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地居民感知度、满意度对其旅游态度的影响机制——以张家界为例
[Abstract]:Based on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tourism research foundation, this paper takes Zhangjiajie, Hunan province as an example, carries on the statistical analysis to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result by using the Likert scale method, establishes the structure equation model on the basis of the analysis of the residents' perception and satisfaction of the tourist destinatio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erception and satisfaction of residents in tourist destination and its influence mechanism on tourism attitud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tourism perception of tourism residents has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ir attitude towards tourism economic benefits, and the tourism satisfaction of residents has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attitude of tourism cultural facilities construction. However, perception and satisfaction have little effect on tourism development and tourist satisfaction. Therefore, the local tourism bureau should fully consider the demands of the residents of the tourist destination, rationally distribute the economic benefits of tourism, improve the satisfaction of the residents, create the tourism culture with local characteristics, and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tourism facilities. At the same time, residents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industry and tourist satisfaction.
【作者单位】: 吉首大学商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61024) 生态旅游湖南省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JDSTLY201209)
【分类号】:F592.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杨兴柱,陆林;城市旅游地居民感知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系统分析——以中山市为例[J];城市问题;2005年02期
2 宣国富,章锦河,陆林,章锦河,杨效忠;海滨旅游地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海南省海口市及三亚市实证研究[J];地理科学;2002年06期
3 许振晓;张捷;Geoffrey Wall;曹靖;张宏磊;;居民地方感对区域旅游发展支持度影响——以九寨沟旅游核心社区为例[J];地理学报;2009年06期
4 卢松;张捷;苏勤;;旅游地居民对旅游影响感知与态度的历时性分析——以世界文化遗产西递景区为例[J];地理研究;2009年02期
5 黄洁,吴赞科;目的地居民对旅游影响的认知态度研究——以浙江省兰溪市诸葛、长乐村为例[J];旅游学刊;2003年06期
6 陈燕;;不同生命周期阶段民族旅游地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与态度——基于傣族、哈尼族村寨的比较研究[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2年04期
7 麻学锋;;张家界旅游产业转型的初始条件及对转型的影响[J];学术论坛;2010年10期
8 晁凡;;乡村旅游地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及态度分析——以互助小庄为例[J];中国集体经济;2009年19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翌,董小丹;试论对民族旅游地居民进行旅游教育的意义[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3期
2 周舟;张俐俐;;农民参与旅游开发态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以湖南省湘西自治州小溪乡和红石林镇为例[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3 李亚;;基于社会成本理论的目的地居民旅游感知比较研究——以河南省万仙山风景区内南坪、郭亮、水磨3个村落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02期
4 刘喜梅;卢润德;潘立军;;基于旅游影响感知的南岳古镇居民类型划分[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28期
5 黄丹霞;李力;;居民对旅游环境影响的感知研究——以广州白云山风景区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8期
6 关俊利;谢雨萍;;生态农业旅游开发的社会文化效应的因子分析——以桂林市红岩月柿生态农业旅游区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2期
7 卢松,陆林,王莉,王咏,杨钊,梁栋栋;西递旅游地居民的环境感知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2期
8 刘莉;陆林;;同里镇居民旅游感知调查分析[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4期
9 杨艺;;农业旅游地居民对旅游影响感知的研究——以阳朔高田历村为例[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年12期
10 杜忠潮;邢东兴;李玲;;汉唐帝陵旅游地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分析——陕西省茂陵、乾陵实证研究[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廉同辉;王金叶;;基于灰色关联的自然保护区居民旅游感知研究——以广西猫儿山自然保护区为例[A];2012中国旅游科学年会论文集[C];2012年
