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旅游管理论文 >

江苏旅游客流规模分布的时空变化特征

发布时间:2019-05-11 22:15
【摘要】:运用首位度、位次变化、齐夫定律、差异度,比较分析了江苏省2009—2012年国内及入境旅游客流规模分布的变化特征。国内旅游客流和入境旅游客流二者首位分布均不明显,但后者大于前者,且前者向扩散方向演变,后者向集中方向演变;二者均遵循齐夫定律,但前者为单分形,后者前6年为单分形,后8年则为双分形;前者先呈对数正态分布模式后呈帕雷托模式,后者前6年呈不规则帕雷托模式,后8年标度区一先呈不规则帕雷托模式后呈帕雷托模式,标度区二呈不规则帕雷托模式;前者规模变差呈现波动扩大态势,后者则呈波动缩小趋势;二者的差异度都不大,但后者大于前者,且差异度变化与各自Zipf参数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区域经济发展、旅游资源、可进入性、服务设施、重大事件、客源地居民收入、旅游偏好等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着江苏旅游客流规模分布的变化。
[Abstract]:......
【作者单位】: 扬州职业大学;扬州旅游发展研究中心;
【基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3EYD034) 江苏高校重点专业(群)“旅游管理及在线运营服务”建设项目
【分类号】:F592.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彦光,周一星;城市等级体系的多重Zipf维数及其地理空间意义[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6期

2 朱杰;管卫华;蒋志欣;甄峰;;江苏省城市经济影响区格局变化[J];地理学报;2007年10期

3 杨国良;张捷;刘波;李敏;万全友;;旅游流流量位序—规模分布变化及其机理——以四川省为例[J];地理研究;2007年04期

4 段七零;;江苏城市体系规模结构与空间结构的分形特征[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1年01期

5 贺晓慧;白凯;卫海燕;路春燕;;西安特殊时段旅游流规模分形结构特征研究——以“十一”黄金周为例[J];干旱区地理;2011年05期

6 丁旭生;李永文;;基于分形理论的河南省入境旅游流等级结构分析[J];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6期

7 陈勇;陈嵘;艾南山;李后强;;城市规模分布的分形研究[J];经济地理;1993年03期

8 靳诚;徐菁;陆玉麒;;长三角城市旅游规模差异及其位序规模体系的构建[J];经济地理;2007年04期

9 陈智博;吴小根;汤澍;罗浩;贾真真;;江苏旅游经济发展的空间差异[J];经济地理;2008年06期

10 赵磊;王永刚;张雷;;江苏旅游规模差异及其位序规模体系研究[J];经济地理;2011年09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董立峰;宋芙蓉;;黄河三角洲地区城镇体系分形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35期

2 张学文;丁正山;;江苏旅游经济时空演变特征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13期

3 段七零;;江苏城市势力圈与行政区域的叠合分析[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1期

4 陈彦光;中心地体系空间结构的标度定律与分形模型——对Christarller中心地模型的数学抽象与理论推广[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4期

5 陈彦光;胡余旺;;城市体系二倍数规律与位序-规模法则的等价性证明[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1期

6 李景宜;成爱芳;屈康庆;李谢辉;;陕西省城市体系等级规模结构分析[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1期

7 尚正永;张小林;;长江三角洲都市连绵区城市体系的分形特征[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9年11期

8 李传武;张小林;吴威;;基于分形理论的江苏沿江城镇体系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0年01期

9 钟业喜;陆玉麒;;城市影响区格局分析的定量方法——以江西省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0年05期

10 钟海燕;赵小敏;黄宏胜;;环鄱阳湖区32城市的等级结构与空间关联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0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丁旭生;李永文;;黄河流域旅游经济差异的实证演化研究与R/S分析[A];中国旅游评论2011[C];2011年

2 李斌;;基于分形模型的重庆市城镇体系特征研究[A];成渝地区城乡统筹与区域合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邓丽君;韩昊英;吴宇哲;;城市聚落规模的分布特征探讨——以浙江省为例[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三卷)[C];2010年

4 李小建;覃成林;乔家君;葛震远;樊新生;许家伟;苏朝阳;王发曾;吕金嵘;赵俊远;夏为丽;;第九章 中原城市群经济布局[A];中原城市群科学发展研究[C];2008年

5 陈刚强;;中国地市旅游经济空间集中特征及机理分析[A];2011《旅游学刊》中国旅游研究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1年

6 朱杰;;长江三角洲人口迁移空间格局、模式及启示[A];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李楠;;山东省17地市旅游规模发展差异及其位序规模体系分析[A];区域旅游:创新与转型——第十四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海南国际旅游岛大论坛论文集[C];2009年

8 邓祖涛;;我国旅游收入差异的因子和空间双重解析[A];区域旅游:创新与转型——第十四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海南国际旅游岛大论坛论文集[C];2009年

