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旅游管理论文 >

陈光甫的旅行社管理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07 00:06
【摘要】:中国旅行社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家旅行社,她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近代旅游业的诞生。陈光甫是中国旅行社的创始人,他早年留学美国,毕业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回国后于1915年创办上海商业储蓄银行。1923年,陈光甫成立上海银行旅行部,是为中国旅行社的前身。1927年6月,旅行部从上海银行体系中独立,易名为中国旅行社,是上海银行下属的全资子公司。该社不仅是中国第一家旅行社,也是民国时期唯一的大型旅游企业集团,其业务范围广阔,延伸至旅游产业六大要素——食、住、行、游、购、娱等各方面,本着服务社会的运营宗旨,在其存在的31年间为中国旅游事业的繁荣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本人利用翔实的原始材料,运用历史学和旅游学的研究方法,对陈光甫的旅行社经营管理思想进行深入探讨。文章的研究,力求为旅游史学的学科发展提供一些实质性成果,同时也有利于中国企业管理史的研究。 笔者把主体研究部分分为三大环节。第一部分主要为读者呈现出中国旅行社的发展轨迹,以时间顺序为轴对其存在历程进行较为详细的梳理。第二部分为本文的精髓,从最有代表性的五个方面来阐述陈光甫独特的旅游企业经营之道。首先是旅游企业最基本的行业性质,以服务为企业的立身之本,研究陈光甫是通过怎样的措施来提高中国旅行社的服务水平;其次是陈光甫的企业经营风格,稳中求变,在不影响企业根本的前提下,以创新的精神来达到旅行社的发展;再次是把员工作为企业的主人,通过卓有成效的人本主义管理提高员工的主人翁意识,使员工的个人价值实现和企业发展达到统一;第四,注重营销,通过多种方法来提高中国旅行社的知名度,打造企业品牌;第五,讲述陈光甫如何用敏感的市场洞察力和通过参与政治的手段来使企业得到发展。文章的第三大部分是对中国旅行社做出客观、历史的评价,她的存在不仅加快了中国旅游业的近代化历程,推动了早期中国旅游理论的研究,而且对现代中国旅游企业的经营管理有着宝贵价值。 在民国时期动荡的政治、经济环境下,中国旅行社存在期间颇受财务问题困扰,但陈光甫以公益的精神、用上海银行强大的金融实力作后盾,保障中国旅行社的巍然不倒,体现了一个民族企业家的爱国主义情操。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F592.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宇文;;中国金融与旅游事业的开创者[J];黄金时代;2010年05期

2 殷格非;;CSR的不知不觉与自知自觉?[J];WTO经济导刊;2011年08期

3 ;从“票号”到“银行”的风雨历程[J];新晋商;2009年05期

4 苏全有;赵倩倩;;对近代中国旅游史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4期

5 苏全有;赵倩倩;;对近代中国旅游史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1年09期

6 董红梅;;中国旅行社品牌战略的选择与实施[J];大众标准化;2002年12期

7 朱光明;;寻梦新西兰,体验100%纯净美景[J];风景名胜;2011年08期

8 叶檀;;为什么史玉柱成不了张公权[J];IT时代周刊;2011年18期

9 李晓雯;陈雪琼;;泉州出境旅游流空间行为模式研究[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宋玉蓉;;中国旅行社发展差异的空间特征分析[A];区域旅游:创新与转型——第十四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海南国际旅游岛大论坛论文集[C];2009年

2 李伟;马波;;旅行社业集中度研究述评[A];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的中国区域旅游开发研究——第十一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文选[C];2006年

3 ;第四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纪要[A];区域旅游开发的理论与实践[C];1994年

4 杜恂诚;;实业家与中国传统伦理[A];近代中国(第四辑)[C];1994年

5 周育民;;综观金融历史风云,把握市场经济脉动——《20世纪的上海金融》读后[A];近代中国(第十五辑)[C];2005年

6 宋晓轩;;20世纪30—40年代我国棉产改进工作《棉业月刊》介绍[A];中国棉花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7 蒂姆·赖特;慈鸿飞;;应付世界经济萧条:国民政府同中国工商业的关系(1932~1936)[A];近代中国(第六辑)[C];1996年

8 仇华飞;;20世纪30年代白银问题与中美关系[A];近代中国(第八辑)[C];1998年

9 许冠亭;;试析中美商会交往与中美战略关系的发展[A];2007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下)[C];2007年

10 张跃西;;我国旅行社管理体制改革与机制创新探讨[A];区域合作:旅游业转型和创新的平台——第十二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黄平;中国旅行社大力开发“足球旅游”[N];深圳商报;2000年

2 张大华;十万元起家的“中国摩根”[N];镇江日报;2008年

3 长沙大学旅游管理系 易伟新;中国旅行社早期营销策略论述[N];中国旅游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马力文;月光下,海峡那一边[N];中国旅游报;2009年

5 记者 陈娟;刘君会见香港中国旅行社考察团[N];桂林日报;2009年

6 采访人 田凤;重庆农民旅游市场有潜力[N];中国旅游报;2009年

7 刘子军 记者 席仲南;王爱文拜访香港中国旅行社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周来卫[N];伊春日报;2011年

8 张云中;中国旅行社格局剧变[N];国际商报;2011年

9 李锐;外资提前控股中国旅行社[N];中华工商时报;2003年

10 记者 陈镌娟 通讯员 叶明亮 柳伟伟;厦金航线成赴台游“黄金通道”[N];厦门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王专;陈光甫与中国近代旅游业[D];苏州大学;2009年

2 易伟新;近代中国第一家旅行社[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3 蒋慧;陈光甫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4 黄江华;服务·信用·创新——爱国银行家陈光甫之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5 张晨;长三角区域旅游合作机制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6年

6 任瀚;基于全球价值链理论的中国入境旅游业发展研究[D];河南大学;2007年

7 黄芳;中国第一本旅行类刊物[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艳青;陈光甫的旅行社管理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2 吴丽娜;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企业经营管理成功经验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3 蒋湘妮;试论中国旅行社经营管理[D];东华大学;2006年

4 韩国圣;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旅行社企业空间扩张模式的实证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5 金玲慧;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旅行社组织话语演变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6 马亮亮;旅游企业并购动因及模式分析[D];大连海事大学;2007年

7 曾明华;中国旅游业“走出去”战略与跨国经营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8 祝顺保;庐山旅游近代化研究(1895—1949)[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9 马华;北洋政府时期中国金融现代化研究[D];郑州大学;2007年

10 洪梅;中国旅行社产业集中度分析[D];湘潭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6520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26520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510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