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旅游管理论文 >

殷墟中小型房屋建筑遗存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16 00:31
【摘要】:本文在系统梳理相关考古材料的基础上,依据考古地层学、类型学、聚落考古等方法对殷墟中小型房屋建筑遗存展开研究。全文共分九章:第一章为绪论。首先对“殷墟及殷墟文化”、“中小型房屋建筑”、“时空范围”等相关概念进行界定与廓清,并对学术史进行简单的梳理,同时指出前人研究中所存在的不足,进而在此基础上提出本文的研究意义与研究方法。第二章为中小型房屋建筑遗存的发现与确认。据不完全统计,殷墟发现的房屋建筑遗存数量至少有611座,其中中小型房屋建筑遗存至少有392座。可分为洹北区(除洹北商城)、洹北商城区、洹南区、殷墟外围4个大的区域。第三章为房屋建筑遗存分类研究。依据平面形状可分为方形、圆形、不规则形和其它类型;依据房屋基础可分为夯土台基式建筑、地面建筑和地下建筑;依据墙体结构可分为夯土墙、木骨泥墙和坑穴式墙体;依据房屋面积可分为微型房屋、小型房屋和中型房屋。第四章为建造程序与技术研究。夯土台基式建筑和地面建筑的建筑程序主要分为三个大的步骤:一是开挖基槽,建房基、墙基;二是修建墙体;三是房址封顶。地下建筑的建筑程序主要可分为三个大的步骤:一是开挖地下部分;二是修建墙体;三是房址封顶。其中房屋建筑在建造过程中运用夯筑技术、墙体的建筑技术和地面及墙面的处理技术。第五章为建筑布局研究。此章分为外在布局和内在布局两个方面,其中外在布局主要指中小型房屋建筑遗存在殷都聚落中的位置及分布特点,内在布局主要指建筑群和单体建筑内部的布局方式。第六章为建筑功用与居民身份研究。依据建筑的不同功用可分为居址、手工业作坊、墓上建筑和其它。依据建筑的形制和规模,将建筑所代表的居民身份分为贵族与官僚、平民阶层和下层族众。第七章为中小型房屋建筑遗存的发展演变及特点研究。殷墟一期至四期中小型房屋建筑遗存的发展演变体现在建筑布局、建筑分类和建筑功用等各个方面,其发展演变具有连续性、稳定性、递进性和不平衡性等特点。第八章为中小型房屋建筑遗存所反映的社会生活分析。殷墟中小型房屋建筑遗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殷都的聚落发展、文化交流、等级观念和族群构成等。第九章为结语。对全文进行概括与总结。
【图文】:

房屋建筑,安阳殷墟,殷墟,房屋建筑


图 1-1 安阳殷墟与洹北商城位置示意图(引自《中国考古学·夏商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年)第二节 研究历史与研究现状自从殷墟 1928 年科学发掘以来,迄今已过 90 余年。此间,随着殷墟中小型房屋建筑遗存发现数量的增多,各类与其相关的研究也愈发增多,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可探讨之处。一 研究历史多年来,关于殷墟中小型房屋建筑遗存的研究,学界已经做了一些有益的工作,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涉及殷墟中小型房屋建筑遗存的综合性研究。如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① 何毓灵、岳洪彬:《洹北商城十年之回顾》,《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1 年第 12 期。

房屋建筑,平剖面,夯土,基址


东西长约 14 米,南北宽约 7 米,其上残余石础共 11告载其年代为殷墟后期。其二,位于基址一西部 74 米处0 余米,南北宽 4 米,版筑而成,上有残余石础 14 个,发现并确认的中小型房屋建筑遗存至少有 49 座,具体信1954 年间大司空村发现 3 座建筑基址。遗址一,夯土房4~6.4 米,宽 5.7~5.8 米。在夯土基址的东边中部,有的上面有卵石 6 块,排成长方形,形制很规律,应为作下边压有墓葬 3 座(M301、M302、M307);遗址二,形只是没有阶梯,压在 M311 的上面。长 7.4 米,宽 6.8 米,其中有 2 块被盗墓者扰乱,其余排列整齐;遗址三,地方,夯土长 3.5 米,宽 2.2 米。在夯土上有卵石 4 块上,方向与墓口方向相同②。 4~6 月大司空村东南发现夯土基址一;同年 10~12 月,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K87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之吉;姜楠;;工业建筑遗存的保护与再利用探讨[J];居业;2019年03期

2 余啸;卞洪滨;;基于企业发展的工业建筑遗存的改造更新[J];建筑与文化;2017年04期

3 余f ;;基于实证调查的衡阳市工业建筑遗存重构与本土文化资源整合研究[J];中外建筑;2016年10期

4 王丹;朴玉顺;;本钢一铁厂工业建筑遗存保护研究[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5 吴南;刘征;;产业建筑遗存保护改造类型研究[J];城市;2011年06期

6 金鑫;;西安工业建筑遗存评价探讨[J];人类文化遗产保护;2012年00期

7 张俊峰;王腾;;长春新民大街“满洲式”建筑遗存的保护与再利用[J];建筑与文化;2016年02期

8 ;南京市下关区政协编辑出版《下关民国建筑遗存与纪事》[J];江苏政协;2011年02期

9 张学锋;;论南京钟山南朝坛类建筑遗存的性质[J];文物;2006年04期

10 赵映清;;文物建筑保护与利用分析[J];文化学刊;2017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欧阳杰;;我国近代机场机库建筑遗存的保护与利用研究[A];《工业建筑》2015年增刊Ⅰ[C];2015年

2 朱永春;;福州琴江水师旗营建筑类型及制式研究[A];建筑历史与理论第九辑(2008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选辑)[C];2008年

3 胡彬彬;;湘南地区明清祠堂建筑遗存考查报告——以郴州汝城县域遗存为案[A];建筑历史与理论第九辑(2008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选辑)[C];2008年

4 王绚;侯鑫;;古代堡寨设防相关称谓概念考析[A];第十五届中国民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5 ;董耀会在碾子山金长城保护与利用研讨会开幕式上的讲话[A];中国长城博物馆(2015年合订本)[C];2015年

6 孙晓强;张文婷;;天津第一热电厂产业建筑遗存改造再利用初探[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沈e

本文编号:26658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266586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66d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