2 韩国圣;张捷;黄跃雯;钟士恩;;基于旅游影响感知的自然旅游地社区居民分类及影响因素——以天堂寨景区为例[A];2011《旅游学刊》中国旅游研究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1年
3 徐克帅;蒋盈;;古村落老年居民环境感知的历时研究[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7年
4 付艳;简王华;张建辉;;引入收入和消费结构变量的城市居民国内旅游消费函数计量分析——以上海、南宁为例[A];区域旅游:创新与转型——第十四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海南国际旅游岛大论坛论文集[C];2009年
5 王恒;李悦铮;杨金桥;邢娟娟;;基于认知心理学的海岛型旅游资源开发潜力研究——以大连广鹿岛为例[A];第十五届全国区域旅游学术开发研讨会暨度假旅游论坛论文册[C];2010年
6 王剑;彭建;;基于结构方程的旅游地社区居民旅游影响感知与参与意愿研究——以樟江风景名胜区为例[A];2014中国旅游科学年会论文集[C];2014年
7 周运瑜;尹华光;曾丽云;;旅游地社区居民满意度理论模型构建及其应用[A];2014中国旅游科学年会论文集[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娜莎;基于灰色评价的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戴美琪;休闲农业旅游对农村社区居民的影响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3 于东明;鲁中山区乡村景观演变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1年
4 吴云超;湘西乡村旅游发展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5 马静;旅游者跨文化旅游行为比较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6 李江玲;民族地区旅游资源法律保障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7 卢小丽;生态旅游社区居民旅游影响感知与参与行为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8 秦远好;三峡库区旅游业的环境影响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9 王丽华;城市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10 潘顺安;中国乡村旅游驱动机制与开发模式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祝建霞;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旅游环境影响评价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2 段辛欣;世界自然遗产地居民对旅游的感知度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3 赵倩;曲阜市居民旅游影响感知和态度的空间分异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4 顾宋华;休闲者的地方感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5 陈俊松;成都市近郊区古镇保护与旅游开发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6 邓应华;长沙市大学生休闲行为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8年
7 王利平;曲阜社区居民旅游影响感知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8 陈建明;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分析[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9 王婷婷;长沙、郑州城市居民休闲方式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10 翟光华;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社区居民旅游感知与态度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卢松,陆林,王莉,王咏,杨钊,梁栋栋;西递旅游地居民的环境感知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2期
2 章锦河;古村落旅游地居民旅游感知分析——以黟县西递为例[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3年02期
3 张红,李九全;桂林境外游客结构特征及时空动态模式研究[J];地理科学;2000年04期
4 李蕾蕾;旅游目的地形象的空间认知过程与规律[J];地理科学;2000年06期
5 宣国富,章锦河,陆林,章锦河,杨效忠;海滨旅游地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海南省海口市及三亚市实证研究[J];地理科学;2002年06期
6 杨兴柱,陆林,王群;农户参与旅游决策行为结构模型及应用[J];地理学报;2005年06期
7 卢松;张捷;李东和;杨效忠;唐文跃;;旅游地居民对旅游影响感知和态度的比较——以西递景区与九寨沟景区为例[J];地理学报;2008年06期
8 苏勤,林炳耀;基于态度与行为的我国旅游地居民的类型划分——以西递、周庄、九华山为例[J];地理研究;2004年01期
9 李东和;张捷;章尚正;方超;;居民旅游影响感知和态度的空间分异——以黄山风景区为例[J];地理研究;2008年04期
10 陆林;旅游地理文献分析[J];地理研究;1997年02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魏小安 窦群 彭德成;[N];中国旅游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叶浪;旅游资源经营权论[D];四川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杨效忠;普陀山生命周期演化机制与旅游结构[D];安徽师范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奇美;;旅游业在构建和谐海岛中的作用——以舟山“三岛”为例[J];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2 高燕;王艳;;民族文化旅游中的“旅游空间和舞台猜疑”[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6年02期
3 杜忠潮;邢东兴;李玲;;汉唐帝陵旅游地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分析——陕西省茂陵、乾陵实证研究[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1期
4 何小芊;;旅游地人地关系协调与可持续发展[J];社会科学家;2011年06期
5 卢松,陆林,王莉,王咏,杨钊,梁栋栋;西递旅游地居民的环境感知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2期
