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居民地方感与旅游影响感知及态度的关系研究
本文关键词:旅游地居民对旅游影响感知和态度的比较——以西递景区与九寨沟景区为例,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延边大学》 2015年
民族地区居民地方感与旅游影响感知及态度的关系研究
孙美玉
【摘要】:旅游作为当今世界一种广泛流行的休闲娱乐方式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旅游受到了政府、学术界以及旅游业内人士的共同关注。然而,有关民族地区居民旅游影响感知和态度的研究相对较少。旅游目的地居民是影响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研究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和态度对于科学制定旅游规划、合理开发旅游业起着重要作用。地方感能够体现人与地方之间的特殊情感联系,为进一步认识居民旅游影响感知提供了全新的研究视角。旅游发展一直是理论界和学界关注的重点,而民族地区的旅游业发展更是其中的关键。因为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还涉及到民族、文化等众多方面。民族地区一般地处边远地区,自然与人文旅游资源丰富且独特,因而旅游产业成为很多民族地区的重要产业。但是民族地区的旅游产业迅速发展壮大的同时也面临着多重挑战,因此当前的首要任务就是积极探索民族地区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新途径和新战略。延边州是我国唯一的朝鲜族自治州,伴随旅游业的迅猛发展,当地居民不可避免地承受着旅游业带来的各种影响,而居民旅游影响感知与态度对旅游业的发展同样会起到作用。本文以地方感作为理论切入点,以延边地区为研究区,构建了“地方感—旅游影响感知一态度”的理论模型,并抽样调查获取居民对旅游影响感知和态度等的数据,综合运用旅游地理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分析目的地居民地方感与旅游影响感知及态度的关系。研究以旅游业发展对居民的影响为主要内容,从地方感视角分析了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和态度。通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获取到了居民地方感及对旅游影响感知和态度的第一手资料,运用分析软件的描述性、因子分析和回归分析统计方法,分析了居民地方感,居民对旅游的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影响的感知程度以及对旅游发展态度等内容。研究结果发现:居民地方感对旅游收益感知有显著正向影响;居民地方感对旅游成本感知有显著负向影响;居民旅游收益感知对态度有显著正向影响;居民旅游成本感知对态度有显著负向影响;居民地方感对态度有显著正向影响。并根据上述结果,针对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提出了提升居民地方感,强化居民旅游收益感知,弱化旅游成本感知以及改善居民旅游发展态度等建议,以期对民族地区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延边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592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惠红;程乙昕;;社区居民对旅游业经济影响感知研究——以千年古镇磁器口为例[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2 卢松;张捷;李东和;杨效忠;唐文跃;;旅游地居民对旅游影响感知和态度的比较——以西递景区与九寨沟景区为例[J];地理学报;2008年06期
3 许振晓;张捷;Geoffrey Wall;曹靖;张宏磊;;居民地方感对区域旅游发展支持度影响——以九寨沟旅游核心社区为例[J];地理学报;2009年06期
4 王莉,陆林;国外旅游地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与态度研究综述及启示[J];旅游学刊;2005年03期
5 杨兴柱;王群;;我国城乡旅游地居民参与旅游规划与发展研究[J];旅游学刊;2006年04期
6 黄向;保继刚;Wall Geoffrey;;场所依赖(place attachment):一种游憩行为现象的研究框架[J];旅游学刊;2006年09期
7 唐文跃;张捷;罗浩;卢松;杨效忠;;古村落居民地方依恋与资源保护态度的关系——以西递、宏村、南屏为例[J];旅游学刊;2008年10期
8 苏勤,曹有挥,张宏霞,吴萍;旅游者动机与行为类型研究——以世界遗产地西递为例[J];人文地理;2005年04期
9 张捷;区域民俗文化的旅游资源的类型及旅游业价值研究——九寨沟藏族民俗文化与江苏吴文化民俗旅游资源比较研究之一[J];人文地理;1997年03期
10 刘葆,苏勤,葛向东;传统古民居旅游地旅游影响居民感知的比较研究——以西递、周庄为例[J];皖西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健;;区域民俗旅游现状与开发策略——以陕西省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27期
2 黄丹霞;李力;;居民对旅游环境影响的感知研究——以广州白云山风景区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8期
3 卢松;张捷;;试论旅游地居民感知的研究体系及其对古村落旅游发展的启示[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2期
4 张健;崔晓明;;陕西区域民俗文化旅游现状分析与旅游开发[J];安康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5 李先锋;何健;;旅游对目的地社会文化影响研究综述[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年07期
