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旅游管理论文 >

岚县面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09 17:34
   岚县面塑是岚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都非常的重视,随着世界各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不仅国家出台保护措施,地方政策也加以提供组织和法规保障。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有其历史价值更有着丰富的艺术价值,所以无论是在考古界,文化界还是旅游界,研究者都在不断探索传承保护。山西省在煤炭资源转型中积极打造旅游城市,岚县作为转型城市之一,结合中央关于脱贫攻坚的总要求,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前提下进行合理的旅游开发方面未有深层次的研究。本文选取岚县面塑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例,研究探索岚县面塑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深度。首先笔者通过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内与山西省政策背景,分析了岚县面塑对推动当地旅游发展的意义,通过国内外专家学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带动旅游的见解,提出了自己的研究技术路线。其次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种类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进行了阐述。介绍了岚县地区的基本情况以及岚县面塑、岚县剪纸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情况。结合岚县面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渊源和岚县面塑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价值,对岚县面塑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现状分析,对当前制约岚县面塑的品牌推广不足、传承人生存条件、面塑的销售市场不理想、缺乏资金等难题,借鉴典型经验,得出本文的启示。最后提出岚县面塑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深度开发的策略及设想,即:整合旅游资源,打造品牌旅游产品;夯实开发条件提高旅游资源市场吸引力,增加参与度等;改善面塑传承人的生存发展环境;加强政府及社会对面塑工艺的提升,从而培育客源开阔旅游市场。本文用于当前脱贫攻坚的政策优势,以及全新的旅游开发模式,推动岚县面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持续性发展。现在的岚县面塑已不仅仅停留在祭祀或是自给自足,同时通过开展面塑节、技能培训、旅游发展等拉动当地经济、增加百姓收入,同时为保留和传承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做出了积极贡献。
【学位单位】:海南热带海洋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J528.4;F592.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良顺;;非物质文化遗产刑法保护的问题辨析与路径选择[J];贵州社会科学;2019年06期

2 高延军;孙贺;;黑龙江省少数民族非物质体育文化遗产历史发展渊源[J];黑河学院学报;2019年05期

3 王舜;叶东海;王训令;李洪生;;安徽省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经济价值的开发与利用[J];运动;2018年24期

4 屈雷刚;;“文化生态”视野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J];大众文艺;2019年12期

5 郝力;;图书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J];内蒙古图书馆工作;2009年01期

6 范文臣;;论图书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J];内蒙古图书馆工作;2012年01期

7 高洁;;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的思考——以娄底地区为例[J];艺术家;2019年05期

8 周涛;;论行政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2007年03期

9 宋春雷;;金山区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图片展[J];上海档案;2017年08期

10 杨建鹏;;西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研究[J];内蒙古体育科技;2015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邱隽思;;代表性传承人制度视野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宏观调控法律机制研究[A];湖北省法学会经济法研究会2017年年会摘要集[C];2017年

2 丛密林;;对我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当代价值的哲学思考[A];第七届中国体育博士高层论坛论文摘要汇编[C];2018年

3 张龙;;市场开发会损害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吗?——基于质性研究[A];第六届中国体育博士高层论坛论文摘要集[C];2016年

4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A];中国文物修复通讯(第23期)[C];2004年

5 刘慧;;关于湘西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思考[A];博物馆学文集10[C];2014年

6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公约第一稿[A];中国文物修复通讯(第22期)[C];2003年

7 ;“文化遗产日”活动中的内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现场展示区”[A];万里长城(2016年第2期/总第63期)[C];2016年

8 王美诗;;非遗博物馆的建设思路与展陈设计——以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为例[A];中国博物馆协会博物馆学专业委员会2013年“博物馆建筑与功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9 朱金花;;文化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的作用和存在的问题[A];“决策论坛——企业管理模式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17年

10 邵理田;;通过校本课程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九)[C];201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杨红;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的冷思考[N];中国文化报;2016年

2 本报记者 巴桑旺姆 段敏;“藏源文化”焕发勃勃生机[N];西藏日报(汉);2019年

3 ;中医热升温 67.9%的人生病想看中医[N];中国青年报;2011年

4 本报记者 王晶晶;非遗法出台有望为“申报热”降温[N];中国青年报;2011年

5 记者 王晶晶;国家级非遗项目数量将从严控制[N];中国青年报;2011年

6 本报记者 张黎姣;那些老腔老调与我们有关[N];中国青年报;2011年

7 本报记者 桂杰 实习生 唐琴;杨华珍:让祖先的手艺传承下去[N];中国青年报;2012年

8 本报记者 张鹏;用传统文化滋润学子心灵[N];中国青年报;2011年

9 张宁辉 宁波市海曙区委常委、宣传部长;让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活起来[N];浙江日报;2019年

10 记者 王燕;市人大常委会召开《马鞍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贯彻实施情况汇报会[N];马鞍山日报;201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冬雪;福建省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6年

2 王云庆;山东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及传承人立档保护研究[D];山东大学;2017年

3 秦枫;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生存与发展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7年

4 王水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教育功能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5 彭金城;草原丝绸之路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管理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6 刘洋;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路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2年

7 吴磊;我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8 刘坚;云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2年

9 欧阳正宇;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10 盛静;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策探讨[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晓鸥;四川省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地域分布特征研究[D];深圳大学;2018年

2 胡天弄;我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地理分布特征研究[D];深圳大学;2018年

3 陈晶悦;擦擦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9年

4 满雪薇;促进抚顺市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的政策执行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9年

5 肖盛;岚县面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研究[D];海南热带海洋学院;2019年

6 杨园;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产权保护[D];沈阳工业大学;2019年

7 王来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价值传承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9年

8 徐子s

本文编号:28152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28152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ab8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