9 卢丽文;王毅;;湖北省入境旅游时空分布格局及演化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区域经济学学科建设年会暨生态文明与区域经济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10 向艺;王成璋;郑林;;省域旅游经济增长影响因素的空间计量模型及应用[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12卷)[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芳;滨海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2 颜俊;巴西人口城市化进程及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袁尧清;湘西地质旅游资源群旅游发展的空间效应及整合开发模式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4 侯兵;南京都市圈文化旅游空间整合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5 钟业喜;基于可达性的江苏省城市空间格局演变定量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6 赵映慧;东北地区城市系统的空间极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7 朱晓华;中国主要地貌与地质灾害的空间分维及其关系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8 何伟;区域城镇空间结构及优化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2年

9 王士君;城市相互作用与整合发展的理论和实证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10 汪明峰;网络空间的生产与消费[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广宇;广西区域旅游发展差异及协调发展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朱士鹏;广西城镇体系空间结构测度与优化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3 朱正龙;汉长昌三大城市群空间结构比较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付建新;基于分形理论的青海省城镇体系结构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0年

5 温静;宁波都市圈空间结构演化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6 曹玮玮;福建省城市经济影响区与区域经济空间组织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7 苑景雪;浙江省入境旅游非均衡性空间特征分析及对策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8 臧卫强;银川平原城镇区域PREE系统协调发展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9 吕丹丹;城市规模增长机制及其协调发展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10 李志强;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建设背景下咸阳市城镇体系规划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成林;中国主要旅游资源的省际比较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2 陈彦光,周一星;豫北地区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的多分形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6期

3 陈彦光,周一星;城市等级体系的多重Zipf维数及其地理空间意义[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6期

4 颜磊;许学工;章小平;;九寨沟世界遗产地旅游流时间特征分析[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1期

5 陈彦光;胡余旺;;城市体系二倍数规律与位序-规模法则的等价性证明[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1期

6 王敬武;区域旅游业横向实力分析——地区旅游业发达程度指数初探[J];北京商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7 梁进社;逆序的Beckmann城镇等级一规模模式及其对位序一规模法则的解释力[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1期

8 蒋蓉华;周久贺;;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国内旅游收入影响因素研究[J];商业研究;2010年08期

9 李传武;张小林;吴威;;基于分形理论的江苏沿江城镇体系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0年01期

10 敖荣军;韦燕生;;中国区域旅游发展差异影响因素研究——来自1990~2003年的经验数据检验[J];财经研究;2006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鲁芳;国际旅游客流空间移动规律研究[J];社会科学家;2000年04期

2 周秉根;张圆刚;程静静;郑淑静;张淑萍;季冰;周飞;周超;;芜湖市旅游客流驱动模式研究[J];池州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3 王章郡;方忠权;;近十年来广东省旅游客流变动分析[J];经济地理;2010年07期

4 王肖;黄绍梅;;气候变暖对旅游客流的影响机制分析——以国际主要旅游市场为例[J];商场现代化;2010年31期

5 李想,黄震方;南京旅游客流时间分布特征分析[J];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4期

6 于德珍;和洁;舒佳英;;旅游客流季节性波动的研究——以苏州市为例[J];苏南科技开发;2007年07期

7 魏向东;朱梅;;晚明时期我国历史旅游客流空间集聚与扩散研究[J];人文地理;2008年06期

8 程静静;;基于驱动模式的芜湖市旅游客流优化研究[J];黄山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9 陈彦;;淮安国内旅游客流人口特征分析[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0年01期

10 崔林;;咸阳市国内旅游客流时空分布研究[J];价值工程;2012年2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魏卫;;湖北省旅游客流系统研究[A];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暨2001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2 刘泽华;张捷;;特殊时段目的地旅游客流对旅游地理结构响应的比较研究——以北京、黄山、西安黄金周旅游客流为例[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3 董淑倩;高峻;;安徽国内旅游客流空间结构及其演变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邱荣旭;李山;王铮;袁宇杰;;基于Agent模拟的四川省旅游客流扩散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肖帆 国喙;我省铁路旅游客流高峰期来临[N];贵州日报;2006年

2 干江东;黄金周第三天呈现旅游客流高峰[N];贵州日报;2008年

3 罗平;北京西站“三个保障”应对旅游客流[N];人民铁道;2007年

4 青志信 刘玉琴;民航迎战商务旅游客流[N];新华日报;2006年

5 崔鹏;全国红色旅游客流三年逾4亿人次[N];中国特产报;2007年

6 记者 廖志慧 通讯员 孟立 廖超 赵连斗;旅游客流唱响暑运大戏[N];湖北日报;2011年

7 记者 刘勇邋通讯员 李辉;红色旅游客流成为北京西站暑运主体客流[N];人民铁道;2007年

8 记者王耘;铁路部门将挖掘运输潜力满足旅游客流需求[N];人民铁道;2009年

9 乐琰;东南亚旅游客流骤减[N];西部时报;2010年

10 记者 黄蓉;节日涌现客流高峰 五一出行抓紧买票[N];桂林日报;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张太美;乌鲁木齐市城市公园旅游客流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05年

2 江婷;浙江省国内旅游客流重心运动轨迹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5年

3 杨永波;城市居民旅游客流的空间格局及其成因分析[D];西北大学;2008年

4 姚小云;武陵源区旅游客流变化规律影响因素及其对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4748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24748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7dd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