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旅游管理论文 >

基于生态位理论的山东省区域旅游竞合研究

发布时间:2019-03-08 19:12
【摘要】:基于生态位理论,建立包括资源维、市场维、社会经济维和环境维的4个维度的旅游生态位测度体系。选用1996、2001、2006和2011年数据,运用生态位态势模型计算山东17地市旅游生态位及其各要素的时空变化。在分析各城市旅游生态位变化基础上,探讨各城市旅游生态位态势变迁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现随着各种类型旅游资源的开发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对环保的重视,山东17地市旅游综合生态位差距不断缩小,并形成了新的发展格局。旅游竞合模式以中东部为核心逐渐形成,并带动西部地区快速发展。各城市积极采取生态位分离、扩充等策略来优化竞争合作关系,推动区域旅游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Abstract]:Based on niche theory, a tourism niche measurement system with four dimensions, including resource dimension, market dimension, socio-economic dimension and environmental dimension, is established. Based on the data of 1996, 2001, 2006 and 2011,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changes of tourism niche and its elements in 17 cities of Shandong Province were calculated by using niche situation model. O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the changes of tourism niche in each city,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 change of tourism niche situation in each city. The results show tha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various types of tourism resources,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and the importance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he gap of tourism comprehensive niche in 17 cities of Shandong Province is narrowing, and a new pattern of development has been formed. The mode of tourism competition and cooperation takes the central and eastern regions as the core, and drives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western region. Cities actively adopt niche separation, expansion and other strategies to optimize competition and cooperation, and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tourism system.
【作者单位】: 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
【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青年教师科研专项基金项目(201413039)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2CGL059)
【分类号】:F592.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祁新华,陈烈,程煜,蔡克光;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学透视[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5年01期

2 戈冬梅;姜磊;;基于生态位理论的山东省旅游地竞争力研究[J];旅游论坛;2012年02期

3 李艳萍,葛幼松;基于生态位理论探析江苏省沿江城市发展[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06期

4 向延平;;基于生态位理论的旅游发展关系分析——以武陵源风景区为例[J];经济地理;2009年06期

5 钱莉莉;贺颖洁;;5A级旅游景区对城市知名度影响评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0年23期

6 李向明;;略论旅游资源生态位的概念与选择策略[J];旅游学刊;2007年02期

7 汪清蓉;余构雄;;区域旅游城市生态位测评及竞合模式研究——以珠江三角洲为例[J];旅游学刊;2008年03期

8 苏章全;明庆忠;李庆雷;;基于旅游生态位理论的旅游区发展策略研究——以滇中大昆明国际旅游区为例[J];旅游学刊;2010年06期

9 秦立春;傅晓华;;基于生态位理论的长株潭城市群竞合协调发展研究[J];经济地理;2013年11期

10 王滔,甘颖进,杨开忠;从竞争与合作看洛阳旅游业发展[J];人文地理;2000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卞显红,王苏洁;交通系统在旅游目的地发展中的作用探析[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6期

2 章尚正;余佳;;旅游资源非优型省会城市的旅游吸引力提升——以合肥市为例[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3 王子迎,檀根甲;水稻纹枯病生境生态位研究[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4 陈春莲;;浅谈合肥市滨湖新城旅游规划[J];安徽建筑;2010年05期

5 管兵中;卢松;;国内农业旅游研究述评[J];安徽农学通报;2006年13期

6 陈苹苹;;合肥旅游圈构建的SWOT分析及对策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0年17期

7 周玮;沙润;任黎秀;吴兰桂;钟静;;福建牛姆林山地旅游景观特征和设计思路[J];安徽农业科学;2005年12期

8 宋佩茹;;生态农业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01期

9 孟德友;陆玉麒;;基于生态位理论的旅游地发展策略研究——以黔东南州巴拉河流域乡村旅游区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21期

10 祝晔;黄震方;;旅游景区房地产开发模式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2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章锦河;王群;朱棣;姜坤;;循环经济与大别山生态旅游开发[A];循环经济理论与实践——长三角循环经济论坛暨2006年安徽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6年

2 张祖群;王子杰;崔旭;;京津冀区域旅游竞合模式初步研究——兼论“十二五”京津冀旅游政策调整[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3 徐速;;京津冀区域旅游一体化——旅游合作与发展探讨[A];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马丽卿;;浙江海洋旅游产业区位分析及空间重构[A];中国海洋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5 张巨才;;基于品牌定位的区域旅游目的地形象传播策略研究——以河北为例[A];中国高等院校市场学研究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方相林;李俊民;;安阳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研究[A];创新发展——河南省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2009年

7 李永文;郭影影;;论旅游系统思想与旅游学研究[A];创新发展——河南省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2009年

8 向延平;;基于生态位理论的旅游市场发展问题探析——以凤凰县为例[A];湖南省经济学学会年会暨科学发展观与湖南经济协调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9 汤全明;温丽娟;张建新;;长三角地区乡村旅游联动发展初探——以江苏省溧阳市为例[A];江苏省旅游发展30年学术论坛暨江苏省旅游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朱勇;;乡村旅游市场营销的创新路径及模式研究[A];江苏省旅游发展30年学术论坛暨江苏省旅游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罗丹;旅游规划案例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2 彭永祥;基于旅游者收益的地质公园核心竞争力及其评价[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安永刚;休闲城市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4 文红;欠发达地区森林旅游开发的理论和实证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8年

5 王怀c,

本文编号:24371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24371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17a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