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旅游发展为动力的旧城改造
发布时间:2020-08-20 07:25
【摘要】: 我国许多城市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传统,它们延续至今形成了丰富的城市遗产和鲜明的城市个性。在“体验经济”的时代中,这些历史文化资源成为推动城市发展的文化资本。旧城拥有大量的旅游资源、发达的交通基础设施和大量集中的人口,具有发展旅游业的有利条件,而依托旧城历史遗产的旅游开发,为城市遗产保护提供资金支持并使其发挥应有的价值,带动旧城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就业机会,促进经济增长和物质环境改善,是旧城发展的需要。旅游成为推动当前旧城改造的动力之一,并在经济效益与产业发展、社会效应与城市形象、历史传承与文化诠释、物质建设与使用需求等方面产生了正反两方面的影响。 本文以旅游为切入点研究旧城改造,在充分认识旅游作为旧城改造动力的成因、影响和特征的基础之上,将旅游纳入基于“时空特征”和“改造要素”的理论框架,是对现有旧城改造理论研究的一种拓展与突破。在此基础之上,系统全面地反思当前旧城改造中旅游动力效应的两面性,指出以旅游发展为动力的旧城改造在功能结构、空间形态、文化景观和交通体系等四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优化策略,对合理利用历史资源推动旧城改造的实践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各章主要内容如下: 第1章绪论,在介绍了研究背景、相关概念和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提出研究的核心问题:如何协调旅游与旧城发展?明确从旅游的视角切入研究旧城改造,界定研究对象为旧城旅游化地段,并阐明了研究方法、研究意义、论文框架和主要创新点。 第2章从当前我国旧城改造的现存问题入手,对比二战后国外旧城改造的经验与教训,分析了旧城改造旅游动力的成因及其影响,归纳出旅游动力的主要特征,并在此基础之上,拟定研究的指导原则,建构论文的研究框架。 第3章对以旅游发展为动力的旧城改造在时空维度上展开深入剖析。空间层面,分析了旧城中心区空间演变与旅游发展、旧城旅游空间的分布、旧城旅游化地段内部空间结构;时间层面,分析了历史的传承和演变、旅游化地段的生命周期、空间使用的季节性特征。 第4章、第5章、第6章和第7章按照“特征—原则—模式—策略”的研究思路,分别对以旅游发展为动力的旧城改造的功能结构、空间形态、文化景观和交通体系四个主要因素展开深入剖析。第4章在分析了旧城旅游化地段功能结构特征的基础之上,提出了旧城旅游化地段功能改造的原则,并重点研究功能延续、功能叠加和功能置换三种基本模式的特点和现存问题,提出针对性的优化策略。第5章在总结旧城旅游化地段空间形态总体特征的基础之上,提出了旧城旅游化地段空间形态改造的基本原则,针对点、线、面三种空间形态的特征、分类和现存问题,提出具体的优化策略,并指出三种空间形态之间的区别与联系。第6章总结了旅游文化景观的总体特征,提出了旧城旅游化地段文化景观改造的基本原则,重点研究现状保存、传统演绎和新旧并置三种改造方式的特征及现存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优化策略。第7章在总结了旧城旅游交通总体特征的基础之上,提出了旧城旅游化地段交通改造的基本原则,重点研究旅游化地段外部交通、内部交通以及内外交通衔接三个层面的特征和现存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优化策略。 第8章是对以上各章的综合,归纳出了以旅游发展为动力的旧城改造的现存问题与优化策略,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以旅游发展为动力的旧城改造的整合策略,并对工程实例进行分析和评价。
【学位授予单位】:华南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F592;TU984.114
【图文】:
的[2]护政策经历了一个“从早期简单化的注重限与整合的演变过程”,“这种转变的关键在于”[3]。在这一过程中,旅游发展成为推动旧进旧城改造计划发展作用的做法第一次在美后来欧洲的工业城市也开始大量模仿这样的业城市,如英国伯明翰世纪广场改造等。20个主要原因:其一,这些城市都经历过反工图 1-1 广州旧城中心区现状来源:自摄
