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神经网络的东部华侨城旅游综合体发展水平评价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06 09:25
【摘要】:随着旅游消费需求的升级,推动了我国旅游业由传统观光型旅游向休闲度假型旅游转变。旅游消费方式日益多元化,在旅游活动中更加注重休闲性和体验性,旅游综合体作为集观光、休闲、度假、演艺、运动、商务、居住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旅游休闲新业态应运而生,并在全国范围内迅速推广。旅游综合体建设规模大,对资源、资金、生态、技术等方面提出较高的要求。对旅游综合体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探究其科学发展路径,对区域旅游及区域整体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层次指标权重,构建BP神经网络模型,将层次分析法综合评价结果作为训练样本,发现旅游综合体发展规律,实现对旅游综合体发展水平的随时监测,科学引导旅游综合体发展。首先,本文阐述了旅游综合体的研究背景和意义,系统梳理了国内外关于旅游综合体的研究现状,介绍了主要研究内容并对应用的研究方法进行说明。对旅游综合体相关概念进行了辨析,同时对相关理论进行概述,为后续研究奠定理论基础和方法支撑。其次,对东部华侨城旅游综合体的发展概况进行梳理,基于系统理论思想,从旅游核心吸引物子系统、旅游接待企业子系统、旅游市场影响力子系统、旅游保障子系统四个方面构建了旅游综合体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论证了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再次,构建BP神经网络模型进行学习训练,对东部华侨城旅游综合体整体发展水平及各子系统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基于评价结果,将其发展阶段划分为发展水平较低、发展水平较高、发展水平高三个阶段。最后,基于东部华侨城旅游综合体发展的不同阶段,针对性地提出了发展策略,指导东部华侨城旅游综合体的发展,并为其他旅游综合体发展提供借鉴。
【图文】:
表 3-2 东部华侨城旅游综合体旅游接待企业统计表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房)312 514 870 1 244 1 424 1 424 1 424 1 424 1 424 1 4入)2 591 5 919 10 362 11 210 9 884 13 474 13 782 12 588 11 340 13 2业)1 2 8 18 19 23 23 25 23 2物量4 15 19 28 33 39 50 52 53 5:根据东部华侨城官方网站及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的数据整理而得
燕山大学管理学硕士学位论文旅游市场影响力概况深圳市中心到达东部华侨城仅需 20 分钟,东部华侨城 2 小时交通圈内包三角各城市,具有良好的客源市场基础。距离深圳宝安国际机场、深圳站站、深圳东站等交通枢纽均在 30 公里范围内。盐坝高速、广深高速等多在此汇集,交通十分便利。部华侨城素有“亚洲旅游新地标”之称,作为大型综合型生态旅游目的地侨城 7 月 28 日对外试营业,景区、酒店、体育公园、主题地产销售为其源,当年接待游客超过 80 万人次。据华侨城集团统计公报显示,截至 部华侨城总资产达到483 932万元,全年实现收入75 159万元,当期盈利102007-2016 年东部华侨城营业总收入及增长率如图 3-2 所示。
【学位授予单位】:燕山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F592.7;TP183
本文编号:2651046
【图文】:
表 3-2 东部华侨城旅游综合体旅游接待企业统计表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房)312 514 870 1 244 1 424 1 424 1 424 1 424 1 424 1 4入)2 591 5 919 10 362 11 210 9 884 13 474 13 782 12 588 11 340 13 2业)1 2 8 18 19 23 23 25 23 2物量4 15 19 28 33 39 50 52 53 5:根据东部华侨城官方网站及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的数据整理而得
燕山大学管理学硕士学位论文旅游市场影响力概况深圳市中心到达东部华侨城仅需 20 分钟,东部华侨城 2 小时交通圈内包三角各城市,具有良好的客源市场基础。距离深圳宝安国际机场、深圳站站、深圳东站等交通枢纽均在 30 公里范围内。盐坝高速、广深高速等多在此汇集,交通十分便利。部华侨城素有“亚洲旅游新地标”之称,作为大型综合型生态旅游目的地侨城 7 月 28 日对外试营业,景区、酒店、体育公园、主题地产销售为其源,当年接待游客超过 80 万人次。据华侨城集团统计公报显示,截至 部华侨城总资产达到483 932万元,全年实现收入75 159万元,当期盈利102007-2016 年东部华侨城营业总收入及增长率如图 3-2 所示。
【学位授予单位】:燕山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F592.7;TP18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常文娟;熊元斌;;旅游公共服务水平评价及实证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5年17期
2 唐建兵;;森林公园综合体旅游规划探讨[J];福建林业科技;2015年01期
3 刘小燕;;泛旅游时代下旅游综合体发展与创新机制研究[J];理论月刊;2014年06期
4 王恩旭;;基于G1-熵值的智慧旅游城市建设水平评价模型及实证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2期
5 顾婷婷;严伟;;基于福利经济学视角的乡村休闲旅游综合体的开发模式研究[J];生态经济;2014年04期
6 李彪;赵瑾;;旅游综合体发展战略研究[J];新西部(理论版);2013年23期
7 冯学钢;吴文智;;旅游综合体的规划理性与结构艺术[J];旅游学刊;2013年09期
8 潘善环;;文化创意型旅游综合体开发理论模型研究[J];旅游论坛;2013年03期
9 李德明;朱生东;;城市旅游综合体发展模式与对策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2年12期
10 杨义;卜炜玮;;旅游地产概念辨析与探讨[J];中国科技信息;2012年24期
,本文编号:26510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26510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