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别山天堂寨片区旅游扶贫的利益共享机制研究
【图文】:
图 1-1 技术路线图五 创新之处关注贫困居民的主体地位。我国的扶贫工作一直以来都是以政府自上而下的扶持点,注重“输血式”扶贫,无论是初始阶段的旅游扶贫还是现阶段的精准扶贫,都注点落在“扶”上,强调外界力量的作用,而对贫困地区自有价值的挖掘重视程度。本文认为扶贫工作应该把重点向利益主体倾斜,也即贫困居民自下而上的积极参
第三章 旅游扶贫的利益共享机制构建缘区的利益共享跨越了省级行政区域,以资源的整体性为基础展开互认同的价值理念。以平等、合作、共赢为引领和指导,促进不同由于地处不同的省份,,各省的发展政策、经济构成、社会文化习俗际边缘区旅游扶贫的实现需融合各方发展利益诉求,协调各参与要主体、利益相关者及利益客体的相互协作为基础和前提,确立共赢,明确利益共享的内容,将旅游资源、市场信息、管理机制和交通核心和主体,建立区域协同机构,构筑区域发展共同体,保证利益外力的共同作用、资源的有效利用、扶贫方式的有效发挥形成省际制。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F592.7;F323.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海全;覃安柳;;集中连片特困区金融扶贫成效、存在问题及政策建议——以广西滇桂黔石漠化区为例[J];区域金融研究;2015年12期
2 韩增林;李彬;张坤领;;中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及其空间格局分析[J];地理研究;2015年11期
3 李辉;;少数民族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模式探讨——遵义市武陵山片区扶贫攻坚情况研究[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04期
4 李达;赵英廷;王俊程;;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农民工生存状况实证分析——基于昭通市的调查[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2期
5 韩斌;;推进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精准扶贫初析——以滇黔桂石漠化片区为例[J];学术探索;2015年06期
6 叶俊;;基于社区参与的大别山旅游扶贫开发模式研究[J];湖北农业科学;2015年07期
7 沈茂英;;“连片特困区”扶贫问题研究综述与研究重点展望[J];四川林勘设计;2015年01期
8 李会琴;侯林春;杨树旺;J R Brent Ritchie;;国外旅游扶贫研究进展[J];人文地理;2015年01期
9 欧海燕;黄国勇;;自然地理环境贫困效应实证分析——基于空间贫困理论视角[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1期
10 丁建军;;中国11个集中连片特困区贫困程度比较研究——基于综合发展指数计算的视角[J];地理科学;2014年1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胡淑恒;区域生态补偿机制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5年
2 邓小海;旅游精准扶贫研究[D];云南大学;2015年
3 刘孝蓉;文化资本视角下的民族旅游村寨可持续发展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3年
4 张炜;欧盟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5 何影;利益共享的理念与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黎慧;新疆南疆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问题与对策研究[D];新疆大学;2017年
2 薛倍珍;旅游扶贫重点村农户参与旅游活动的影响因素研究[D];西北大学;2017年
3 李析力;重庆涪陵区乡村旅游精准扶贫模式比较研究[D];广西大学;2017年
4 李祥;我国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精准扶贫的模式比较及政策建议研究[D];广东海洋大学;2017年
5 李祥;旅游扶贫理论与实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7年
6 黄胤源;乡村旅游精准扶贫实践困境与路径选择[D];河南师范大学;2017年
7 叶佳佳;乡村徒步旅游核心利益相关者利益诉求及协调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7年
8 赵若楠;太行山地区的旅游精准扶贫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6年
9 李倩;秦巴连片特困区生态减贫模式及实现机制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4年
10 杨丽莎;当前我国利益共享理论及其实现路径研究[D];宁夏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6819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26819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