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旅游管理论文 >

“丝绸之路”背景下西安市唐文化旅游产品体验性开发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24 21:15
【摘要】: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13年提出了“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国家发展战略,现在“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已经成为了国家的高度重视和关注的项目,丝绸之路沿线旅游也成为了旅游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西安作为古丝绸之路的起点城市,政府已经全面开启了“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的战略规划和部署。同年,科技部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将西安等20个城市列为国家智能城市试点示范城市。西安市旅游局也在全面促成西安市旅游产业的转型,打造“互联网+旅游”。同时,“文化自信”的提出使得社会各界对传统文化给予了空前的关注。而唐文化不仅在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中意义重大,而且对世界许多国家的文化也产生了深厚的影响。因此,唐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对于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提高有着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综上所述,这些都为西安市唐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前所未有的机遇。作为发展旅游业较早的城市,西安己经开发出一些比较有知名度的唐文化旅游产品。然而近年来,随着旅游者消费需求结构不断升级的情况下,游客在文化旅游的消费中更加注重旅游产品的可参与性、体验性、智慧性。因此,如何利用西安市丰富的唐化旅游资源开发出具有主题性、娱乐性、体验性、智慧性的唐文化旅游产品,是本文研究的重点。首先,本文总结了以往对文化旅游产品、智慧旅游、文化旅游者以及ASEB栅格分析法的相关研究,并对唐文化旅游产品体验性开发中所涉及到的相关概念和运用到的游客偏好、竞争力以及体验经济理论进行阐述。然后对西安市宏观背景以及西安市唐文化旅游资源、唐文化旅游产品供给现状进行全面分析,理清西安市唐文化旅游产品的现存问题。在此基础上设计调查问卷,并且进行实证分析,对影响游客偏好的维度进行确定。根据因子分析和回归分析的分析结果,发现游客更关注于唐文化旅游产品的内容和特征要素,并且对两者的关注度成反比。最后,根据实证研究的结论从文化内涵、体验性和智慧性三个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西安市进一步开发唐文化旅游产品,不仅能够促进西安市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还对唐文化的保护和继承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因此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图文】:

“丝绸之路”背景下西安市唐文化旅游产品体验性开发策略研究


不同年龄游客关于唐文化旅游产品内容的体验重要性程度均值图

唐文化,旅游产品,游客,重要性


图 3 不同年龄游客关于唐文化旅游产品特征要素的体验重要性程度均值图根据图 3 可以得知,18 至 39 岁以及 70 岁以上的年龄群体对于唐文化旅游产品特的体验重要性程度最低。而对于 18 岁以下的群体,,唐文化旅游产品特征要素的要性程度最高,并且从 40 岁以上的群体开始,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于唐文化旅特征要素的体验重要性程度逐渐上升。通过上述两个图我们不难发现,不同年龄的游客对于唐文化旅游产品的内容和特的体验重要性程度几乎呈相反的趋势。这也说明了,在对因唐文化内容有着较强而选择出游的游客而言,唐文化旅游产品的特征要素(即表现形式)并不是很重要于对唐文化内容缺乏较深兴趣的游客而言,产品的特征要素则成为他们选择旅游关键性决定因素。因此,在西安市唐文化旅游产品的进一步开发过程中,在对于较低或较高的群体而言,产品形式的丰富性、吸引力成为了关键,应该做到寓教在形式新颖且有趣的产品中融入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内涵即可,而对于 18-39 岁这年龄层的群体而言,严谨、深刻而厚重的文化内涵则是开发旅游产品的重中之重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F592.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丁风芹;姜洪涛;侯松岩;周娟;;中国传统古村镇游客重游意愿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理研究——以周庄为例[J];人文地理;2015年06期

2 崔杰;;基于ASEB栅格分析法的西安文化旅游产品深度开发研究[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03期

3 刘智兴;马耀峰;李森;牛亚莉;魏婷;;基于游客感知-认知的北京市旅游形象影响因素评价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5年03期

4 杨yN;梁修存;;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的路径与模式研究[J];南京社会科学;2015年03期

5 李艳;曾菊新;程绍文;;城市环境供给的游憩者满意度及对重游意愿的影响——基于游客与居民差异的分析[J];人文地理;2014年06期

6 杨春梅;赵宝福;;旅游地游客满意度感知及提升策略研究——以黑龙江省哈尔滨为例[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4年06期

7 王虹;廖文U

本文编号:25988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25988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a65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