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旅游管理论文 >

大理市民宿客栈集群形成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12 12:11
【摘要】: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对旅游住宿的需求越来越大。民宿客栈作为一种非标准化住宿,因其体量小,个性明显,文化特色鲜明,具有人情味等受到游客的青睐。大理市民宿客栈起步较早,目前规模,数量也领先于国内大部分地区,大量的民宿客栈集聚在大理古城、双廊、才村、洱海沿线等地,大理市民宿客栈集群化发展的现象开始出现,民宿客栈集群已经形成。民宿客栈在大理市异军突起,使其成为大理市旅游的新名片,民宿客栈集群是一道靓丽的风景,是大理市旅游吸引物之一。为此,本文通过大理市民宿客栈集群的研究,探索其形成机制,为民宿客栈集群的研究提供理论指导,促进大理市民宿客栈集群更好的形成。在本文的研究中,首先通过文献研究方法,对产业集群和民宿客栈集群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简要评述,对产业集群、产业集群形成机制国内外的研究情况进行梳理。接着对国内民宿客栈集群的研究文献进行整理概述,分析当前研究进展和研究动态。其次,结合大理市民宿客栈实际情况,进行实地走访调研、访谈,通过调研访谈的相关内容,进行问卷内容的设计、修改。再次,进行问卷的发放,回收,对回收问卷进行有效问卷的选择和无效问卷的剔除。接着通过SPSS25对问卷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得到资源、创新、市场、政策、生态环境、区位七大条件是大理市民宿客栈形成的主要动力因素,对这七项因素进行归类,从基础机制、保障机制和创新机制三方面对大理市民宿客栈集群形成机制进行分析阐释,最后针对大理市民宿客栈集群问题进行分析,并为促进大理市民宿客栈集群科学化发展提出意见。
【学位授予单位】:大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F592.7;F719.2
【图文】:

客栈,文献检索,产业集群


(三)国内产业集群研究综述小结国内学者在对产业集群的相关研究中,涵盖制造业、服务业及互联网等多行业,研究领域广泛。究内容包含了集群的发展、产业集群的风险研究、障碍研究和集群测度的研究及集群形成的研究,研究方法主要包含文献法、模型法、定量分析以及案例实证分析等方法,研究相对全面。国内学者在对产业集群形成机制的研究中,产业集群的形成机制是多方面的因素。政府作用、区位条件、市场因素、交易成本和知识外溢等都是影响产业集群形成的因素;除形成的因素多样性以外,学者们在运用的理论也不尽相同,但最后都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产业集群的形成机制。三、民宿客栈集群的研究进展民宿客栈作为住宿业的一种形式,民宿客栈集群的发展有利于促进住宿行业的发展,增强住宿行业的发展水平,随着民宿客栈的发展,学术界开始对民宿客栈集群。笔者通过在 CNKI 上输入民宿客栈产业集群,通过解锁,得到目前对于民宿客栈产业集群相关的研究文献仅有 13 篇,研究比较少见,且在对民宿客栈集群相关的研究出现在 2016 年。

客栈,大理市,集聚区,带状


第三章 大理市民宿客栈集群基本概述来,双廊民宿客栈发展迅猛,在 2010 年,双廊廊民宿客栈已超过 400 家,是大理市民宿客栈虽然发展相对较晚,且缓慢,但是随着近年来大栈逐步发展起来,目前数量正在不断增加,形成镇民宿客栈虽然发展相对较晚,且缓慢,但是随古镇民宿客栈逐步发展起来,目前数量正在不断区。古城、古镇因有能够集聚大理的游客,且相古城古镇为中心点的民宿客栈集群。

大理市,中国西南,沿海地区,客栈


图 4.3 大理市主要交通线路西南边陲,交通与发达的沿海地区相比,还存在不对的优势,具备良好的旅游运送能力。除了入境铁内交通基础设施相对完善,如洱海东西两侧都修有全部覆盖。良好的交通通达性对民宿客栈的发展提群形成的基础机制。、民情民族集聚地区,区域内集聚了大量的少数民族,众元的民族文化。各少数民族文化特点鲜明、形态各相互包容的局面。除了民族文化而外,大理市是大南诏国的都城,曾经是云南省经济文化、政治中心为旅游发展的重要载体,也是民宿客栈重要的组成的打造;民情是影响民宿客栈经营的重要因素,是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曾亿武;邱东茂;沈逸婷;郭红东;;淘宝村形成过程研究:以东风村和军埔村为例[J];经济地理;2015年12期

2 李淑鑫;;产业集群影响因素及形成机制研究[J];商;2015年26期

3 廖凌睿;;创新型产业集群的形成机制研究[J];知识经济;2015年09期

4 刘伟龙;吴淑乔;;IT产业集群的形成机制研究[J];知识经济;2015年06期

5 于丽卫;冯小翠;田旭;;农村籍大学生回乡创业行为研究——基于推拉理论和资源禀赋理论视角[J];农场经济管理;2015年01期

6 王香花;张伟婷;苏彩平;;山西省农业产业集群的测度[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6期

7 董子铭;刘天军;;休闲农业产业集群动力机制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14年02期

8 董庚;;产业集群形成机制文献述评[J];商业时代;2013年36期

9 宫秀芬;;基于历史视角的我国产业集群形成机制[J];商业时代;2013年28期

10 刘明广;李高扬;;区域产业集群的演化模型及仿真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2年2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何琼;我国农机产业集群演化机制与可持续发展路径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7年

2 杜炜;中国珠宝产业集群形成影响因素及演化机理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6年

3 黄天蔚;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形成机理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4年

4 殷广卫;新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集聚机制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雪微;传统村落民宿旅游者选择意向的影响因素研究[D];东华理工大学;2018年

2 汪婵娟;黟县古村落民宿村发展模式研究[D];南昌大学;2018年

3 赵雅萍;湖州市民宿空间集聚及发展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8年

4 于音迪;山东省博兴县湾头村草编产业集群形成机制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8年

5 肖慧;大城市中心区软件产业集群的演变机制研究[D];广州大学;2017年

6 彭鹏;上海会展产业集群与影响因素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7年

7 牛云霞;京津冀蔬菜产业集群发展机制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7年

8 周洲;内生型产业集群演化机制及生命周期[D];浙江大学;2017年

9 陈善士;三亚休闲农业集群化成长机制研究[D];湘潭大学;2016年

10 张雪露;广西胶合板产业集群形成与发展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7519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27519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c8d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