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IS技术的江苏省乡村旅游景点类型与时空特征研究
[Abstract]:Taking 439 star-rated rural tourist attractions in Jiangsu Province as a case study, combined with econometric method and GIS technology, this paper studies the classification, space-time characteristics and development grade of rural tourist attractions in Jiangsu Province. The results show that: (1) there are abundant types of rural tourist attractions in Jiangsu Province, which can be divided into 5 first class and 17 second class; All kinds of scenic spots are affected by their own resources and economic characteristics, and their development scale and internal structure are different. 2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ime dimension, the stage characteristics of Jiangsu rural tourist attractions development are obvious, and 1999-2005 is a stable development period. 2005-2011 is a period of rapid growth, 2011-2013 is a period of slow growth, and the type structure of newly added scenic spots in different periods is stable. 3 from the spatial dimension, Jiangsu rural tourism development rank is the highest in southern Jiangsu, followed by northern Jiangsu. In the middle of Jiangsu Province, there are obvious differences in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all kinds of scenic spots, and there is a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oncentration of scenic spots an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ulture,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population scale. Finally, the paper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optimization and promotion suggestions for the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of rural tourism in Jiangsu Province.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盐城工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旅游外语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101107)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
【分类号】:F327;F592.7;P20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云才;许春霞;郭焕成;;论中国乡村旅游发展的新趋势[J];干旱区地理;2005年06期
2 喻忠磊;杨新军;杨涛;;乡村农户适应旅游发展的模式及影响机制——以秦岭金丝峡景区为例[J];地理学报;2013年08期
3 马勇;赵蕾;宋鸿;郭清霞;刘名俭;;中国乡村旅游发展路径及模式——以成都乡村旅游发展模式为例[J];经济地理;2007年02期
4 龙茂兴;张河清;;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问题的解析[J];旅游学刊;2006年09期
5 张春琳;;乡村旅游游客满意度及再次游览意向影响因素研究——来自贵州省西江千户苗寨的经验证据[J];农业经济问题;2012年01期
6 胡宪洋;马嘉;寇永哲;;大西安旅游圈旅游规模分布演变及空间特征[J];经济地理;2013年06期
7 潘竟虎;李俊峰;;中国A级旅游景点空间结构的计量地理分析[J];经济地理;2013年09期
8 吴丽敏;黄震方;周玮;方叶林;;江苏省A级旅游景区时空演变特征及其动力机制[J];经济地理;2013年08期
9 郑良海;邓晓兰;侯英;;基于引力模型的关中城市间联系测度分析[J];人文地理;2011年02期
10 蒲姝;;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以成都市乡村旅游为例[J];生态经济;2010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潘立新;林玉标;李养兵;苏静;;滁州市文化旅游资源分类与评价[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1年11期
2 田浩;;湘西自治州旅游业发展分析与对策[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2年03期
3 周玮;沙润;任黎秀;吴兰桂;钟静;;福建牛姆林山地旅游景观特征和设计思路[J];安徽农业科学;2005年12期
4 陈丽;;盐城市沿海滩涂利用模式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36期
5 程春旺;;旅游地空间竞争非线性关系研究——以安徽西递、宏村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1期
6 陈雪钧;李莉;;重庆与成都“农家乐”旅游的比较与对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2期
7 付修勇;;基于动机与效应的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8期
