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旅游管理论文 >

不同时空尺度下中国旅游业发展格局演化

发布时间:2018-11-27 20:10
【摘要】:以中国(不包括港、澳、台地区)省、市域1996~2010年旅游发展的面板数据为例,运用ESDA、重心、标准差椭圆等分析技术,对原始数据进行空间分析,结合脉冲响应函数,分析空间演化的影响因素作用。结果表明:1996~2010年总体上省域旅游经济表现出随机分布的空间态势,空间差异有所缩小,其中东部旅游业发展差异最大,中部最小。中国省域旅游经济重心向西北发生偏移,长三角及周边地区为中国旅游经济的扩散效应区,广大西部地区是旅游经济的低速增长区。中国市域旅游经济的高值区大致分布在"黑河-腾冲"线的右侧,主要集聚在四大板块,与省域旅游经济的空间差异相比,市域旅游经济空间差异更加显著。区域旅游资源禀赋以及社会经济因素是影响空间差异的两大因素,区域发展客观规律与政府的政策制度,对区域旅游发展差异有重大的影响,特殊事件对原有格局会产生一定的冲击,但不能从总体上改变空间差异的格局。
[Abstract]:Taking the panel data of tourism development from 1996 to 2010 in China (excluding Hong Kong, Macao, Taiwan) as an example, using ESDA, center of gravity, standard deviation ellipse and other analytical techniques, the original data are analyzed in space, combined with impulse response function.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spatial evolution are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vincial tourism economy showed a random distribution in the whole from 1996 to 2010, and the spatial difference was reduced, among which the eastern tourism development difference was the biggest, and the central tourism development was the smallest. The center of gravity of China's provincial tourism economy is shifted to the northwest.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and its surrounding areas are the diffusion effect areas of China's tourism economy, and the vast western region is the low-speed growth area of the tourism economy. The high value area of China's urban tourism economy is roughly distributed on the right side of the "Heihe-Tengchong" line, which is mainly concentrated in the four major plates. Compared with the spatial difference of the provincial tourism economy, the spatial difference of the urban tourism economy is more significant. The endowment of regional tourism resources and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factors are the two major factors that influence the spatial difference. The objective law of regional development and the government's policy system have great influence on the regional tourism development difference. The special event will have a certain impact on the original pattern, but it can not change the pattern of spatial difference on the whole.
【作者单位】: 安徽大学商学院;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江苏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浙江农林大学旅游与健康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271149、41301138)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PAPD)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2CJY087)资助
【分类号】:F59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程进;陆林;;安徽省区域旅游经济差异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1期

2 吴国清;;上海都市旅游与长三角区域旅游的互动响应[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9年07期

3 敖荣军;韦燕生;;中国区域旅游发展差异影响因素研究——来自1990~2003年的经验数据检验[J];财经研究;2006年03期

4 丁旭生;李永文;吕可文;;基于空间错位理论的河南省旅游发展区域差异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1年02期

5 吴玉鸣,徐建华;中国区域经济增长集聚的空间统计分析[J];地理科学;2004年06期

6 汪德根;陈田;;中国旅游经济区域差异的空间分析[J];地理科学;2011年05期

7 胡焕庸;中国人口的分布、区划和展望[J];地理学报;1990年02期

8 靳诚;陆玉麒;;基于县域单元的江苏省经济空间格局演化[J];地理学报;2009年06期

9 杨建明;;中国旅游业发展生态负荷空间差异综合评价[J];地理研究;2010年05期

10 王建军;;基于Theil指数的广东省入境旅游经济时空差异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2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亮;;地理空间因素对广西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04期

2 张学文;丁正山;;江苏旅游经济时空演变特征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13期

3 史世莲;王媛媛;张青峰;罗倬;鱼泳;;基于空间分析方法的甘肃省经济差异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7期

4 吴滢;千庆兰;周柳青;;基于GIS的广东省县域经济空间差异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9期

5 徐英;;贵州省县域经济差距及其演化的产业因素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30期

6 张荣天;张小林;;基于县域尺度的江苏省乡村性评价及其空间分异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08期