6 马亮;谢芳;;北京乡村民俗旅游资源开发战略初探——以房山区为例[J];北京农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7 陈志永;王化伟;李乐京;;少数民族村寨社区居民对旅游增权感知研究[J];商业研究;2010年09期
8 陈志永;王化伟;毛进;;民族村寨居民与旅游经济增权感知空间分异[J];商业研究;2011年03期
9 黄秀琳;官青木;;妈祖文化旅游地居民的旅游感知研究——以莆田湄洲岛为实证研究[J];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10 张美琴;贾鸿雁;;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初探——基于开发新类型下的研究[J];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廉同辉;王金叶;;基于灰色关联的自然保护区居民旅游感知研究——以广西猫儿山自然保护区为例[A];2012中国旅游科学年会论文集[C];2012年
2 董晓莉;杨英;;南京夫子庙游憩者地方依恋研究[A];江苏省旅游发展30年学术论坛暨江苏省旅游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韩国圣;张捷;黄跃雯;钟士恩;;基于旅游影响感知的自然旅游地社区居民分类及影响因素——以天堂寨景区为例[A];2011《旅游学刊》中国旅游研究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1年
4 徐克帅;蒋盈;;古村落老年居民环境感知的历时研究[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7年
5 徐斌;;乡土元素在农家乐景观中的应用——以杭州梅家坞村为例[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09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马亮;谢芳;;北京乡村民俗旅游资源开发战略初探——以房山区为例[A];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第26分会场都市型现代农业学术研讨会论文专集[C];2009年
7 李禹辰;罗述龙;;浅议都市古村落保护与再生——以深圳市宝安区古村落为例[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李永文;康宏成;;旅游规划管治问题分析与管治对策构建[A];第十五届全国区域旅游学术开发研讨会暨度假旅游论坛论文册[C];2010年
9 赵宗金;董丽丽;王小芳;;地方依附感与环境行为的关系研究——基于沙滩旅游人群的调查[A];2013年中国社会学年会暨第四届海洋社会学论坛论文集[C];2013年
10 邱宏亮;吴雪飞;范钧;李镇华;;旅游地意象对地方依恋与游客重游意愿的影响——以浙江省湘湖旅游度假区为例[A];2014中国旅游科学年会论文集[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娜莎;基于灰色评价的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王芳;滨海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3 尹郑刚;沙漠旅游主客体系统及景区竞争优势:典型案例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4 张晓慧;基于利益相关者的一体化乡村旅游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5 姜克银;纳家户多元叙事的意义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6 卢小丽;生态旅游社区居民旅游影响感知与参与行为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7 王丽华;城市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8 黄海珠;民族旅游村寨建设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9 郭华;制度变迁视角的乡村旅游社区利益相关者管理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10 白凯;基于发生学的中国入境旅游者行为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祝建霞;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旅游环境影响评价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2 段辛欣;世界自然遗产地居民对旅游的感知度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3 钱树伟;世界遗产地旅游者空间感应测度[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4 顾宋华;休闲者的地方感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5 王茵茵;旅游影响下村落向小城镇形态演变的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6 蔡朝双;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7 王利平;曲阜社区居民旅游影响感知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8 宫丽娜;文化遗产旅游的深层旅游动机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9 蒋微芳;基于场所依赖理论的休闲业态创新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10 韩禹兵;基于游客感知的郊区旅游环境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莉,杨钊,陆林;经营者/居民参与屯溪老街保护与旅游开发意向分析[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2 王莉,陆林,童世荣;江南水乡古镇旅游开发战略初探——浙江乌镇实证分析[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3年06期
