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旅游管理论文 >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哈尔滨市环城游憩带综合评价及提升路径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19 17:28
【摘要】:为应对城镇化过程中的资源环境冲击,城乡差距拉大等负面问题,统筹城乡发展,中国选择了新型城镇化道路。新型城镇化不追求城市人口比例增加、规模扩张,而要追求城乡在产业支撑、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可持续和统筹发展。而环城游憩带,是新型城镇化发展最有效率的区域。环城游憩带是以游憩资源为依托,介于城乡之间的特殊景观地带发展起来的游憩空间形式,是一个较开放的城乡互动空间。在哈尔滨市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环城游憩带开发建设可加速各经济、文化、资源等在城乡之间流动,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就地城镇化。环城游憩带模式可成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新模式。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文章以新型城镇化试点哈尔滨市为研究对象,分析哈尔滨环城游憩带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并针对现存问题提出优化策略。本文第一部分是关于哈尔滨市环城游憩带研究背景介绍及环城游憩带的国内外研究进展综述。第二部分分别对新型城镇化和环城游憩带理论梳理总结。第三部分简介研究区域、研究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应用。第四部分中,首先进行哈尔滨市旅游总体情况介绍;然后基于POI数据,分别通过定性评价、定量分析方法,对哈尔滨市环城游憩带内游憩资源定性分类分析,借助Arc GIS空间分析,对游憩资源数量、空间分布进行测算;其次,基于问卷调查数据进行游憩市场分析;最后,基于游憩者感知分析测算环城游憩带发展成熟度,通过成熟度评价将哈尔滨市环城游憩带划分为四大区带。第五部分为基于新型城镇化这一大发展背景提出哈尔滨市环城游憩带发展意见;最后一部分为全文结论与未来可能研究方向。本文得出的主要结论有:哈尔滨游憩资源数量丰富,种类众多,且各类游憩资源从空间格局看呈现“内密外疏”特征;现状哈尔滨市环城游憩带圈层结构为:以哈尔滨市火车站为圆心,依次是成熟核心区(0-25km),较成熟的内环城游憩带(26-100km),较不成熟的中环城游憩带(101-200km),不成熟的外环城游憩带(200km范围之外地区);针对不同区域发展存在的差异化问题,从规划、政策、产业、人才服务等方面提出建议,以期哈尔滨市环城游憩带实现优化发展。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F592.7
【图文】:

城镇化发展,哈尔滨,城镇化


城市内部土地紧缺,郊区可达性提高,部分郊区已成游憩重要空间。在软实力上,将体育、艺术、技术相结合推城市文化繁荣;通过游憩活动交流,促进城乡一体化规划及完善实施将是“城市病”的有效解决方式,实现新型城镇化是我国东北亚及对俄合作中心城市,东北区域性中心地、国际冰雪文化名城。哈尔滨市作为新型城镇化综合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拓宽城镇就业渠道,增强城镇综合承载能力,成为“以人为本”城镇化工作的重中之建“一核、一带、三组团、双枢纽”协调发展新格局,建要承载区、东北地区新的经济增长极、老工业基地转型化旅游聚集区[6]。《哈尔滨市新型城镇化总体规划(201到 2030 年把哈尔滨打造成“一心一圈,三群四廊”的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 75%,常住人口规模约 1250 ,培育三大城市组群。

示意图,带空间,区位,示意图


图 1-2 环城游憩带空间区位示意图满足城市居民多样化游憩需求,丰富游憩活动类型,很多大城市纷憩带的规划设计:如珠三角地区、武汉市等在城郊地区发展主题公提出要构建三大圈,即“中心城区观光商务娱乐游憩圈”、“近郊游憩圈”和“远郊山地长城文化及自然观光度假旅游圈”[32];广珠江水上走廊和黄金纽带区位优势,拟建珠江画廊、珠江啤酒文化,将沿岸优势资源串珠成链,建设高品质生态文化“环城水上游憩提出“一心、一轴、一带、四区、全城”发展布局,正在通过加强以花圃、科研植物园等为主的生产绿地建设,构建独具特色的环城绿带城游憩带学术研究方面,主要在游憩者行为偏好、游憩产品开发及憩地空间布局演化等方面。(1)在游憩者行为偏好方面:党宁等游憩行为结构方程模型,发现市民近城游憩态度与近城游憩意向存[36];袁晖基于抽样调查,通过 SWOT 分析法对环城游憩带开发战析基础上提出发展建议[37];张红通过观察和抽样调查,对西安市体现状进行分析,并阐述影响环城游憩带形成与发展的因素[38];