8 陈海鹏;;新农村建设视角下的乡村旅游开发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7期
9 和献中;王世金;;我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17期
10 韦福巍;甘永萍;;基于SWOT分析的红水河旅游圈发展策略研究——以河池市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秦正;王占歧;马旭东;;基于地质遗迹保护项目的地质公园建设和管理工作探讨[A];河南省地质调查与研究通报2007年卷(上册)[C];2007年
2 秦正;程双喜;郭四辈;吴梅;;地质遗迹资源脆弱性评价方法及应用探讨[A];河南地球科学通报2008年卷(下册)[C];2008年
3 秦正;郭四辈;程双喜;张艺露;;基于AHP的地质遗迹资源评价研究——以关山国家地质公园为例[A];河南地球科学通报2008年卷(下册)[C];2008年
4 龚妮;;背包族对民族地区社会发展的影响[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彭建;;贵州荔波樟江风景名胜区旅游环境容量研究[A];现代地理科学与贵州社会经济[C];2009年
6 陈志永;李乐京;梁涛;;利益相关者理论视角下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研究——以贵州天龙屯堡“四位一体”的乡村旅游模式为例[A];现代地理科学与贵州社会经济[C];2009年
7 方相林;李俊民;;安阳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研究[A];创新发展——河南省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2009年
8 李永文;郭影影;;论旅游系统思想与旅游学研究[A];创新发展——河南省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2009年
9 阚耀平;高鹏;;乡村旅游研究综述[A];旅游学研究(第五辑)[C];2010年
10 杨玉义;严力蛟;;试论乡村生态旅游的环境管理[A];浙江旅游业创新与发展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波;云南旅游地质景观类型与区划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2 李文杰;旅游干扰驱动下草原景观格局演变生态效应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0年
3 郑鹏;中国入境旅游流驱动力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4 王洁洁;国际关系及重大事件对出入境旅游的影响[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5 程金龙;城市旅游形象感知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6 王亚欣;当代藏传佛教文化旅游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7 袁尧清;湘西地质旅游资源群旅游发展的空间效应及整合开发模式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8 王云龙;区域旅游业竞争力评估[D];复旦大学;2010年
9 韩博;辽源煤矿区矿山公园规划与建设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1年
10 侯兵;南京都市圈文化旅游空间整合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国先翠;武汉市城市湖泊生态旅游潜力评价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董桥锋;素朴之美——观光农业园规划设计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许伟民;集安市旅游市场发展战略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4 尹优;广西城市旅游空间结构及其优化分析[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5 谢莲花;基于旅游者行为的南宁市入境旅游发展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6 冷显鹏;基于空间视角的哈尔滨冰雪旅游资源开发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金锋燕;丹东市旅游系统分析与优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张婧;基于H图理论的旅游区线路优化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9 赵清;青岛军事旅游资源及其开发对策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10 尹瑞平;基于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主题公园广告策略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兵;罗振鹏;;对北京郊区乡村旅游服务满意度的调查与思考[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2 罗婧;黄艳萍;;桂林旅游地生命周期定位分析[J];毕节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3 郑德亮;袁建华;;泰山旅游产业SWOT分析及发展建议[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4 闫庆武;卞正富;王桢;;基于空间分析的徐州市居民点分布模式研究[J];测绘科学;2009年05期
5 王欣;吴殿廷;王红强;;城市间经济联系的定量计算[J];城市发展研究;2006年03期
6 余柏椿,万艳华;利用性保护山水特色的控制规划方法初探——以宜昌市五龙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例[J];城市规划;2000年04期
7 邓春玉;;珠三角与环珠三角城市群空间经济联系优化研究[J];城市问题;2009年07期
8 余娟;;成都乡村旅游资源特色及客源市场分析[J];当代经济(下半月);2008年02期
9 陈秀琼;黄福才;;基于社会网络理论的旅游系统空间结构优化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6年05期
