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旅游管理论文 >

中国旅游产业带研究综述

发布时间:2019-09-13 00:56
【摘要】:目前国内对旅游产业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个方面:旅游产业带的形成;旅游产业带建设的障碍和策略;旅游产业带与旅游产业集群;旅游产业带的空间结构等。总的来看,现有研究以定性分析为主,多采用案例分析,定量研究较为缺乏,研究方法尚不够丰富;旅游产业带形成等方面的基础研究以及如何在实践中构建旅游产业带等应用性研究也极为不足,为此,今后应加强旅游产业带研究应重点关注旅游产业带的定义、类型和形成机理等方面的基础研究,以及旅游产业带发展的模式、路径、动力机制、空间结构特征、微观主体等专题研究,应采用多种研究方法,从多视角、多维度来考察旅游产业带,以促进旅游产业带理论的发展及其应用。
【作者单位】: 云南大学工商管理与旅游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旅游局科研课题(11TABG020)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3XJY003)联合资助
【分类号】:F59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白秀峰;王力峰;;基于产业集成的旅游发展模式探讨——以邢台百里太行旅游产业带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3期

2 马德生;王丽芹;;打造环京津休闲旅游产业带的对策建议[J];商业研究;2009年07期

3 邓清南,许虹;成都环城市旅游带建设探索[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4 陆荣清;;论巴拉河旅游产业带发展模式[J];城市发展研究;2011年04期

5 于佳祥;吴畏;张媛媛;;环京津都市圈休闲体育旅游产业带建设研究[J];大家;2012年11期

6 陆林;旅游地理文献分析[J];地理研究;1997年02期

7 郭航帆;;打造特色品牌 构筑“长吉图”旅游产业带[J];长春大学学报;2011年05期

8 赵烁;;县域文化旅游产业建设的新举措——关于喀喇沁旗赤茅百公里文化旅游产业带建设的调研[J];北方经济;2012年24期

9 王亭亭;;河北省环京津旅游休闲产业带发展宏观战略思路与对策研究[J];河北学刊;2009年06期

10 高海生;陈胜;;环京津休闲旅游产业带建设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河北学刊;2009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汪蓥;宋章海;;构建环城游憩带的深层思考——以贵州市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27期

2 章锦河,陆林;安徽省旅游业国民经济地位评价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3 解杼,张捷,刘泽华,余颖,郭来喜;旅游者入游感知距离与旅游空间行为研究——以江西省龙虎山为例[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4期

4 黄贻芳;;核心—边缘理论在构建武汉旅游圈中的运用[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9年08期

5 杜忠潮;邢东兴;李玲;;汉唐帝陵旅游地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分析——陕西省茂陵、乾陵实证研究[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1期

6 张宏梅,陆林;旅游研究定性方法的初步分析[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3期

7 吴国清;;上海都市旅游与长三角区域旅游的互动响应[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9年07期

8 王天英;李颖;南凡;;京津冀一体化进程中河北旅游业的发展对策[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年01期

9 程海峰;安徽省旅游业国民经济贡献率区域差异分析[J];池州师专学报;2004年05期

10 于佳祥;吴畏;张媛媛;;环京津都市圈休闲体育旅游产业带建设研究[J];大家;2012年1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创新;基于社会物理视角的中国入境旅游流时空扩散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2 陈苏;区域旅游产业集群形成机理及发展对策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3 朱木斌;集体非农建设用地流转制度变迁的动力机制[D];南京农业大学;2008年

4 胡平;中国旅游人口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5 许春晓;当代中国旅游规划思想演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6 丁正山;城市旅游流的空间结构与集散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7 张美英;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及其评价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6年

8 陈秀琼;旅游产业集群形成与竞争力评价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9 冯卫红;旅游产业集群形成和演进研究[D];河南大学;2008年

10 吴国清;都市旅游目的地空间结构演化的网络化机理[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红波;基于点轴理论的辽宁沿海经济带旅游空间结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杨霞;平遥古城旅游环境承载力及其调控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忠;海峡西岸经济区背景下福建中心城市发展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4 何海群;旅游目的地旅游产业集群发展战略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8年

5 方竞敏;共生型旅游休闲产业集群发展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6 张帆;重庆都市环城游憩带旅游发展策划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7 周江;资源型旅游地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8 付红艳;旅游产业集群构建[D];天津财经大学;2011年

9 范松;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休闲旅游行为意向影响机理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10 孙莉薇;休闲旅游指标体系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吕庆华;;文化资源产业开发的若干问题[J];商业研究;2006年12期

2 张建春;;旅游产业集群探析[J];商业研究;2006年15期

3 马德生;王丽芹;;打造环京津休闲旅游产业带的对策建议[J];商业研究;2009年07期

4 陈为邦;城市思想与城市化[J];城市发展研究;2003年03期

5 桑秋,修春亮;都市圈政策浅析[J];城市发展研究;2003年04期

6 高文杰;河北省环京津区域旅游发展规划[J];城市;2002年03期

7 杨凤;秦书生;;城市经济带的理论问题[J];城市问题;2007年05期

8 孙海刚;;产业带与产业竞争力提升研究[J];当代经济管理;2006年05期

9 张可云;京津冀都市圈合作思路与政府作用重点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4年04期

10 崔大树;孙杨;;基于分形维数的湖州旅游景区系统空间结构优化研究[J];地理科学;2011年03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北京绿维创景规划设计院湖泊旅游与湖泊地产中心 皇甫恩宇 林峰;[N];中国旅游报;2009年

2 记者 王大壮;[N];吉林日报;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庄军;旅游产业集群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2 陶文杰;我国旅游企业集群化发展路径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3 蔡培卿;旅游无边界产业集成的形成机制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旅游纵览》行业版约稿[J];旅游纵览(行业版);2011年06期

2 邓亚平;胡星;;“印象·刘三姐”的启示[J];w,

本文编号:25354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25354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b1f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