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对旅游企业停止慈善性社会责任的响应研究
【图文】:
黎耀奇|公众对旅游企业停止慈善性社会责任的响应研究第31卷2016年第7期止短时间的慈善性责任,停止长时间的慈善性责任会增强公众对旅游企业态度的下降程度。本文基于对现象的解读以及文献的归纳整理,结合预期理论、组织合法性理论以及习得性偏好理论,,构建了研究框架,如图1所示。2实验研究本文使用实验研究的方法,使用3个实验对4个研究假设进行实证检验。为了确保实验情景的真实性,实验中采用的情景均以现实中真实的旅游企业慈善性责任项目为蓝本,进行适当的修正。为了避免实际品牌可能对实验结果造成的各种干扰,我们设计了一个虚拟的酒店(A酒店),实验1中使用的企业慈善性责任项目是“我爱地球”项目,该项目致力于改善人类的居住环境;实验2中使用的企业慈善性责任项目是“奋飞工程”项目,该项目致力于通过为贫困地区的儿童捐款,解决社会的贫困问题;实验3中使用的企业慈善性责任项目是“爱启未来”慈善项目,该项目通过成立爱心基金致力于希望小学建设、民工子弟职业教育以及大学生资助。为了确保实验结果的外部有效性,本研究中募集的实验对象均为真实的社会公众,实验在小区、写字楼、大型购物商场等社会公众聚集的地方进行。2.1实验1:停止慈善性责任的主效应以及社会责任动机感知的调节效应实验1主要用于验证H1和H2,即探讨公众对旅游企业停止慈善性责任的态度评价以及公众感知的企业社会责任动机的调节作用。(1)研究设计。为了检验H1和H2,笔者设计了一个2(承担慈善性责任vs停止承担慈善性责任)×2(利己主义动机vs利他主义动机)混合实验。在实验开始之前,受访者被问到在近一年里是否有入住酒店的经历,只有那些最近有酒店住宿经历的受访者才会最终成为实验对象。在筛选性问题后,受访者将会
黎耀奇|公众对旅游企业停止慈善性社会责任的响应研究第31卷2016年第7期止短时间的慈善性责任,停止长时间的慈善性责任会增强公众对旅游企业态度的下降程度。本文基于对现象的解读以及文献的归纳整理,结合预期理论、组织合法性理论以及习得性偏好理论,构建了研究框架,如图1所示。2实验研究本文使用实验研究的方法,使用3个实验对4个研究假设进行实证检验。为了确保实验情景的真实性,实验中采用的情景均以现实中真实的旅游企业慈善性责任项目为蓝本,进行适当的修正。为了避免实际品牌可能对实验结果造成的各种干扰,我们设计了一个虚拟的酒店(A酒店),实验1中使用的企业慈善性责任项目是“我爱地球”项目,该项目致力于改善人类的居住环境;实验2中使用的企业慈善性责任项目是“奋飞工程”项目,该项目致力于通过为贫困地区的儿童捐款,解决社会的贫困问题;实验3中使用的企业慈善性责任项目是“爱启未来”慈善项目,该项目通过成立爱心基金致力于希望小学建设、民工子弟职业教育以及大学生资助。为了确保实验结果的外部有效性,本研究中募集的实验对象均为真实的社会公众,实验在小区、写字楼、大型购物商场等社会公众聚集的地方进行。2.1实验1:停止慈善性责任的主效应以及社会责任动机感知的调节效应实验1主要用于验证H1和H2,即探讨公众对旅游企业停止慈善性责任的态度评价以及公众感知的企业社会责任动机的调节作用。(1)研究设计。为了检验H1和H2,笔者设计了一个2(承担慈善性责任vs停止承担慈善性责任)×2(利己主义动机vs利他主义动机)混合实验。在实验开始之前,受访者被问到在近一年里是否有入住酒店的经历,只有那些最近有酒店住宿经历的受访者才会最终成为实验对象。在筛选性问题后,受访者将会
【作者单位】: 暨南大学管理学院;
【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自我一致性;自我目的地品牌联结与旅游者态度:基于自我动机与自我建构的调节”(2015A030310531)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暨南启明星计划)项目“基于人地关系视角的游客忠诚形成机制研究”(15JNQM025) 暨南大学管理学院重点学科建设育题基金资助项目“满意的游客为何不故地重游?自我目的地联结的作用”(GY14015)资助~~
【分类号】:F592.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朱华伟;涂荣庭;靳菲;;好事是否要做到底:企业停止承担社会责任后公众的态度变化[J];南开管理评论;2014年06期