10 周蓓;;四川省航空旅游网络空间特征及其结构优化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8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郭华;制度变迁视角的乡村旅游社区利益相关者管理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蒋维;黄土高原农村社会—生态系统体制转换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2 褚玉良;丝绸之路中国段陕甘新省区入境旅游流时空变化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3 安艺;西安市环城游憩带旅游地空间布局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4 杨象孟;长三角城市入境旅游与城市规模的R/S分析[D];浙江工商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鹏;张继权;严登华;蒋新宇;包玉龙;;基于GIS技术的城市暴雨积涝数值模拟与可视化——以哈尔滨市道里区为例[J];灾害学;2011年03期
2 张昤;蔡灏;;GIS技术在芜大高速公路指挥调度系统中的应用[J];中国交通信息化;2011年06期
3 沈忠环;基于GIS技术的城市旅游地理信息系统[J];甘肃科技纵横;2005年02期
4 蒋友严;黄进;;基于GIS技术的甘肃省气温空间分布特征[J];干旱气象;2013年01期
5 蔡洪春,张春明,姜绍飞,陈为公,寇大明;基于GIS技术的矿产资源信息系统[J];地质与资源;2003年02期
6 邵尧明;在GIS技术支持下建立暴雨水调蓄模型[J];测绘通报;2005年11期
7 罗尚昆;黄家越;;基于GIS技术的尾矿坝实时测量及其空间分析[J];采矿技术;2005年S1期
8 孙颖;赵小阳;;GIS技术在深圳市建筑物普查中的应用[J];科技资讯;2009年01期
9 王媛;刘佳;杨娜娜;闫小珍;李伟;黄克磊;;GIS技术在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气象探测资料分析中的应用[J];中国农学通报;2011年06期
10 江春发,王仁谦;用GIS技术建立台风跟踪预警系统[J];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德辉;;GIS技术在旅游业中的应用——兼谈旅游地理信息系统及其研究进展与展望[A];2007'全国测绘科技信息交流会暨信息网成立30周年庆典论文集[C];2007年
2 刘德辉;;GIS技术在旅游业中的应用——兼谈旅游地理信息系统及其研究进展与展望[A];全国测绘科技信息网中南分网第二十一次学术信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3 吴新林;吴能友;;GIS技术在海洋地球物理调查中的应用[A];1998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8年
4 隋明祥;张志华;王卫京;彭涛;李培培;翁敬农;;基于GIS技术的森林资源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A];中国地理信息系统协会第三次代表大会暨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3年
5 邢世和;罗文光;韦红;谢钊;马丹;;基于GIS技术的福建省耕地价值评价及其空间分异[A];“科学合理用地,推进海西建设”——福建省土地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阮鹏高;何练民;何娟;;GIS技术在河道演变研究中的应用与发展[A];纪念’98抗洪十周年学术研讨会优秀文集[C];2008年
7 白光星;;基于GIS技术的“大连有线电视综合信息管理系统”[A];全国广播电影电视系统首届中青年优秀科技论文集[C];2001年
8 张桂荣;殷坤龙;陈丽霞;;基于GIS技术的区域滑坡灾害危险性预测[A];第一届中国水利水电岩土力学与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9 帅细强;汪扩军;黄晚华;;利用GIS技术评价湖南夏秋干旱状况[A];推进气象科技创新加快气象事业发展——中国气象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10 刘耀林;刘洋;刘敏;兰泽英;;基于多媒体GIS技术标准样地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A];2006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王家耀;西部大开发与GIS技术[N];中国测绘报;2001年
2 本报记者 徐家成;抗震救灾 GIS技术建殊勋[N];中国测绘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曹月娥;基于GIS技术的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研究[D];新疆大学;2010年
2 卢燕宇;基于模型和GIS技术的中国农田化学氮源N_2O直接排放量估计[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国杰;基于GIS技术的公安综合信息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山东大学;2006年
2 左飞航;GIS技术在城市规划管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1年
3 宋旭;GIS技术在大气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D];大庆石油学院;2008年
4 何凯;GIS技术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应用中的个例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5 钮键;GIS技术支持的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度评价[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6 周传艳;基于GIS技术的老山实验站森林资源信息管理辅助决策系统[D];东北林业大学;2003年
7 刘利萍;GIS技术支持下农业技术进步与血吸虫防治策略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8年
8 苏盼盼;基于数据挖掘与GIS技术的海岸带综合承载力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9 王光琼;基于GIS技术的城市桥梁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06年
10 魏文彪;GIS技术支持下的河口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3195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23195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