7 赵亮;李洪娜;卢晓君;;基于SPSS的辽宁省旅游经济发展差异研究[J];辽宁科技大学学报;2009年05期

8 赵亮;李洪娜;卢晓君;;辽宁旅游经济发展的空间差异变化[J];辽宁科技大学学报;2010年02期

9 王良健;何琼峰;;省际竞技体育水平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年10期

10 潘建伟;赵娴;史家宁;;居民休闲消费效应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J];商业研究;2009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卞显红;;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空间差异及其形成影响因素分析[A];江苏省旅游发展30年学术论坛暨江苏省旅游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朱传民;叶长盛;黄雅丹;吴佳;刘平辉;;基于ESDA的江西省县域尺度耕地集约利用水平空间格局分析[A];2010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赵平伟;彭贵芬;琚建华;鲍美香;;云南省蒸发皿蒸发量影响因子空间异质性分析[A];S3 聚焦气候变化,,探索低碳未来[C];2012年

4 王雪晶;沈和江;王敏;;我国区域旅游发展新格局的地区差异与空间特征研究[A];旅游业:推动产业升级和城市转型——第十三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李楠;;山东省17地市旅游规模发展差异及其位序规模体系分析[A];区域旅游:创新与转型——第十四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海南国际旅游岛大论坛论文集[C];2009年

6 邓祖涛;;我国旅游收入差异的因子和空间双重解析[A];区域旅游:创新与转型——第十四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海南国际旅游岛大论坛论文集[C];2009年

7 周玉翠;;我国入境旅游业的影响因素分析[A];第十五届全国区域旅游学术开发研讨会暨度假旅游论坛论文册[C];2010年

8 史修松;;中国工业经济空间差异及其演化——基于泰尔指数的分析[A];2012管理创新、智能科技与经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9 丁嵩;李红;;发达省份县域经济差异变动的时空分析——以广东为例[A];《中国区域经济》2012年第3期(总第18期)[C];2012年

10 李昂;;自驾车旅游客流时间分布特征研究——以承德避暑山庄与周围寺庙为例[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4-风景旅游规划)[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葛宝琴;城市化、集聚增长与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D];浙江大学;2010年

2 王恩旭;区域旅游产业效率评价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3 许德友;对外贸易与产业地理[D];南京大学;2011年

4 谢露露;中国工业行业的工资集聚与互动:观察和解释[D];复旦大学;2011年

5 侯兵;南京都市圈文化旅游空间整合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6 邵大伟;城市开放空间格局的演变、机制及优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7 林源源;我国区域旅游产业经济绩效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8 石风光;基于全要素生产率视角的中国省际经济差距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9 周文丽;城乡居民国内旅游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10 李宁;中国民族地区经济扶持政策与经济增长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昕;区域性核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张广宇;广西区域旅游发展差异及协调发展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3 宋晓露;环渤海经济圈FDI空间技术溢出效应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4 张雨风;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5 陈雅丽;福建省旅游业发展的空间差异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苑景雪;浙江省入境旅游非均衡性空间特征分析及对策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7 顾伟平;我国制造业集聚及其影响因素的空间统计研究[D];安徽财经大学;2011年

8 韩冰;金融产业集聚研究[D];山东经济学院;2011年

9 陈健;新时期浙江省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演变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10 李雅箐;农村经济统计数据空间化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经龙;安徽旅游市场分析[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4期

2 洪映;陆林;;新时代背景下的浙江省旅游产品提升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2期

3 王敬武;区域旅游业横向实力分析——地区旅游业发达程度指数初探[J];北京商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4 马耀峰;孙学强;李君轶;;广东入境旅游流递进扩散转移特征[J];商业研究;2009年12期

5 甘永萍;;广西入境旅游发展的区域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J];商业研究;2010年11期

6 钟业喜;刘影;赖格英;;江西省红色旅游景区可达性分析及空间结构优化研究[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2期

7 陈月英;赵海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区域经济分异研究综述与展望[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8期

8 赵春燕;蒋琼星;周建平;;基于加权Voronoi图的湖南省城市影响范围分析[J];测绘通报;2010年06期

9 敖荣军;韦燕生;;中国区域旅游发展差异影响因素研究——来自1990~2003年的经验数据检验[J];财经研究;2006年03期

10 王良健;邓琼芬;;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区域差异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7年01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江苏记者站 周伟明;[N];中国旅游报;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许克嘉;提高民警素质 适应旅游经济发展需要[J];公安教育;2000年10期

