 5 domestic horse bone samples and the nuclear DNA of mitochondrial DNA control region and coat color control gene were amplified by PCR. Mitochondrial DNA sequences were obtained from all the samples. Three different haplotypes were detected in the five sequences, which could be assigned to three different lineages. The results of SNP analysis of coat color control gene showed that there were three kinds of different coat colors in ancient domestic horses: chestnut (chestnut), jujube (bay) and golden (palomino). Although the sample size is very small, both mitochondrial DNA and nuclear DNA studies of coat color control genes indicate that the ancient domestic horses at the site of Shirenzigou have high genetic diversity.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ancient literature and the special geographical location of Xinjiang, it supports the view that Xinjiang is an important channel for the introduction of home and horse into China. In addition, the golden horse was buried in the tomb with the owner of the tomb, which may be a special choice at that time, indicating that the horse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ancient human society.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加拿大西蒙菲莎大学考古学系古DNA实验室;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
【基金】:201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批准号:11&ZD183) 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和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批准号:20110222) 第51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二等资助(批准号:2012M510694) Henry Luce Foundation,SFU SMALL SSHRC共同资助
【分类号】:S821-09;K87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Mitochondrial DNA analysis of Bronze Age horses recovered from Chifeng region, Inner Mongolia, China[J];Progress in Natural Science;2007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凌英会;中国主要地方马群体遗传多样性及系统进化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年

2 袁俊霞;我国东北及萨拉乌苏地区晚更新世披毛犀的演化及迁移[D];中国地质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陈曦;陕西凤翔秦公一号大墓车马坑马骨遗骸古DNA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隋淑光,何远;纤毛虫大核发育过程中程序化的DNA消除[J];动物学杂志;2000年06期

2 ;Identification of a novel DNA molecule associated with Tobacco leaf curl virus[J];Chinese Science Bulletin;2002年15期

3 彭莉莉,赵丽娟,宋运淳,李立家;水稻中期染色体和DNA纤维的高效制备技术[J];武汉植物学研究;2004年04期

4 王晓娜;杜伟莉;张改生;牛娜;;小麦根尖细胞同步化诱导和DNA纤维的制备[J];西北植物学报;2006年07期

5 金亮;张宪银;薛庆中;;分离缓冲液对水稻细胞核悬液DNA分辨率效应的比较[J];浙江农业学报;2007年02期

6 张金梅;王建秀;夏涛;周世良;;基于系统发育分析的DNA条形码技术在澄清芍药属牡丹组物种问题中的应用[J];中国科学(C辑:生命科学);2008年12期

7 樊云芳;李彦龙;曹有龙;;枸杞DNA的提取方法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35期

8 孙朕;孙英民;郑素月;樊宝良;;家禽血液基因组DNA的快速提取[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16期

9 周索童;刘志文;;水稻不同组织总DNA对叶绿体标记分析的影响[J];华北农学报;2010年S2期

10 张富丽;陶李;佟洪金;刘勇;宋君;尹全;李忆;代晓航;雷绍荣;游米沙;;从干种子中快速获取高质量DNA的高盐提取方法[J];中国农学通报;2011年2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梁金玲;吴玲玲;周剑章;林仲华;;电化学石英晶体微天平研究DNA的控电位杂交[A];第十三次全国电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下集)[C];2005年

2 范新萍;;孕妇外周血中游离DNA的分级分离方法初探[A];第五次全国中青年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3 郑利雄;李放娟;吴育庆;张桂梅;何桂荞;熊峰;;荧光定量PCR法在检测梅毒血清TP-DNA中的应用[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4 邵勇;刘亭丽;张罡棋;朱晓青;;基于脱碱基位点设计的DNA单核苷多型的小分子识别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十五届全国有机分析及生物分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关明;;高分辨熔解技术在分子检验中的应用[A];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成立30周年庆典大会资料汇编[C];2009年

6 ;DNA G-quadruplexes as potential anticancer drug targets[A];第一届全国生物物理化学会议暨生物物理化学发展战略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7 张新跃;;牧草DNA基因多态性研究与在草业中的应用[A];中国草学会饲料生产专业委员会第十六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8 Michael M.Yang;;FABRICATION OF DNA CHIPS FOR DIAGNOSTIC AND ENVIRONMENTAL APPLICATIONS[A];首届粤港生物物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9 邓用川;陈菊培;罗越华;李冠一;林栖凤;;红树DNA导入水稻引起的变异[A];植物分子育种——第四届全国植物分子育种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李延;张成孝;;电化学发光检测DNA的初步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十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徐敏;DNA分子为何不稳定?[N];解放日报;2005年

2 刘工;DNA计算机微乎其微 功能强大[N];经济参考报;2002年

3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侯巧明;DNA识别遗传信息判断人[N];计算机世界;2001年

4 陈丹;以科学家研制出DNA计算机[N];科技日报;2001年

5 郭朝元;克隆永续经营的DNA[N];民营经济报;2005年

6 本报记者 翟永太 聂同钢;DNA“精确制导”[N];人民公安报;2006年

7 张梦然;首个近乎完全由人造“零件”搭建的DNA分子问世[N];科技日报;2008年

8 韩梁;DNA证据可伪造,刑案鉴定蒙阴影[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9 记者 郑晓春;可区分真伪DNA的检测技术问世[N];科技日报;2009年

10 记者 王艳红;以研制出新型DNA计算机[N];新华每日电讯;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艳伟;DNA条形码在中国榕小蜂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9年

2 张凤梅;石英致DNA双链断裂修复的DNA-PKcs/JNK/p53信号转导通路[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9年

3 蔡宏;新型DNA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研制及纳米材料在其中的应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4 李雪梅;含N化合物的合成、表征及与DNA作用机理的电化学研究[D];青岛科技大学;2006年

5 梁乐;功能DNA纳米结构在生物成像中的应用[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2014年

6 王延峰;DNA计算中的编码理论与方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7 蒋伟;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核酸酶活性和DNA对其聚集的加速作用[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8 鲁卫平;DNA生物传感器快速检测病原微生物的实验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9年

9 樊浩;DNA电化学生物传感器中的新方法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10 周剑章;分子自组装固定DNA和DNA与其他分子的相互作用及应用[D];厦门大学;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雪姣;钌多吡啶配合物与DNA/RNA的键合机理及其抗肿瘤活性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2 王平红;一些金属配合物与DNA相互作用研究[D];海南大学;2006年

3 郭爱敏;DNA分子电子结构及输运性能的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4 李春宏;DNA甲基化检测方法的建立和广西巴马县人群白细胞DNA总体甲基化水平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08年

5 罗兴;基于DNA自组装模型的最大团问题研究[D];湖南大学;2012年

6 杨青喜;一种高效检测石蜡切片中的DNA的方法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3年

7 冯媛媛;聚苯胺及其衍生物复合纳米材料在DNA电化学生物传感器中的应用[D];青岛科技大学;2009年

8 赵剑;基于企业DNA视角的企业进化机制研究[D];陕西科技大学;2010年

9 史庭燕;树状DNA放大技术在临床基因诊断中的应用[D];东南大学;2004年

10 杨培菊;金属配合物与DNA的相互作用[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2667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22667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df6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