2 黎耀奇;傅慧;;旅游企业社会责任:研究述评与展望[J];旅游学刊;2014年06期
3 沈鹏熠;;旅游企业社会责任对目的地形象及游客忠诚的影响研究[J];旅游学刊;2012年02期
4 李彬;谷慧敏;高伟;;制度压力如何影响企业社会责任:基于旅游企业的实证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11年06期
5 谷慧敏;李彬;牟晓婷;;中国饭店企业社会责任实现机制研究[J];旅游学刊;2011年04期
6 苏志平;顾平;;基于供应链的旅游企业社会责任研究[J];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7 黄敏学;李小玲;朱华伟;;企业被“逼捐”现象的剖析:是大众“无理”还是企业“无良”?[J];管理世界;2008年10期
8 孙吉信;;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中的伦理辩护[J];旅游科学;2007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小节;彭韵妍;汪秀琼;;中国管理本土研究的现状评估与发展建议——以基于制度理论的学术论文为例[J];管理学报;2016年10期
2 林川;;政治关联、真实盈余管理与旅游企业多元化经营[J];江汉学术;2016年05期
3 薛天山;;企业社会责任的动力机制研究——经济驱动抑或制度推进[J];软科学;2016年08期
4 朱倩倩;;动漫节庆意象量表开发与维度测量——以中国国际动漫节为例[J];浙江社会科学;2016年08期
5 杨德进;白长虹;牛会聪;;民族地区负责任旅游扶贫开发模式与实现路径[J];人文地理;2016年04期
6 李英;杨科;;汽车产品伤害危机中车主维权行为的影响因素——基于论坛帖子的扎根研究[J];管理学报;2016年08期
7 黎耀奇;;公众对旅游企业停止慈善性社会责任的响应研究[J];旅游学刊;2016年07期
8 尹爱春;;企业社会责任发展问题、原因及对策分析——以国内旅游企业为例[J];现代商贸工业;2016年13期
9 陈广强;;不同视角下国内企业社会责任研究综述[J];现代商贸工业;2016年13期
10 方敏;徐云松;章艺;;基于旅游地意象的临安市民宿发展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02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沈鹏熠;;旅游企业社会责任对目的地形象及游客忠诚的影响研究[J];旅游学刊;2012年02期
2 李彬;谷慧敏;高伟;;制度压力如何影响企业社会责任:基于旅游企业的实证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11年06期
3 谷慧敏;李彬;牟晓婷;;中国饭店企业社会责任实现机制研究[J];旅游学刊;2011年04期
4 邬适融;陈洁;曾艺生;王晗蔚;;消费者持续满意度研究——基于快乐适应视角[J];南开管理评论;2011年01期
5 苏志平;顾平;;基于供应链的旅游企业社会责任研究[J];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6 张祥建;郭岚;;政治关联的机理、渠道与策略:基于中国民营企业的研究[J];财贸经济;2010年09期
7 李四海;;制度环境、政治关系与企业捐赠[J];中国会计评论;2010年02期
8 李维安;邱艾超;古志辉;;双重公司治理环境、政治联系偏好与公司绩效——基于中国民营上市公司治理转型的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0年06期
9 苏志平;;基于AHP的旅游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12期
10 贾明;张U
本文编号:25206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25206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