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业-城市化-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及发展类型研究——以京津冀地区为例
[Abstract]:Taking the 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 as an example, through analyzing the coupling and coordination development mechanism of tourism, urbanization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subsystem in 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 the paper constructs an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tourism, urbanization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Based on the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method and the quantitative model of coupling coordination degree, this paper makes an empirical study on the coupling coordination relationship between tourism, urbanization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from 2004 to 2013, the degree of coupling and coordination among tourism, urbanization and eco-environmental systems in 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 gradually evolved from maladjustment to coordination, and the tourism system within the city developed rapidly, but the fluctuation was strong in this period. The level of urbanization keeps increasing steadily, and the contradiction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obviou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and urbanization. Beijing, Tianjin, Hebei, Beijing and Hebei are mainly developed in urbanization, and few in tourism.
【作者单位】: 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271158) 陕西师范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2015CXB003) 国家旅游局万名旅游英才计划·研究型英才培养项目(WMYC20151061)
【分类号】:F299.21;F592.7;F20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翁钢民;李凌雁;;基于空间统计分析的我国旅游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研究[J];生态经济;2015年10期
2 刘军胜;马耀峰;吴冰;;入境旅游流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度时空差异动态分析——基于全国31个省区1993—2011年面板数据[J];经济管理;2015年03期
3 翁钢民;李凌雁;;区域旅游流网络结构与环境响应研究——以京津冀地区为例[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5年01期
4 熊鹰;李彩玲;;张家界市旅游-经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综合评价[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年S3期
5 马耀峰;刘军胜;;基于供需视角的国内外旅游耦合研究审视[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6期
6 戴斌;;我国旅游业“十三五”发展思路探讨[J];旅游学刊;2014年10期
7 张玉萍;瓦哈甫·哈力克;党建华;邓宝山;王冉;;吐鲁番旅游—经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分析[J];人文地理;2014年04期
8 王长建;张小雷;杜宏茹;汪菲;张新林;倪天麒;;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动态计量分析——以新疆乌鲁木齐市为例[J];干旱区地理;2014年03期
9 王少剑;方创琳;王洋;;京津冀地区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交互耦合关系定量测度[J];生态学报;2015年07期
10 詹新惠;马耀峰;高楠;郭钟哲;;区域旅游业与城市化耦合协调度的时空分异研究——以陕西省为例[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花菲菲;马耀峰;;入境旅游流“驱动力—状态—响应”模型构建[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6年10期
2 毛德凤;彭飞;刘华;;城市扩张、财政分权与环境污染——基于263个地级市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6年05期
3 高杨;马耀峰;刘军胜;;旅游业-城市化-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及发展类型研究——以京津冀地区为例[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年05期
4 何音;蔡满堂;;京津冀地区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的脱钩关系[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05期
5 吕越;陈忠清;;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关系及其时空差异研究[J];上海环境科学;2016年04期
6 王冠孝;梁留科;李锋;蒋思远;段小薇;;区域旅游业与信息化的耦合协调关系实证研究[J];自然资源学报;2016年08期
7 刘涛;郭亚丽;傅志军;;内蒙古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系统交互胁迫关系验证及其协调度测算——以呼包鄂经济区为例[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6年04期
8 李丹;麻学锋;;张家界旅游产业成长与新型城镇化耦合协调度分析[J];怀化学院学报;2016年07期
9 凌立文;余平祥;;广东省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水平分析与预测[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04期
10 刘浩;田励平;周玉梅;王亦明;;京津冀协同发展研究综述[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6年13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森;马耀峰;位贺杰;刘智兴;刘军胜;;基于突变级数模型的北京旅游产业与基础设施协调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4年09期
2 孔伟;刘宇峰;王淑佳;左俊楠;刘恋;;基于分形理论的河北省旅游中心地规模结构变化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4年04期
3 夏雪;韩增林;赵林;王静;;环渤海滨海旅游与城市发展耦合协调的时空演变分析[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4年07期
4 张鹏;于伟;徐东风;;我国省域旅游业效率测度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SFA和空间Durbin模型分析[J];宏观经济研究;2014年06期
5 王凯;李娟;席建超;;中国旅游经济增长与碳排放的耦合关系研究[J];旅游学刊;2014年06期
6 陈瑾;;文化产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机理及政策选择——以江西省为例[J];企业经济;2014年05期
