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寿国家森林公园规划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林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F592.7
【图文】:
图4一1周边景点分布(图片来源:作者调研)交通情况着2006年高速公路的开通,大大缩短了距飞机场、火车站的车程,长的区位优势将更加优越,车行经ZH国道或同三高速公路到宾西,转长
背阴l_IJ景区:一长寿山北侧是背阴山景区,其I’ll」植物种植镇密,多以松杉柏等常绿树科,为主,景区以奇峰异石为主,石头多以沉积岩为主,形状各异,与山体衔接自然。图4一3承相座图4一尖位r山峰(图片来源:作者自摄)图4一5背阴山(图片来源:们者白摄)(图片来源:作者白摄)4.2.2水系资源长寿国家森林公园水资源丰富,水系依山而筑,与长寿山体相呼应,形成良好的视觉效果,冬季水体结冰,在浓密的山林里增添了一些晶莹剔透,美不胜收,其中主要水源有:小二龙湖:此湖位于新增面积中57林班张家屯附近,为人工湖,是由山泉、小溪汇集而成,总面积5.6万平方米,蓄水量约22.4万立方米,平均水深约4m,湖水湛蓝清澈
图4一6园内溪流(图片来源:作者白摄)图4一7小二龙湖图4一8小二龙湖(图片来源:网络资源)(图片来源:网络资源)4.2.3动植物资源4.2.3.1动物资源长寿森林公园动物资源丰富,是野生动物保护园区,园内设有黑龙江省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园内的动物资源主要有:极北小貌,极北小鱿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也是我园重点保护对象之一,它的栖息地在我园新增面积69林班内的那井泉旁的湿地里,多隐伏在草丛下或泥土洞穴中,在生殖期进入静水中,每年4一5月分产卵,经保护现有50余尾,另外,园内还有黄鹏、腊子、太平、飞龙、山鸡等鸟类。还有刺猖、松鼠、野兔、野生马鹿、狼子、狐狸等众多野兽。4.2.3.2植物资源森林植被景观长寿森林公园山地相对高差约200m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梁定栽;曾庆东;;森林公园的稳定性与可持续发展研究[J];热带林业;2011年02期
2 ;短讯[J];黄金时代;2009年01期
3 耿继斌;;龙凤山森林公园旅游环境分析与发展策略[J];林业科技;2011年04期
4 ;广西莲花山森林公园[J];广西林业;2011年07期
5 野泉;;全民的钱就随便花吗?[J];当代工人;2011年10期
6 楚翌;;西部新农村—祥峪 巍巍秦岭作证 涛涛渭水传扬[J];新西部;2011年09期
7 黄尤优;;瓦屋山森林公园生态旅游开发的SWOT分析[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8 吴江;;哪些“高端人才”会被“豪华会所”吸引[J];人才资源开发;2011年07期
9 熊飞;蔚芝炳;;新建森林公园总体规划探讨——以安徽龙窝寺省级森林公园为例[J];绿色科技;2011年08期
10 张淑琼;;基于RMP分析的龙岩东肖森林公园旅游开发研究[J];四川林勘设计;201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赵晔;;森林公园总体规划编制方法研究——以北京市八达岭森林公园总体规划为例[A];规划50年——200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2 余勇;李梅;胡庭兴;王景燕;;“3S”技术在森林公园环境动态监测中的应用[A];2004·中国·武汉生态旅游论坛论文集[C];2004年
3 张新波;;加快森林旅游发展 做大绿色生态产业[A];浙江省第二届林业科技周科技与林业产业论文集[C];2005年
4 陈于尧;;论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区旅游开发与可持续发展[A];区域旅游开发与崂山风景区可持续发展[C];1999年
5 罗小荷;;关于江西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和自然保护区在生态文化建设中的思考[A];第二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S3 森林经理与林业信息化的新使命论文集[C];2009年
6 李安萍;高晋华;;太原森林公园的土壤动物多样性[A];中国动物学会北方七省市动物学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黄凯;李静;;北宫森林公园门票价格浅析[A];第二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S13 城市森林建设理论与技术论文集[C];2009年
8 陈贵松;陈建成;;森林公园与社区和谐发展机制探究[A];中国林业技术经济理论与实践(2008)[C];2008年
9 黄石德;潘辉;叶功富;蔡燕徽;洪志猛;;林窗干扰对森林公园土壤碳排放的影响[A];第二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S13 城市森林建设理论与技术论文集[C];2009年
10 侯碧清;彭锋;李进;李斌;马红岩;邱建丽;;基于功能多样性的系统整合化的总规修编——石门国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修编研究[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一卷)[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朱建华;天竺山森林公园总规通过省评[N];商洛日报;2009年
2 张荣怀;《龙凤山森林公园总体规划》通过评审[N];毕节日报;2008年
3 张红梅;森林公园发展问题亟待解决[N];中国绿色时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王丽艳;让百姓爱上森林公园[N];青岛日报;2009年
5 记者 宋鹏霞 实习生 杨群;共青森林公园:国家级[N];解放日报;2006年
6 陈建平;庵山省级森林公园进行总体规划[N];闽北日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张红梅 本报通讯员 蔡福水;龙湖山森林公园:生态演化过程的完美展现[N];中国绿色时报;2011年
8 吴志勇 曲宏;本市森林公园达4.1万公顷[N];北京日报;2004年
9 岳树民 韩立林 刘环宇;辽河源国家森林公园旅游渐入佳境[N];承德日报;2005年
10 本报记者 顾海洋;去森林公园 好难[N];贵阳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贵松;森林公园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2 张红;江西森林公园旅游产业发展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3 白翠玲;森林公园旅游品牌塑造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2年
4 于航;森林公园型自然保护区生态功能与价值分析[D];吉林大学;2008年
5 闫金亮;中国森林公园旅游营销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6 张健华;森林公园游客违章行为及其管理策略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8年
7 徐立新;森林旅游产品品牌管理问题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7年
8 穆彪;贵州森林生态旅游资源分类、综合评价及开发模式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9 钱能志;遵义市城区城市森林结构与生态功能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5年
10 谭红杨;生态旅游的公益性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天舒;城郊型森林公园景观资源评价及规划设计探讨[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2 杭丽;结合森林公园资源开发旅游产品的初探[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3 高春亮;森林公园旅游开发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4 廖圣晓;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植物管理及信息系统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5 周英;均福山森林公园资源质量评价与开发对策研究[D];江西农业大学;2011年
6 乔丽芳;南方山地型森林公园的自然—生态化营建与更新研究[D];中南林学院;2004年
7 吴妍;GIS技术在森林公园评价及规划中的应用[D];东北林业大学;2004年
8 李铁男;黑龙江省森林公园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4年
9 傅晶;黑龙江省森林公园产业化经营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3年
10 李铁英;中国森林公园资源保护法治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7517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27517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