2 李德刚;发展民族旅游经济要有新思路[J];贵州民族研究;2000年S1期

3 王斌;安庆,悄然崛起的旅游经济[J];安徽税务;2000年12期

4 吕滨;培植旅游支柱产业 建设旅游经济大区[J];地方政府管理;2000年06期

5 胡良民;河南省旅游经济发展的前景分析[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0年04期

6 庞振月 ,韩酉山 ,陶有法 ,汪世明;河南旅游经济的考察及其启示[J];安徽决策咨询;2000年04期

7 张福伟;合肥旅游经济软在何处?[J];安徽税务;2001年12期

8 魏从兰,陈明义;加快合肥旅游经济发展的战略思考[J];当代建设;2001年01期

9 晓梅;大力发展旅游经济──21世纪合肥的必然选择[J];当代建设;2001年02期

10 刘贤军;探索旅游新模式构筑经济“金字塔”——对蒙阴县发展旅游经济的思考[J];农牧产品开发;2001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赵小鲁;;基于城乡统筹战略视野下的重庆旅游经济发展基本思路[A];第二届中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论坛暨纪念建国六十周年高层经济论坛论文集[C];2009年

2 邱宏民;;论开发人力资源与振兴旅游经济[A];亚洲人才战略与海南人才高地——海南省人才战略论坛文库[C];2001年

3 杨建峰;;学习邓小平关于发展旅游经济的思想[A];世纪伟人邓小平百年诞辰纪念文集[C];2004年

4 金德良;;树立科学发展观 建设旅游经济强市[A];科学发展观与浙江旅游业论文集[C];2005年

5 何建民;毛润泽;;上海世博会旅游经济增量效应及优化对策研究[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8年

6 王宪杰;陈成;;山东省旅游经济统计分析与预测[A];中国运筹学会第九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7 喻瑜;;对旅游经济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探讨[A];第六届中国中部地区商业经济论坛论文集[C];2012年

8 田红;孙文昌;;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旅游经济体系的思考[A];区域旅游开发与崂山风景区可持续发展[C];1999年

9 韦凯钟;;瞄准东盟全力打造河池通道旅游经济[A];第三届广西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社会科学篇)[C];2004年

10 王洁娟;甘巧林;;泛珠三角九省旅游经济综合实力分析和类型划分[A];中国地理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菁;旅游经济作为岂止在黄金周[N];光明日报;2001年

2 ;旅游经济不能仅靠3个黄金周[N];湖南经济报;2001年

3 记者 张之代;加快旅游经济大发展 奋力实现黄山新崛起[N];黄山日报;2005年

4 本报记者 潘黎明;旅游经济离我们有多远?[N];喀什日报(汉);2005年

5 记者 刘杰;安徽大力发展旅游经济[N];人民日报;2000年

6 新华社记者 刘菁、江西日报记者 傅云;完善配套设施 提高服务质量 发展旅游经济[N];人民日报;2000年

7 张晓明 福建记者站 史蔓蓉;福建实现旅游经济开门红[N];中国旅游报;2007年

8 京京;“先锋文化”能否净化“旅游经济”[N];国际商报;2007年

9 记者 程岳峰;开发红色旅游产业 大力发展旅游经济[N];甘南日报(汉文版);2006年

10 记者 程岳峰;全州旅游经济工作会议召开[N];甘南日报(汉文版);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刘迎辉;陕西省旅游经济效应评价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2 张滢;旅游经济效应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新疆大学;2006年

3 唐晓云;中国旅游经济增长因素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春艳;邓小平旅游经济思想研究[D];河南大学;2009年

2 廖乐焕;邓小平旅游经济思想及其启示[D];云南师范大学;2002年

3 覃峭;民营旅游经济扶贫效益评价[D];广西大学;2008年

4 刘刚;浙江省旅游经济区域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5 王霞;甘肃省旅游经济影响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彭牧;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旅游经济发展探索[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7 文瑚霞;江西省旅游经济影响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7年

8 陶志英;广东旅游经济对经济发展的效应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9 罗翔宇;湖北省旅游经济发展的时空差异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10 袁媛;甘肃省旅游经济区域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兰州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3619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23619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f89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