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旅游管理论文 >

中原地区夏商时期窖穴遗存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11 00:16
【摘要】:中原地区是夏商文化分布的核心区域,目前所发现的夏商文化遗址达百余处,这些遗址中发现较多与窖穴相关的遗存。本文在梳理相关考古发掘资料的基础上,对中原地区夏商时期与窖穴有关的遗存进行辨析确认,并对其形制、结构、功用、发展演变等问题进行较为系统的分析研究。全文共分五章:第一章为绪论。对本文所研究的窖穴遗存的时空范围、窖穴的定义等相关概念进行界定与廓清,并对相关的研究历史、研究状况进行简单的梳理,对文章的研究方法、研究目的与意义等内容进行阐释和说明。第二章为中原地区夏商时期窖穴遗存的辨析确认。在提出窖穴确认标准的基础上,对中原地区夏商时期所发现遗址进行全面地梳理和分析,辨析并确认出属于这个时期的窖穴遗存共697座。窖穴遗存分布范围广泛,其中属于夏代(新砦期、二里头文化)的303座,早商时期的128座,晚商时期的266座。第三章为窖穴的分类、结构和功用研究。运用类型学的方法对中原地区夏商时期的窖穴遗存进行类型划分,按平面形状、整体结构分为A、B、C、D、E五大类型,同时进一步对其详细结构和功用进行研究。认为中原地区夏商时期的窖穴结构一般可分为地上部分、地下部分、辅助设施三大部分,有着贮粮、储肉、储存生产原料以及放置生产生活用品等功能。第四章为相关问题研究。分析中原地区夏商时期窖穴的建造技术,研究这一时期窖穴的发展演变,探讨中原夏商时期的窖穴与龙山文化时期以及西周时期的窖穴之间的关系。认为中原地区夏商时期的窖穴窖穴建造技术主要有夯打、火烤、涂抹白灰等,形制和建造上继承了龙山文化时期的窖穴特点,并影响了西周时期的窖穴发展。第五章为结语。对全文进行概括与总结。
【图文】:

新砦遗址,平剖面,圆形,殷墟文化


a 型圆形直壁窖穴平剖面图(新砦遗址 2000T弧)壁。此类型的窖穴共发现 98 座,,约a 型窖穴来说数量相对较少,目前在新砦。其与 Aa 型窖穴的口部相同,坑壁一。该类型窖穴坑壁加工也较为工整,底殷墟文化第四期,平面呈椭圆形。东西大于底,底部东西径 2 米,南北径 1.8打,底部平坦①(图 3-2)。

小屯,平剖面,新砦遗址,坑壁


圆形直壁窖穴平剖面图(新砦遗址 2)壁。此类型的窖穴共发现 98 座窖穴来说数量相对较少,目前在其与 Aa 型窖穴的口部相同,坑壁该类型窖穴坑壁加工也较为工整文化第四期,平面呈椭圆形。东底,底部东西径 2 米,南北径,底部平坦①(图 3-2)。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K87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走遍世界找到你——来一场药妆之旅[J];世界博览;2017年06期

2 陈智勇;论夏商时期的忧患意识[J];殷都学刊;2001年01期

3 王迅;试论夏商时期东方地区的考古学文化[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02期

4 卜工;燕山地区夏商时期的陶鬲谱系[J];北方文物;1989年02期

5 丁薇;;从酒器商觚浅谈夏商时期酒文化[J];文物天地;2019年08期

6 高应勤;;鄂西夏商时期文化遗存试析[J];文物;1992年03期

7 田凤莲;;中国远古夏商时期与古希腊时期的音乐比较[J];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13年03期

8 卢德佩;试论鄂西夏商时期古文化[J];四川文物;1993年02期

9 鲍颖建;;从史前到夏商时期城址功能的演变看其社会发展的阶段性[J];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10 董明利;李兴华;;观象制器:上古夏商时期器物中的造物哲学[J];广西社会科学;2016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王连葵;;河套和岱海地区夏商时期文化初探[A];内蒙古中南部原始文化研究文集[C];1989年

2 陈朝云;;夏商时期黄河中上游地区文化交流探究[A];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第3辑)[C];2012年

3 张志刚;;赤峰古代都邑沿革初论[A];中国古都研究(第十八辑上册)——中国古都学会2001年年会暨赤峰辽王朝故都历史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9条

1 记者 包建永;台州文明史从夏商时期向前推进1500余年[N];台州日报;2011年

2 杜勇 天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夏商时期方国地位下沉[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3 记者 杨永林;陕西地区夏商时期考古资料无空白[N];光明日报;2002年

4 中国国家博物馆 戴向明 田伟 崔春鹏;山西绛县西吴壁遗址发现大量夏商时期冶铜遗存[N];中国文物报;2018年

5 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何佳 曹栋洋 孙明;湖南楚江流域发现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夏商时期遗址[N];中国文物报;2014年

6 本报记者 李晓东 本报见习记者 冯帆;从玉文化展读懂中华文明[N];光明日报;2017年

7 四川省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 宁蔚夏;浅谈痔义演变[N];中国中医药报;2012年

8 老军;成吉思汗时期的辉煌再现京城[N];中国档案报;2004年

9 龚保华;衣的文化[N];吉林日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于孟洲;峡江地区夏商时期考古学文化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2 韩香花;史前至夏商时期中原地区手工业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3 胡刚;汉水流域夏商时期考古学文化研究[D];西北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腾飞;中原地区史前至夏商时期毁器葬研究[D];郑州大学;2019年

2 夏培朝;中原地区夏商时期窖穴遗存研究[D];郑州大学;2019年

3 盛立双;燕山南麓夏商时期考古学遗存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4 陶治强;皖西南地区夏商时期的考古学文化[D];安徽大学;2007年

5 赵菊梅;晋陕高原夏商时期考古学文化格局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6 唐小勇;三峡地区夏商时期青铜器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7 孙战伟;夏商时期陶大口尊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8 周群;地方行政视角中的中国早期国家演变[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9 刘雪红;论夏商时期河洛集团与苗蛮集团的文化交流与融合[D];郑州大学;2011年

10 刘潘;乐者乐也—先秦“乐”之内涵及其演变[D];西南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62289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262289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168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