绿带,伦敦


图 2-1 伦敦绿带②creational BeltAround Cities, ReBAM),01 年提出的的“大城市环城游憩带(Rec”理论,是城市旅游的扩展。吴必虎将当数量的外来旅游者参与的游憩活动和支[30]。除部分发生于城市内部空间,更多、处于近郊乡镇景观之中,与中心城市乐、教育等不同功能的土地利用构成的、地形特征、游憩点布局等方面的差异,等。环城游憩带发展规划在目前城乡一体也在纷纷借鉴。具体分类如下(表 2-1)表 2-1 不同视角下环城游憩带分类类型 分类依据 城市环城游憩带平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盛夏;庞瑞秋;;哈尔滨市环城游憩带现状成熟度实证研究[J];度假旅游;2019年04期

2 于英丽;;长春市环城游憩带的发展对策研究[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7年10期

3 党宁;吴必虎;俞沁慧;;1970—2015年上海环城游憩带时空演变与动力机制研究[J];旅游学刊;2017年11期

4 肖云忠;李师;;以“环城游憩带”建设促进乡村旅游发展[J];中国乡镇企业;2014年05期

5 黄金玲;赵欣;;哈尔滨环城游憩带发展现状浅析[J];知识经济;2011年11期

6 陶婷芳;张芸;;上海新“三城七镇”发展环城游憩带特色旅游的思考[J];上海商业;2009年03期

7 胡庸;;发展环城游憩带的市场分析——以长沙市为例[J];中外企业家;2008年04期

8 乔海燕;;城市化发展对环城游憩带影响的分析——以上海市为例[J];兰州商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9 阳国亮;乔海燕;;桂林旅游空间结构的新型态:环城游憩带[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10 鲍富元;;城乡和谐型环城游憩带的构建分析——基于共生理论的探讨[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2008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王伟;;低碳经济背景下环城游憩带创新系统模型及其运行机理研究[A];第四届中部地区商业经济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祁秋寅;张捷;王同坤;;滨江城市环城游憩带空间结构特征分析——以南京为例[A];江苏省旅游发展30年学术论坛暨江苏省旅游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赖志颖;;基于城乡统筹视角下的环城游憩带规划策略研究——以银川市兴庆区环城游憩带规划为例[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4-风景旅游规划)[C];2013年

4 何雨;刘顺伶;;基于城乡旅游统筹发展的上海城郊旅游发展模式探讨[A];区域合作:旅游业转型和创新的平台——第十二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巅峰智业 冯翠 代晓松;乡村旅游发展的五个规律[N];中国旅游报;2017年

2 全媒体记者 康冀楠 刘洋;元宵节旅游井喷的背后[N];开封日报;2017年

3 华东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部 党宁;如何更好地打造环城游憩带[N];解放日报;2017年

4 叶文 张敏 张一恒;加快环城游憩带建设 促进和谐社会构建[N];光明日报;2006年

5 记者 孙展;市环城游憩带总体规划评审会议召开[N];菏泽日报;2011年

6 实习记者 丁影;涪城区乡村旅游环城游憩带初步形成[N];绵阳日报;2008年

7 王小萍;郑州:民俗游搅热春节黄金周[N];河南日报;2008年

8 蔡伟杰 竺志军 钱树伟;宁波江北区全力打造 环城游憩带先行区和都市休闲农业集聚区[N];江南游报;2011年

9 郭旗;山东打造高端乡村旅游目的地[N];中国旅游报;2015年

10 记者 成燕;精心烹制“旅游大餐”[N];郑州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舒小林;旅游业对我国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的影响研究[D];中央财经大学;2015年

2 孙奎利;天津市绿道系统规划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3 李强;旅游城镇化发展模式与机制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盛夏;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哈尔滨市环城游憩带综合评价及提升路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9年

2 李娜妮;长沙市环城游憩带成熟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7年

3 杨殷迪;昆明市近郊环城游憩带内第二居所的发展研究[D];西南林业大学;2011年

4 胡浩;中小城市环城游憩地研究[D];延边大学;2011年

5 段云国;重庆市远郊区乡村旅游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6 申瑞瑞;环城游憩带时空格局演化研究[D];湘潭大学;2015年

7 郑文;城镇化与环城游憩带互动关系研究[D];新疆大学;2012年

8 曹柳;株洲市民环城游憩行为及满意度调查[D];湖南师范大学;2014年

9 郭璇;山东省环城游憩旅游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10 王伟;环城游憩带成长模式及创新系统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79736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279736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730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