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扎根理论的居民参与旅游扶贫演化模型研究
【学位单位】:广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F592.7;F323.8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思路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研究方法
1.4.1 方向确定——文献回顾法
1.4.2 数据采集——访谈法
1.4.3 分析处理——扎根理论分析法
1.5 研究创新点
1.5.1 方法运用上的创新
1.5.2 研究视角上的创新
第二章 文献综述及理论基础
2.1 国内外研究回顾
2.1.1 国外旅游扶贫相关研究
2.1.2 国内旅游扶贫相关研究
2.1.3 扎根理论研究
2.2 相关概念解读及理论基础
2.2.1 PPT、旅游扶贫与扶贫旅游
2.2.2 利益相关者理论
2.2.3 博弈论理论
2.3 扎根理论概述
2.3.1 扎根理论起源及发展
2.3.2 扎根理论研究步骤
2.3.3 相关概念说明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居民参与旅游扶贫的数据采集
3.1 数据采集预调查
3.1.1 预调查设计
3.1.2 预调查结果
3.2 正式调查
3.2.1 主要调查区域基本情况
3.2.2 个人访谈内容设计
3.2.3 正式调查结果
3.3 补充调查
3.3.1 夏石镇补充调查
3.3.2 互联网二手数据
3.3.3 马山县补充调查
3.4 可靠性检测
3.5 数据库建立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居民参与旅游扶贫的概念及范畴提取
4.1 范畴及概念的确定——开放性编码
4.1.1 数据编码提炼及命名
4.1.2 数据性质和维度确定
4.2 主范畴的确定——主轴性编码
4.2.1 典范模型
4.2.2 主范畴提炼
4.3 核心范畴的确定——选择性编码
4.3.1 核心范畴提炼
4.3.2 故事线构建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居民参与旅游扶贫的理论模型构建及解析
5.1 居民参与旅游扶贫的模型构建
5.2 初始参与阶段解析
5.2.1 原始状态
5.2.2 外部因素刺激
5.2.3 参与旅游
5.2.4 参与方式及观念更新
5.2.5 旅游影响
5.3 博弈发展阶段解析
5.3.1 旅游发展状态
5.3.2 外部因素转换
5.3.3 弱势博弈
5.3.4 后续发展
5.4 停滞阶段解析
5.5 改善“弱势博弈”的相关措施
5.5.1 模型优化
5.5.2 具体建议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与讨论
6.2 局限与不足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龙祖坤;杜倩文;周婷;;武陵山区旅游扶贫效率的时间演进与空间分异[J];经济地理;2015年10期
2 邸明慧;郑凡;徐宁;张伟;王然;;河北省环京津贫困县旅游扶贫适宜模式选择[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5年03期
3 邓小海;曾亮;罗明义;;精准扶贫背景下旅游扶贫精准识别研究[J];生态经济;2015年04期
4 李会琴;侯林春;杨树旺;J R Brent Ritchie;;国外旅游扶贫研究进展[J];人文地理;2015年01期
5 杨洋;蔡溢;殷红梅;;扎根理论下“90后”旅游者行为TGM模型构建与分析[J];旅游学刊;2015年02期
6 张天问;吴明远;;基于扎根理论的旅游幸福感构成——以互联网旅游博客文本为例[J];旅游学刊;2014年10期
7 唐兵;;民族地区旅游扶贫研究进展[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4年07期
8 王汝辉;吴涛;樊巧;;基于扎根理论的三圣花乡旅游景区原住民生存感知研究[J];旅游学刊;2014年07期
9 陈友华;;我国旅游扶贫模式转型升级新思路[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4年06期
10 何琼峰;;基于扎根理论的文化遗产景区游客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以大众点评网北京5A景区的游客评论为例[J];经济地理;2014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颖;中国农村贫困地区旅游扶贫PPT(Pro-Poor Tourism)战略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邓文君;基于扎根理论的中国旅游业人员跨文化敏感性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2 蒋长春;行政边界地区PPT战略研究[D];华侨大学;2005年
3 张伟;风景区旅游扶贫开发的效应分析及优化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8386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28386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