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符号感知的武山县旅游形象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F592.7
【图文】:
图 4-1 武山县到访游客次数统计-1 所示,第一次旅游的游客占到 44%,第二次旅游的游客占到游的游客占到 35.8%,从数据来看第一次到访与四次及以上到体旅游者中的八成,说明武山县旅游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另一
图 4-2 旅游者实地感知样本统计图-2 中可以看出,31.6%的被调查者表示一般,30.3%的被调查者调查者表示很满意,说明旅游者对武山县实地符号的感知总体之间。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丹彤;;基于符号理论的旅游目的地品牌形象形成机理——以云南香格里拉为例[J];林业建设;2015年06期
2 徐小波;赵磊;刘滨谊;吴必虎;钟栎娜;;中国旅游城市形象感知特征与分异[J];地理研究;2015年07期
3 刘欣月;晏鲤波;;中外旅游符号学研究综述[J];旅游论坛;2015年01期
4 张珍珍;李君轶;;旅游形象研究中问卷调查和网络文本数据的对比——以西安旅游形象感知研究为例[J];旅游科学;2014年06期
5 彭丹;;旅游符号学的理论述评和研究内容[J];旅游科学;2014年05期
6 屈册;;基于网络文本分析的旅游世界建构对比研究——以平遥古城为例[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4年03期
7 丁雨莲;赵媛;;文化旅游吸引物表征符号理论体系的探讨[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11年05期
8 张高军;李君轶;张柳;;华山风景区旅游形象感知研究——基于游客网络日志的文本分析[J];旅游科学;2011年04期
9 罗秋菊;杨云露;;游客对2010年广州亚运会影响城市旅游形象的感知研究——基于事件举办前视角[J];热带地理;2010年05期
10 马秋芳;孙根年;;基于符号学的秦俑馆名牌景点形成研究[J];旅游学刊;2009年08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程金龙;城市旅游形象感知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2 贾英;基于符号学理论的旅游景区品牌塑造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罗俊;符号学视野下的舟山乡村特色旅游产品研发[D];浙江海洋大学;2016年
2 卢芳芳;基于内容分析法的国内外游客对上海旅游形象感知的比较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6年
3 龙南慧;基于符号学视角的旅游地品牌形象构建研究[D];重庆大学;2016年
4 高凡;基于符号理论的河南省旅游形象感知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5年
5 刘欢;符号视角下沈阳市旅游形象的游客感知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4年
6 高红旗;基于符号感知的婺源旅游形象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3年
7 易晓诗;湖北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及其与游客满意度之间的关系[D];武汉科技大学;2012年
8 左薇薇;基于符号感知的上海都市旅游形象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9 谷利;基于到访游客感知分析的保定旅游形象研究[D];云南大学;2010年
10 李昭;欧美游客湖南省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7779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27779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