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红枫湖风景区中湖景区改造设计研究
本文关键词:贵州红枫湖风景区中湖景区改造设计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民俗景观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贵州是一个多民族聚集的省份,独具特色的少数民族文化造就了本省风格鲜明的景区特色。红枫湖风景名胜区1981年建立,1987年被贵州省人民政府审定为贵州省省级风景名胜区,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为第二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因其开放时间长久,部分少数民族文化功能区已无法充分展示其民俗特色,尤其是反映侗族、苗族景观特点的侗苗冲文化景区,无论是民族文化还是民俗传承,或多或少都存在着历史的局限性。本次研究选取了中湖景区中的侗苗冲景区进行改造规划设计。通过大量收集并研读国内外有关风景区改造、风景区生态规划以及当地少数民族文化与风俗的文献资料,解析红枫湖各景区的现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分析国内外风景区规划与民俗文化保护的案例,以指导完成对红枫湖中湖景区的改造规划设计研究。通过改造规划设计的实践,得出以下结论:1.侗族以“鼓楼、风雨桥、侗族大歌、服饰中贯穿农耕文化等”形成景观表达载体;苗族以“吊脚楼、银饰、鼓舞、芦笙舞、板凳舞、接龙舞、民间戏剧与工艺、花灯、苗戏、刺绣、挑花、染蜡等”形成特色;2.将侗族与苗族的历史文化的代表和象征——苗寨、侗寨、鼓楼、风雨桥、吊脚楼等景观元素浓缩,作为主要景观节点的设计的元素;两个民族在服饰、头饰上的特色作为景观元素出现在次要景观节点中;而苗族与侗族的民族风俗在景区中以互动的形式体现。3.红枫湖风景区中湖景区的改造规划设计是对贵阳市的少数民族文化的延伸,将贵阳市最广为人知的侗族与苗族的民族文化融入景区的规划设计中,让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在景观中得到传播与继承。将红枫湖特有的少数民族文化与景观相结合,以适应发展的需要,同时也为其他景区的规划设计提供借鉴。
【关键词】:红枫湖 规划设计 改造 贵阳市 贵州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U984.18;F592.7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一章 文献综述10-16
- 1.1 研究背景10-11
- 1.2 研究意义11
- 1.3 研究内容11-12
- 1.4 国内外风景区研究进展12-14
- 1.4.1 国外研究进展12-13
- 1.4.2 国内研究进展13-14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14-16
- 1.5.1 研究方法14
- 1.5.2 技术路线14-16
- 第二章 风景区景观规划设计理论16-19
- 2.1 风景区保护相关法律法规16
- 2.2 风景区生态系统保护16-17
- 2.3 风景区规划设计理论17
- 2.4 滨水景观规划相关理论17-19
- 第三章 红枫湖特色文化19-27
- 3.1 红枫湖地理概况19
- 3.2 红枫湖自然景观19-24
- 3.2.1 红枫湖自然条件19-22
- 3.2.2 红枫湖附属设施22-23
- 3.2.3 红枫湖历史演变23-24
- 3.3 红枫湖文化景观24-27
- 3.3.1 贵州传统文化24
- 3.3.2 红枫湖民俗文化24-27
- 第四章 红枫湖改造规划研究27-48
- 4.1 规划指导思想27
- 4.2 规划原则27-29
- 4.2.1 生态思想,持续发展27
- 4.2.2 保护资源,合理利用27-28
- 4.2.3 侗苗齐放,营造主题28
- 4.2.4 综合研究、科学规划28-29
- 4.3 规划依据29-30
- 4.4 总体规划30-33
- 4.4.1 滴澄关景区31-33
- 4.5 规划结构33-34
- 4.6 功能分析34-35
- 4.7 交通分析35-37
- 4.7.1 规划原则35-36
- 4.7.2 规划思路36-37
- 4.8 景观节点分析37-44
- 4.8.1 滴澄关景区37-38
- 4.8.2 侗苗冲景区38-44
- 4.9 植物配置44-48
- 4.9.1 植物选择原则44-45
- 4.9.2 植物景观配置45-48
-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48-50
- 5.1 结论48-49
- 5.2 讨论49-50
- 参考文献50-51
- 致谢51-52
- 作者简介5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代稳;梁虹;;贵阳红枫湖水质污染的遥感研究[J];水科学与工程技术;2009年05期
2 邹光城;杨实钦;李阳兵;牛晓宁;李晶晶;周盈;;贵州省红枫湖流域溪流级别、景观背景与水质的关系[J];Journal of Landscape Research;2009年10期
3 叶锋;张明时;刘汉林;李秋华;;红枫湖水库底质污染物富集现状分析[J];水资源保护;2010年03期
4 史则义;;浅论水环境治理——以贵州红枫湖为例[J];硅谷;2008年10期
5 张琳;董泽琴;杨再荣;张维;;贵州省红枫湖饮用水源地微囊藻毒素含量与水体中氮、磷含量等的相关性[J];环保科技;2009年03期
6 李庆生;;红枫湖水资源治理保护的调研报告[J];贵阳市委党校学报;2008年01期
7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玮;朱淮武;;贵州红枫湖表层沉积物中多溴联苯醚的分布研究[A];贵州省土壤学会2012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2 王立英;吴丰昌;张润宇;张永三;刘静;;红枫湖溶解有机质不同有机组分的地球化学特征[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2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王少锋;冯新斌;仇广乐;;红枫湖地区土壤——大气汞交换通量的初步研究[A];第六届全国环境地球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2年
4 濮培民;马永兵;李正魁;张晋芳;成小英;张文华;李裕红;;同步实现西部振兴经济与保护环境的对策——红枫湖水质生态修复工程的启示[A];中国原水论坛专辑[C];2010年
5 薛彦山;季宏兵;丁淮剑;范e,
本文编号:25256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2525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