3 李英武;;推进东北亚区域旅游合作的若干思考[J];东北亚论坛;2006年05期
4 章锦河;古村落旅游地居民旅游感知分析——以黟县西递为例[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3年02期
5 宣国富,章锦河,陆林,章锦河,杨效忠;海滨旅游地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海南省海口市及三亚市实证研究[J];地理科学;2002年06期
6 杨兴柱,陆林,王群;农户参与旅游决策行为结构模型及应用[J];地理学报;2005年06期
7 卢松;张捷;李东和;杨效忠;唐文跃;;旅游地居民对旅游影响感知和态度的比较——以西递景区与九寨沟景区为例[J];地理学报;2008年06期
8 苏勤,林炳耀;基于态度与行为的我国旅游地居民的类型划分——以西递、周庄、九华山为例[J];地理研究;2004年01期
9 李东和;张捷;章尚正;方超;;居民旅游影响感知和态度的空间分异——以黄山风景区为例[J];地理研究;2008年04期
10 柴彦威;行为地理学研究的方法论问题[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5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效忠;普陀山生命周期演化机制与旅游结构[D];安徽师范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文跃;;地方感研究进展及研究框架[J];旅游学刊;2007年11期
2 汪芳;黄晓辉;俞曦;;旅游地地方感的游客认知研究[J];地理学报;2009年10期
3 唐文跃;;南京夫子庙游憩者地方感特征及其规划意义[J];资源科学;2011年07期
4 付文燕;;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游客地方感影响因素及策略研究[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4年03期
5 肖潇;张捷;孙上茜;朱建华;;书法景观旅游地游客地方感影响因素分析——以陕西汉中石门十三品为例[J];人文地理;2012年06期
6 张春霞;蔡兴燕;;浅析国内旅游研究中的地方感理论[J];技术与市场;2009年11期
7 陈亚颦;徐丽娇;;西双版纳傣族社区居民地方感变化研究[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1期
8 郑群明;夏赞才;罗文斌;刘媛媛;;世界遗产申报对居民地方感的影响——以湖南崀山为例[J];旅游科学;2014年01期
9 苏勤;钱树伟;;世界遗产地旅游者地方感影响关系及机理分析——以苏州古典园林为例[J];地理学报;2012年08期
10 孔翔;张宇飞;;开发区建设中的居民地方感研究——基于上海闵行开发区周边社区的调研[J];城市发展研究;2014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陈亚颦;;地方感与地景塑造[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张瑞红;周尚意;唐顺英;;乡土教育在青少年地方感建构中的作用——以苏州吴中东山中学乡土教育对学生地方感建构作用为例[A];地理学核心问题与主线——中国地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建所五十年庆典论文摘要集[C];2011年
3 关华;;基于地方感的台北市龙山寺周边居民活动空间研究[A];地理学核心问题与主线——中国地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建所五十年庆典论文摘要集[C];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美玉;民族地区居民地方感与旅游影响感知及态度的关系研究[D];延边大学;2015年
2 顾宋华;休闲者的地方感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3 石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居民地方感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3年
4 马骞;历史街区游客地方感对忠诚度的影响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5 于良全;高新区建设中的居民地方感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6 李芬;城市内湖旅游者地方感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7 付文燕;森林公园游客地方感影响因素及机理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4年
8 吴钘;武汉市黄陂区居民与旅游者地方感的对比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9 彭建;旅游者地方感视角下高速铁路站区建设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3年
10 廖彬;城市历史街区变迁背景下居民地方感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关键词:旅游地居民对旅游影响感知和态度的比较——以西递景区与九寨沟景区为例,,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431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2431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