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青沟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评价及其可持续发展
发布时间:2020-09-27 08:56
本文以大青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以生态学、可持续发展思想为研究的理论基础,运用专家评价法(特尔斐法)、层次(AHP)分析法、定量与定性相结合方法,从构建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以及旅游地(生态旅游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入手,简要分析了生态旅游产生的背景、生态旅游的内涵以及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的发展趋势,阐明了对该保护区进行生态旅游综合评价及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首先,根据大青沟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发展现状以及生态旅游环境,进行了生态旅游综合评价。其中,对其生态旅游资源评价,从资源质量、资源规模以及资源组合与分布状况等三个评价指标(单项评价)、13评价因子;对旅游地评价,从保护区生态旅游的开发条件、感知度、竞争力、形象与品牌、开发效益等五个评价指标、22项评价因子,分别建立了生态旅游资源以及旅游地层次结构模型,并构造其判断矩阵,并根据各项指标的重要性计算各指标的权重,从而得出保护区的生态现状评价结果。结果表明:①大青沟自然保护区的生态资源评价总指数为75.84,处于优良资源等级,即资源质量有特色、资源功能能够进行互补,且资源在一定区域内,从数量、种类上形成了一定规模,有较高的生态旅游开发价值。但其分值为该等级的下限,即处于三、四级之间,状态非常不稳定,需加强保护对策的研究。②大青沟自然保护区旅游地评价总指数为77.05,认为保护区旅游地目前所处的状态为优良,即资源品位、区位条件、可进入性等有较强吸引力,投资条件较好;在全国范围内有较高的知名度及诸多美誉,并对其生态旅游产品的偏好程度很高:具备了较强的核心竞争力与良好的环境,提升了该地区的生态旅游竞争力。 其次,在此基础上,对该保护区生态旅游进行了SWOT(态势)分析以及后效分析,从而确定了该保护区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因子。通过对选择的20项因子的评价与分析表明: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总指数为74.35,其评价效果为应做适当的保护和改善。 最后,根据上述评价与分析结果,在科学合理规划以及保护优先的理论指导下,对大青沟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合理的保护对策。
【学位单位】:内蒙古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0
【中图分类】:F592.7;F205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关于生态旅游的研究进展
1.2.1 理论方面
1.2.2 应用方面
1.3 国内外关于生态旅游的发展趋势
1.4 问题的提出
1.5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6 研究的创新点
2 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生态旅游概述
2.2 理论基础
2.2.1 人与自然共生理论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3 生态学原理
2.2.4 生态环境伦理学理论
2.2.5 科学发展观理论
3 大青沟自然保护区概况
3.1 自然条件
3.2 社会经济状况
3.3 保护区性质、类型与保护对象
3.4 保护区总体布局与功能区划分
4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4.1 主要研究内容
4.2 主要研究方法
4.3 主要技术路线
5 研究结果与分析
5.1 大青沟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综合评价与结果分析
5.1.1 评价目的与评价原则
5.1.2 大青沟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综合评价
5.1.3 大青沟自然保护区旅游地综合评价与结果分析
5.1.4 大青沟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一产品转化模式分析
5.2 大青沟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SWOT分析
5.2.1 优势与机遇分析
5.2.2 劣势与威胁分析
5.3 大青沟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后效分析
5.3.1 生态旅游社会后效
5.3.2 生态旅游经济后效
5.3.3 生态旅游环境后效
5.4 大青沟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与结果分析
5.4.1 评价原则
5.4.2 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
5.4.3 评价结果分析
5.5 大青沟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与可持续发展
5.5.1 大青沟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旅游的关系
5.5.2 造成大青沟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破坏的主要原因
5.5.3 大青沟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保护对策
5.5.4 大青沟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保护对策
6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
6.2 讨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本文编号:2827674
【学位单位】:内蒙古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0
【中图分类】:F592.7;F205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关于生态旅游的研究进展
1.2.1 理论方面
1.2.2 应用方面
1.3 国内外关于生态旅游的发展趋势
1.4 问题的提出
1.5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6 研究的创新点
2 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生态旅游概述
2.2 理论基础
2.2.1 人与自然共生理论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3 生态学原理
2.2.4 生态环境伦理学理论
2.2.5 科学发展观理论
3 大青沟自然保护区概况
3.1 自然条件
3.2 社会经济状况
3.3 保护区性质、类型与保护对象
3.4 保护区总体布局与功能区划分
4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4.1 主要研究内容
4.2 主要研究方法
4.3 主要技术路线
5 研究结果与分析
5.1 大青沟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综合评价与结果分析
5.1.1 评价目的与评价原则
5.1.2 大青沟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综合评价
5.1.3 大青沟自然保护区旅游地综合评价与结果分析
5.1.4 大青沟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一产品转化模式分析
5.2 大青沟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SWOT分析
5.2.1 优势与机遇分析
5.2.2 劣势与威胁分析
5.3 大青沟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后效分析
5.3.1 生态旅游社会后效
5.3.2 生态旅游经济后效
5.3.3 生态旅游环境后效
5.4 大青沟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与结果分析
5.4.1 评价原则
5.4.2 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
5.4.3 评价结果分析
5.5 大青沟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与可持续发展
5.5.1 大青沟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旅游的关系
5.5.2 造成大青沟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破坏的主要原因
5.5.3 大青沟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保护对策
5.5.4 大青沟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保护对策
6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
6.2 讨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玉军,刘艳红,赵炳柱;生态旅游及其评价指标探讨[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2 林卫强,管东生;生态旅游和旅游环境影响评价[J];重庆环境科学;2000年01期
3 徐高福;;千岛湖生态文化与森林旅游开发[J];中国城市林业;2005年05期
4 方躬勇,李健,马莉;中国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对策[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5 杨瑞卿,肖扬;太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生态评价[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2000年01期
6 李东和,张结魁;论生态旅游的兴起及其概念实质[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9年02期
7 杨兆萍,张小雷;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与可持续发展——以哈纳斯自然保护区为例[J];地理科学;2000年05期
8 耿鹏旭;生态旅游与自然保护区建设——以河南省石人山自然保护区为例[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1年03期
9 李春茂,周新年,高瑞加,郑丽凤;生态旅游环境效应研究[J];福建林业科技;2000年04期
10 许涛,张秋菊,赵连荣;我国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概述[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4年06期
本文编号:28276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28276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