6 李杨眉;;旅游开发对旅游地的影响及控制策略[J];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4期
7 杜忠潮;耿涛;;乡村社区居民对乡村旅游的感知研究——关中地区若干乡村旅游地实证分析[J];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8 杨森林;;发展旅游事业要与社会承载力相适应[J];商业经济与管理;1989年03期
9 王文琼;杨晓霞;;城乡旅游地居民对旅游感知与态度的研究——以兰州市城关区与什川镇长坡村为例[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1期
10 许春晓;邹剑;李纯;;开发探索期旅游地居民的旅游影响感知研究——以湘西里耶为例[J];旅游研究;200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卢松;张捷;;不同类型旅游地居民对旅游影响感知与态度的比较研究——以古村落旅游地与自然观光旅游地为例[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2 李东和;张捷;赵玉宗;;基于旅游地居民感知和态度的旅游影响空间分异研究——以安徽省三河镇为例[A];中国地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3 罗艳蓓;;我国民俗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A];重庆工程图学学会第十四届图学研讨会交流暨第二届CAD应用、CAI软件演示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4年
4 邹积艺;杨振之;;论旅游节事的社会文化影响——成都市洛带古镇火龙节居民反应个案研究[A];区域合作:旅游业转型和创新的平台——第十二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田维绪;;贵州民族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消费社会学研究[A];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4年“社会工作、社会学与构建和谐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孙淑荣;;本溪市生态旅游开发构想[A];区域旅游开发与崂山风景区可持续发展[C];1999年
7 董娜;;旅游影响感知调查问卷设计中存在的问题[A];区域合作:旅游业转型和创新的平台——第十二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梁明珠;廖卫华;;论“广深珠”区域旅游品牌的构建[A];科学发展观与区域旅游开发研究——第十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文选[C];2004年
9 钟小安;王勤;;浅谈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从绍兴、嘉兴两地旅游特色比较看我国“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A];2005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5年
10 郑耀星;林绍华;;论生态城市的生态旅游开发[A];中国地理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建荣;旅游地籍非居民对旅游地发展的影响和作用[N];中国旅游报;2011年
2 李雷;关注旅游地居民生活质量[N];中国旅游报;2005年
3 封杰;新乡绿色旅游大有可为[N];新乡日报;2006年
4 唐文跃(作者单位:江西财经大学旅游学院);旅游业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几个着力点[N];中国旅游报;2006年
5 周伦斌;旅游业应实行环境税收[N];人民政协报;2008年
6 陈辉;以社会主义荣辱观推进乡村旅游发展[N];中国旅游报;2006年
7 陈耘;从禁止景区“超载”做起[N];中国改革报;2006年
8 ;健康旅游走近你我他[N];长春日报;2005年
9 曹新向 司艳宇;和谐社会需要和谐旅游[N];江南游报;2005年
10 肖余恨;严禁景区“超载”不能止于安全考虑[N];中国商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耀锋;旅游地文化生产的支持性社会结构研究[D];上海大学;2011年
2 马秋芳;基于符号传播学的区域旅游地品牌构建分析[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王玉霞;大青沟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评价及其可持续发展[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0年
4 王丽华;城市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5 王忠福;旅游目的地居民旅游感知影响因素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6 谢雪梅;入境游客旅游地意向认知的性别差异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7 马静;旅游者跨文化旅游行为比较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8 张洁;我国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9 杨振之;青藏高原东缘藏区旅游业发展及其社会文化影响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10 武虹剑;省域旅游发展战略规划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彩虹;低碳经济下旅游地品牌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2年
2 杜氏清芳;胡志明市旅游地品牌建设研究[D];东华大学;2013年
3 杨铭;方言与旅游地文化形象的感知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4 王世超;少数民族旅游地居民地方依恋与旅游开发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5 鲍捷;基于耗散结构理论的桂林漓江旅游地演化过程及机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6 周冬梅;基于系统论的县域旅游地空间结构及优化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7 钟蕾;红色旅游地居民的感知及态度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3年
8 黄乐;古街游客场所依赖行为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1年
9 朱鹏;敦煌居民的旅游感知及对旅游发展影响分析[D];曲阜师范大学;2013年
10 王建平;旅游地文化载体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4022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24022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