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颉刚早期民俗学理论与实践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K89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晓进;;顾颉刚与谭慕愚[J];书屋;2011年06期
2 李巨川;;唯亭顾[J];江苏地方志;2011年03期
3 黄涛;;历史民俗与区域文化的交叉研究[J];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4 钟宜;陈远;;父亲钟敬文的晚年岁月[J];名人传记(上半月);2011年07期
5 汪修荣;;民国教授往事(下)[J];时代文学(上半月);2011年06期
6 乔治忠;时培磊;;中日两国历史学疑古思潮的比较[J];齐鲁学刊;2011年04期
7 乐朋;;用手读书[J];思维与智慧;2011年04期
8 伊人;;对顾颉刚我心怀敬意[J];编辑学刊;2011年04期
9 陈元胜;;《鲁迅全集》(2005年版)注释辨说(下)[J];鲁迅研究月刊;2011年08期
10 周书灿;;戎夏一源说续论[J];中州学刊;201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党明德;;我与民俗学会[A];“当代民俗文化的传承保护与开发”学术研讨会暨山东省民俗学会成立20周年纪念座谈会论文集[C];2007年
2 赵建民;;谐天行健志高远——写在山东省民俗学会二十周年妼庆之际[A];“当代民俗文化的传承保护与开发”学术研讨会暨山东省民俗学会成立20周年纪念座谈会论文集[C];2007年
3 乔方辉;;我与山东省民俗学会——纪念山东省民俗学会成立20周年[A];“当代民俗文化的传承保护与开发”学术研讨会暨山东省民俗学会成立20周年纪念座谈会论文集[C];2007年
4 郭泮溪;;洋溢着学术友情的20年——山东省民俗学会20年侧记[A];“当代民俗文化的传承保护与开发”学术研讨会暨山东省民俗学会成立20周年纪念座谈会论文集[C];2007年
5 松尾幸子;陈秋帆;;德国民俗学的发展和现状[A];域外民俗学鉴要[C];2005年
6 张余;;向世界敞开心扉——钟敬文与民间故事比较研究[A];纪念钟敬文诞辰一百年座谈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7 ;成长在山东省民俗学会的大家庭里[A];“当代民俗文化的传承保护与开发”学术研讨会暨山东省民俗学会成立20周年纪念座谈会论文集[C];2007年
8 田传江;;我与山东省民俗学会[A];“当代民俗文化的传承保护与开发”学术研讨会暨山东省民俗学会成立20周年纪念座谈会论文集[C];2007年
9 直江广治;陈秋帆;;中国民俗学的发展[A];域外民俗学鉴要[C];2005年
10 高建军;;我与学会同仁们[A];“当代民俗文化的传承保护与开发”学术研讨会暨山东省民俗学会成立20周年纪念座谈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勤奋为学 终身以之[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年
2 散木;顾颉刚的委屈[N];北京日报;2008年
3 记者 张芹 实习生 胡蓉;市民俗学会年会召开[N];连云港日报;2008年
4 王海 记者 李江敏;中国民俗学会2009年年会在昌举行[N];南昌日报;2009年
5 曾江;学者热议顾颉刚研究新趋势[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6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教师 唐小兵;矛盾体:五四之子顾颉刚[N];东方早报;2011年
7 顾潮;《顾颉刚全集》:一波三折的出版历程[N];中华读书报;2011年
8 通讯员 王萍;云南省民俗学会成立[N];云南日报;2011年
9 李有智;鲁迅和顾颉刚的是与非[N];中华读书报;2011年
10 记者项江涛;中美民俗学会 共促专业发展[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传;华南学派探渊[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2 黄海烈;顾颉刚“古史层累说”初探[D];吉林大学;2007年
3 章原;古史辨《诗经》学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4 卢毅;“整理国故运动”与中国现代学术转型[D];北京师范大学;2003年
5 彭国良;顾颉刚史学思想的认识论解析[D];山东大学;2007年
6 李扬眉;方法论视野中的“古史辨”派[D];山东大学;2005年
7 谢进东;现代性与20世纪中国的历史学解释模式[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斯满红;古史辨派易学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9 郭小英;中国现代学术性自传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10 董恩强;新考据学派:学术与思想(1919—1949)[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廖尚可;顾颉刚早期民俗学理论与实践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2 王传;国立中山大学语言历史学研究所初探[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3 黄正术;重新审视顾颉刚的古史“层累说”[D];苏州大学;2004年
4 茅正圆;回归民俗的生活世界[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赵龙;论新时期民俗学的发展阶段[D];山东大学;2007年
6 曲文雍;《禹贡》半月刊作者群的中华民族观[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7 倪平英;相似外表下的不同内核[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尹燕;《禹贡》半月刊的学术世界[D];山东大学;2008年
9 石中琪;顾颉刚与新红学[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年
10 白宪娟;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诗经》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7490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27490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