7 杨主泉;张志明;;基于耦合模型的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研究——以桂林市为例[J];西北林学院学报;2014年03期
8 庞笑笑;王荣成;王文刚;;欠发达地区旅游发展与城镇化耦合研究——以吉林省抚松县为例[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4年03期
9 蒋贵彦;卓玛措;;青海南部高原藏区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4年04期
10 余洁;;山东省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协调度评价与优化[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世亮;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J];中国贫困地区;2000年03期
2 杨崎筠;;农民对生态环境建设有“五忧”[J];农村工作通讯;2000年05期
3 郝厚璋;生态环境:一要保护二要建设[J];发展;2001年07期
4 俞文煜;公路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保护对策[J];安徽决策咨询;2001年12期
5 杨阳;每年数万人青海挖虫草 掠夺式采挖破坏生态环境[J];价格与市场;2002年08期
6 郭谊;保护社会文明生态环境[J];计划与市场;2002年02期
7 吴敏;贫困地区生态环境建设失灵分析[J];农业科研经济管理;2002年02期
8 樊友举 ,何寿强 ,张季纲;搞好生态环境建设 促进山区人民致富——川北山区实施生态家园富民工程与生态环境建设的探索[J];四川劳动保障;2004年06期
9 李光琦;张天锁;王建洲;朱成坤;;段家峡水库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调查报告[J];科学大众;2006年09期
10 程诚;胡浩俊;张书杰;;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良性交互效应浅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8年1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礼先;;生态环境建设的区域配置[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2 杜开锐;;天津的生态环境及生态管护[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3 赵文焕;;黑龙江省生态环境建设规划构想[A];中国生态经济学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全国生态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4 刘丛;马利民;;中国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和对策[A];2006年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6学术年会青年学者论坛专辑[C];2006年
5 黄国勤;;农村生态环境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柏玉英;;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生态环境问题与对策探讨[A];首届沂蒙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8年
7 兰桂山;;纵论丰宁县科学治理生态环境的典型经验与做法[A];2009新华杯迎国庆60周年畜牧兽医科技论文集[C];2009年
8 范广鹏;;鞍山地区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分析与对策建议[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09年
9 梁流涛;诸培新;;农村发展中生态环境问题形成机理及其管理研究[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09年
10 胡民芳;;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农村生态环境[A];贵州省科学社会主义暨政治学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赵亚楠;旅游开发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N];中国旅游报;2003年
2 潘玉君;简论区域生态环境建设中的补偿问题[N];光明日报;2004年
3 庞贤佳;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N];广西日报;2004年
4 河北唐山 马永平;建立良好的市场生态环境[N];中国建设报;2002年
5 吕志雄;生态环境要好[N];河南日报;2007年
6 记者 王青山;政府应推动金融生态环境建设[N];四川日报;2006年
7 党毅;全市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初现成效[N];固原日报;2008年
8 记者 朱扬;调研金融生态环境建设[N];恩施日报;2010年
9 中国人民大学 张巧云;从科学发展的高度谋划生态环境建设[N];人民日报;2010年
10 张巧云;从科学发展高度谋划生态环境建设[N];中国建设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卢炎秋;武陵山片区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5年
2 彭永林;吉林省生态环境建设中的政府支撑能力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3 黄建军;陕西生态环境及其与地质构造的耦合关系研究[D];西北大学;2002年
4 卢斌(王莹);基于格网GIS的艾比湖流域城市化与生态环境效应评价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5 雷敏;生态脆弱区生态环境与城市化耦合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6 薛占海;生态环境产业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7 张继承;基于RS/GIS的青藏高原生态环境综合评价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8 廖炜;丹江口库区土地利用变化与生态安全调控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9 梁海超;重庆松藻煤矿区生态环境经济补偿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3年
10 张远;黄河流域坡高地与河道生态环境需水规律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芳;长三角地区生态环境及其与城市化效率的时空分异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5年
2 张闯;辽宁省大洼县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研究[D];延边大学;2015年
3 党卓钰;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环境建设问题研究[D];西安工业大学;2015年
4 史立静;邢台市农村生态环境问与对策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5年
5 蒋政;宁夏中卫市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机制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5年
6 徐双明;区域生态环境服务政府购买机制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5年
7 张超;天山北坡典型绿洲城市的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5年
8 李灵敏;呼和浩特市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5年
9 刘佳;鞘蕊苏有效成分合成酶基因克隆及其含量与生态环境相关性研究[D];湖北中医药大学;2015年
10 尼鲁法尔·阿布力米提;坎儿井系统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D];新疆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4108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24108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