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旅游管理论文 >

对中国旗袍文化之美的符号学解读

发布时间:2020-10-13 11:24
   符号学广义上是研究符号传意的人文科学,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的意识领域就是一个符号的世界。美国著名哲学家、逻辑学家皮尔士将符号作为一种特殊范畴的概念与某种存在物加以联系并准确地做出定义,提出了符号三分法理论,把符号分为映像符号、指示符号、象征符号三大类,体现了不同的逻辑表达方式,影响深远。 皮尔士的符号理论对艺术研究尤其是中国服饰文化研究提供了另一种思想方法和阐释空间,而目前中国学术界对将皮尔士理论应用到具体的艺术领域中进行实践效应研究的文本比较少。本文尝试从皮尔士符号理论起步,对中国旗袍文化的审美意义进行探索,从映像符号、指示符号和象征符号的视角,对旗袍在中国服饰文化的特殊地位进行解读。以皮尔士的符号理论为方法来研究旗袍,既可以作为哲学方法论的支撑,亦可以作为实践性的方法策略。21世纪以中国旗袍为代表的中国服饰文化,仍然面临如何把握传统与现代、民族性与国际性、创意与接受等文化传播关系;面临如何开拓中国服饰文化艺术的当代发展空间等诸多问题。皮尔士的符号理论可能会为探究这类命题提供一些新方法、新思路和突破点。这正是我选择此研究课题的初衷。 本文的主要研究方法就是运用皮尔士的“符号三分法”,对旗袍从“符号到对象客体再到解释项”的思路逐项进行符号解读。第一章,简述皮尔士的生平及其学术轨迹,重点阐述皮尔士的符号理论及其研究应用;第二章,从映像符号的视角,通过中西服饰特点的对比,从旗袍的造型、色彩、纹样与质地等外在特征来理解中国服饰之美;第三章,从指示符号视角,更深层次理解旗袍在起起伏伏的发展变化中近现代社会的变革与发展;第四章,从象征符号视角,将眼光升华到世界范围,从中西方审美文化和服饰审美文化的比较视域中,看旗袍如何作为中国的艺术符号走向世界。将皮尔士的符号学理论,运用于中国服饰文化的意义阐释研究,是基于符号学方法的前沿性。本文的尝试也许由于自己的学识修养不足而漏洞很多,我谨希望我的努力能对我国服饰艺术研究提供一种新的阐释视角和研究方法。
【学位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0
【中图分类】:J523.5
【部分图文】:

皮尔士


皮尔庭的影响使皮尔士对哲学等多种学科产生了学术论文。《如何使我们的观念清楚》(1878士生前没有出版过哲学著作,大部分论著由近一个多世纪的今天,他的思想又重新受到统的符号学研究领域确立了他在学术史上的常常不可分割地结合在一起。罗素早就作最有创建的伟人之一,当然是美国前所未家魏斯(Paul Weiss)在《美国传记辞典》中,对皮尔士的一生做了简短的说明,称他学家,美国最伟大的逻辑学家”[6]皮尔士其思想的成熟时期,皮尔士主要从事的是发图 1-1 皮尔士

皮尔士,单子


任何现象或者说任何符号都可以以:“符号——对象——解释项”三项式(图1-2)为基础进行符号分析。在区分现象单元的方式中皮尔士有以下不同的方式:单子式(非关系式,记号为其本身),单子式就是可以直接感知的,如色彩,作用是储备图 1-2 皮尔士符号三分法图示

旗袍,田园风光,纹样,组合方式


植物纹样、山水纹样、几何的纹样有着不同的寓意。动物纹样常常寓意深安康是其不变的象征意义,鸡、仙鹤、鸳鸯、蝴蝶、孔等。其手法多采用写实手法组合方式有排列、环绕、穿样与其他纹样相组合,也常太阳、云朵的组合,寓意为组合,寓意为“吉庆有余”“松鹤延年”等等。植物纹泛,或为主体图案,或为辅饰等。植物纹饰被赋予了诸美好事物的向往。同时,又意义常为多重性,组合方式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谭苗;傅广生;;非言语视角下中、越、泰传统服饰中的文化差异——以旗袍、奥戴、泰国筒裙为例[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5年08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董入雷;服装符号与中国国家形象建构研究[D];外交学院;201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婷婷;旗袍之美及其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7年

2 刘柳;旗袍设计元素在时装中的运用[D];武汉纺织大学;2017年

3 孙抗;旗袍创新设计研究与实践[D];武汉纺织大学;2017年

4 张晓琳;罗兰·巴特符号学视阈下的服饰符号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7年

5 姜红岩;旗袍功能性研究及现代创新设计[D];大连工业大学;2016年

6 武艺;民国旗袍造型分析及对当代礼服设计影响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16年

7 塔宇峰;时尚文化对现代旗袍审美特征的影响[D];内蒙古大学;2014年

8 朱绍卫;符号学视角下旗袍在国内的“流行”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4年

9 刘思源;论月份牌广告画对民国旗袍流行的影响[D];北京服装学院;2013年

10 蒋音理;民国旗袍的设计元素分析与当代应用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8391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28391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be9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