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旅游管理论文 >

秦巴山区熨斗古镇旅游开发规划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10 12:58
【摘要】:旅游业对于促进旅游地社会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对于地处秦巴山区拥有良好资源禀赋的古镇,旅游开发是实现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熨斗古镇地处秦巴山区腹地,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古镇旅游资源富集,但审视其旅游发展现状,存在开发混乱、主题形象缺失、市场供需脱节、支撑体系滞后等众多问题,通过对问题的梳理,整合开发思路,选择合理的开发模式,提出旅游开发规划策略,从而推动熨斗古镇的旅游发展,对秦巴山区类似古镇的旅游开发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首先,本文进行了基本概念解析、相关理论和文献的梳理、国内外优秀案例的研读;对熨斗古镇旅游发展现状进行梳理,构建基于旅游动力系统的熨斗古镇旅游发展现状评价指标体系,对指标的权重进行赋值,采用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评价指标的量化,得出熨斗古镇旅游发展现状总体得分,属于“中级”,并进行相关分析和问题总结。其次,对影响熨斗古镇旅游开发的各类要素进行整合,确定“古镇生态文旅融合型”的开发主题,提出熨斗古镇旅游开发的总体思路;根据开发思路及旅游开发动力机制的解析,构建4种动力型的旅游开发模式,尝试提出分阶段的动力型的开发模式选择策略;并指出实现开发思路及模式的关键路径。最后,基于上述的分析,通过古镇旅游核心的引领,协同产业、产品、空间、经营等多维度的发展,在保护控制策略的基础上,提出旅游产品开发策略、旅游空间布局策略、产业融合策略及开发运营策略四方面的策略,用于指导熨斗古镇的旅游开发。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F592.7
【图文】:

示意图,研究范围,示意图,旅游发展


研究范围示意图

流程图,技术路线,流程图,来源


技术路线流程图

周期曲线,旅游容量,旅游开发


图 2.1 旅游生命地周期曲线图片来源:根据资料绘制游生命地周期理论,根据旅游地旅游演化的 6 个阶段特征情况,为旅游开发提供参考和依据,同时也应认识到随着生命地周期理论的局限性,要因地制宜、因时而变,对旅的完善,从而延长熨斗古镇的旅游生命周期。承载力理论载力学界又称为旅游容量,即旅游地所能容纳的游客的容不同,又分为历史人文型的旅游地的旅游容量、生态环境类型,对上述类型旅游地的旅游活动提出一定的限制,目生态环境、保护历史文化遗存,避免无法挽回的破坏。同限制,也是对当地居民的保护,减少旅游开发活动对当地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江捷;邵源;宋家骅;;江南水乡古镇地区旅游交通组织模式研究[J];城市规划;2015年11期

2 钟士恩;章锦河;孙晋坤;;基于遗产保护与旅游发展综合评价的古镇型旅游目的地差异化发展路径研究——以江苏省为例[J];地理研究;2015年07期

3 吴骁骁;苏勤;姜辽;;旅游商业化影响下的古镇居住空间变迁研究——以周庄为例[J];旅游学刊;2015年07期

4 陈可石;卓想;;基于“4C+C”战略的古镇边缘区保护与开发设计[J];规划师;2015年07期

5 王建廷;黄莉;;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动力与动力机制[J];城市发展研究;2015年05期

6 吴彼爱;陈谷佳;;历史城镇的控制与开发——以广西北海市南康历史文化名镇为例[J];规划师;2015年05期

7 廖春花;明庆忠;;旅游开发与城市历史街区保护[J];城市问题;2015年04期

8 梁明珠;赵思佳;;文化导向的城市历史村镇更新模式比较研究——以广州市小洲村、黄埔古村、沙湾古镇为例[J];现代城市研究;2015年04期

9 张钧;;科学规划 保护传承 精心打造青木川特色文化旅游名镇[J];小城镇建设;2014年06期

10 陈可石;李静雅;朱胤琳;周庆;;文化景观视角下“四态合一”的古镇复兴方法与路径——以黔东南下司古镇概念性城市设计为例[J];规划师;2014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刘家明;刘爱利;陈田;;传统型山岳旅游地旅游产品创新研究——以黄山风景区为例[A];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第二届“海峡两岸休闲农业与观光旅游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胡于凝;;产业联动 多元共建[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厉建梅;文旅融合下文化遗产与旅游品牌建设研究[D];山东大学;2016年

2 王旭科;城市旅游发展动力机制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邹天yN;历史古镇的保护与微更新模式探索[D];北京交通大学;2017年

2 钱鸿;全域旅游发展动力机制研究及指标体系构建[D];南京师范大学;2017年

3 李书钧;成都市青白江区城厢古镇保护与开发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6年

4 张晶;青木川古镇空间特征及保护策略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5 兰婧娴;基于山水格局的陕南古镇空间形态与保护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6 李丹;山岳型风景旅游区空间结构规划模式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7 刘兰涛;台山市城市总体规划评估研究[D];兰州大学;2013年

8 宋丽娟;红色旅游动力机制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7489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27489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309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