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市场调查的旅西外国游客西安旅游诸项评价研究
发布时间:2019-05-12 10:56
【摘要】:旅游评价研究对有效发展旅游业具有重要意义,开展旅游评价不仅能够为目的地的旅游资源开发和规划提供丰富数据和科学根据,还可以为旅游地发展提供系统完善的判断标准,从而为旅游业发展做出贡献。从国内外研究现状来看,目前对于旅游评价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旅游资源评价与研究方面,虽然国外对于旅游评价模型的建立和研究开展得比较早,但是研究内容比较单一,尤其是基于入境游客视角,从综合层面对旅游地进行系统评价的研究还比较欠缺。 笔者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旅游流与目的地耦合因素模式及机制研究”项目,以2013年项目组市场调查收集的全国6大热点旅游城市入境游客第一手资料,以及国家权威机构发布的旅游统计资料为基础,选取6大中国热点旅游城市之一的西安市为案例,将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依托经济、资源、管理、社会、文化等理论,在深入进行西安城市旅游实证调查分析的基础上,运用理论分析、数量分析、比较分析、层次分析、矩阵计算、模糊评价等手段,对旅西外国游客西安旅游诸项评价进行定量和定性研究,最后提出发展旅游的对策和建议。 本文的研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一是分析西安旅游评价研究开展的意义和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二是描述了有关旅游评价的概念并列举了相关理论知识;三是分析了不同地域、不同人口特征、不同旅游动机、不同停留时间的旅西外国游客对西安旅游诸项评价的异同;四是结合层次分析法对西安旅游的六个方面进行了模糊评价。 通过对旅西外国游客西安旅游诸项评价的分析和研究,本文主要得出以下5点结论: (1)旅西的北美洲游客对西安旅游总体评价最高,南美洲游客评价最低。 不同地域的旅西外国游客对西安旅游的六方面评价存在比较明显的差异。研究证明,来自北美洲的旅西外国游客对西安旅游总体评价最高,南美洲旅西外国游客的评价最低,其他依次为大洋洲的旅西外国游客、亚洲的旅西外国游客、欧洲的旅西外国游客和非洲的旅西外国游客。 (2)旅西外国游客对西安旅游吸引物的评价最高,对旅游信息的评价最低。 实证研究表明,虽然不同人口特征(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学历以及不同年收入)的旅西外国游客对西安旅游的评价各不相同,但是总体上对西安旅游吸引物的评价最高,对旅游信息的评价最低。 (3)以购物为主要旅游动机的旅西外国游客对西安旅游的总体评价最高,以医疗为主要旅游动机的旅西外国游客对西安旅游的总体评价最低。 由于旅西外国游客的旅游动机不同,使得其旅游的目的和所关注的事物都有所不同。以购物为主要到访目的的旅西外国游客对西安旅游吸引物和旅游交通的评价最高,以医疗为主要到访目的的游客对旅游吸引物、旅游服务与设施、旅游交通、旅游环境和旅游信息的评价都是最低的,而且比以其他目的到访的游客评价明显低很多。 (4)停留4天及以上的旅西外国游客对西安旅游的总体评价最高。 不同停留天数的旅西外国游客对西安的旅游评价也有所不同。停留4天及以上的旅西外国游客对西安旅游的总体评价最高,其次是停留2-3天的游客评价,最后是停留1天的游客评价。可见旅西外国游客在西安停留天数越长,对西安的旅游评价就越高。 (5)旅西外国游客对西安旅游的总体评价为满意。 虽然旅西外国游客对西安旅游的总体评价为满意,但是旅西外国游客对西安旅游吸引物的满意度评价旅游安全满意度评价旅游环境满意度评价旅游服务与设施满意度评价旅游交通满意度评价旅游信息满意度评价。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如下: (1)利用较大数量的游客调查开展并研究了西安旅游诸项评价。 本文在西安旅游吸引物、旅游服务与设施、旅游交通、旅游环境、旅游信息和旅游安全这六个方面所涉及到的47项指标满意度耦合评价所涉及的大量数据和资料的基础上开展了对西安旅游满意度评价的综合研究,调查的范围广、研究的内容多。 (2)构建了西安旅游评价的指标体系。 通过西安旅游评价因素构建西安旅游评价体系,从旅西外国游客满意度指标和关注度指标两个方面对西安旅游诸项评价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与研究,对影响西安旅游六方面评价的因素进行了位序的排列,得出了旅西外国游客对各影响因素的满意指标和关注指标。 由于个人研究能力有限,本文仅仅对西安旅游吸引物、旅游服务与设施、旅游交通、旅游环境、旅游信息和旅游安全这六个方面所涉及到的47项开展了调查和研究,对于其他方面还未开展相关研究。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F592.7
本文编号:2475333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F592.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永博;沙润;杨燕;卢晓旭;侯兵;;旅游景观意象评价——周庄与乌镇的比较研究[J];地理研究;2011年02期
2 陈传康;地貌的旅游评价研究[J];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5年01期
3 胡抚生;;国外旅游吸引物理论研究综述[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4 张旭;田旭;;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地方政府科技管理职能绩效评价[J];科技与管理;2008年06期
5 苏伟忠,杨英宝,顾朝林;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初探[J];旅游学刊;2003年03期
6 刘利宁;;智慧旅游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3年06期
7 彭敏;鲍晓云;;模糊数学与人群环境评价方法在旅游评价中的应用[J];环境污染与防治;1988年05期
8 李洪波;陈金华;;生态旅游目的地等级评价的理论分析[J];人文地理;2006年06期
9 宋子炜;;基于三角模糊数的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评价[J];生态科学;2011年04期
10 黎筱筱;马秋芳;;西部贫困山区生态旅游开发适宜性评价——以川西高山高原区为例[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3期
,本文编号:24753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24753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