居民和游客的人口数量和类型都较多,以旅游发展为动力的旧城改造牵扯到的相关因素和利益都比较全面,有利于本研究的深入进行。论文在时间、空间和要素三个维度上界定研究范围(图 1-2)。空间方面,关注旧城中心区空间演变和旅游发展、旧城旅游空间的分布特征以及旅游化地段内部的空间结构三个层面;时间方面,关注历史的传承和演变、旅游化地段的生命周期以及空间使用的季节性特征三个层面;要素方面,关注影响以旅游发展为动力的旧城改造的四个主要因素,即功能结构、空间形态、文化景观和交通体系。其中,时空层级是旧城旅游化地段的外在规定性,改造要素是旧城旅游化地段的内在规定性,它们相辅相成,不可分割,共同构成了研究的理论框架。在案例的选取方面,立足我国经济比较发达的前沿城市——广州。广州又是一个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其旧城改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在此基础上,与国内外类似城市的案例展开横向的比较研究,以期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和推广意义。
第一章 绪论组织、经营和影响评估,后者包括国际/国家/区域、城市、地区和地点[1]。作者既考察了组成研究框架的各个要素,更强调了框架系统的横向和纵向的联系性,前者指在同一空间尺度下将不同的主题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考察,后者指跨越两个或者更多的空间尺度对同一个主题进行考察。该理论框架改变了以往城市旅游研究相关内容之间缺乏联系性的状况,突出了城市旅游系统研究的整体性和关联性,对当前的城市旅游研究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影响主题
本文编号:2797696
【学位授予单位】:华南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F592;TU984.114
【图文】:
的[2]护政策经历了一个“从早期简单化的注重限与整合的演变过程”,“这种转变的关键在于”[3]。在这一过程中,旅游发展成为推动旧进旧城改造计划发展作用的做法第一次在美后来欧洲的工业城市也开始大量模仿这样的业城市,如英国伯明翰世纪广场改造等。20个主要原因:其一,这些城市都经历过反工图 1-1 广州旧城中心区现状来源:自摄
居民和游客的人口数量和类型都较多,以旅游发展为动力的旧城改造牵扯到的相关因素和利益都比较全面,有利于本研究的深入进行。论文在时间、空间和要素三个维度上界定研究范围(图 1-2)。空间方面,关注旧城中心区空间演变和旅游发展、旧城旅游空间的分布特征以及旅游化地段内部的空间结构三个层面;时间方面,关注历史的传承和演变、旅游化地段的生命周期以及空间使用的季节性特征三个层面;要素方面,关注影响以旅游发展为动力的旧城改造的四个主要因素,即功能结构、空间形态、文化景观和交通体系。其中,时空层级是旧城旅游化地段的外在规定性,改造要素是旧城旅游化地段的内在规定性,它们相辅相成,不可分割,共同构成了研究的理论框架。在案例的选取方面,立足我国经济比较发达的前沿城市——广州。广州又是一个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其旧城改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在此基础上,与国内外类似城市的案例展开横向的比较研究,以期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和推广意义。
第一章 绪论组织、经营和影响评估,后者包括国际/国家/区域、城市、地区和地点[1]。作者既考察了组成研究框架的各个要素,更强调了框架系统的横向和纵向的联系性,前者指在同一空间尺度下将不同的主题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考察,后者指跨越两个或者更多的空间尺度对同一个主题进行考察。该理论框架改变了以往城市旅游研究相关内容之间缺乏联系性的状况,突出了城市旅游系统研究的整体性和关联性,对当前的城市旅游研究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影响主题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于丰;;出口加工区改造的模型分析与方案[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30期
2 李振伟;;关于打造中原传统名吃街区的建议[J];商业文化(下半月);2012年1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胡洪韦;基于意象理论的济南市芙蓉街旅游开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7976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27976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