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旅游管理论文 >

表征、实践与社会建构:民族文化饮食空间的体验建构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09 02:41
   饮食文化是目的地“地方身份”的表征。全球化发展和旅游研究的“流动性”趋势,赋予文化饮食空间“地方身份”以动态和相对的特质;伴随空间不同群体间的积极互动和社会实践,文化饮食空间呈现出的目的地主客互动和文化交流逐渐引起学者们的关注。本文基于地方性、真实性、建构主义等理论,以内蒙古地区的格日勒阿妈奶茶馆为案例地进行实证研究,对民族文化饮食空间“地方身份”下不同社会群体的表征和实践进行系统探究,运用质性的研究方法,尝试明晰空间经营者、外地游客和本地居民对格日勒阿妈奶茶馆的地方性建构意义,并进一步分析了外地游客和本地居民在格日勒阿妈奶茶馆中的差异化真实性体验。研究结果表明:(1)民族文化饮食空间是一种兼具“文化空间”和“怀旧空间”属性的杂糅地方性空间,并且其地方性通过空间经营者的地方性表征、外地游客的地方性传播和本地居民的地方性认同等建构起来。(2)本地居民和外地游客在身份背景、社会交往和经济因素等社会因素方面的差异,会参与和渗透其空间体验,并进一步影响和重塑其空间真实性体验建构。(3)本地居民和外地游客的空间真实性体验虽然都包含预期体验、在场体验和个性体验三个阶段,但具体的建构内容却不尽相同,突出表现在体验背景、体验来源、体验心理,空间实体感知、空间地位感知、空间功能感知、空间价值感知,主体个性表征及情感趋向上的差异。本研究可以丰富全球化影响下地方性研究和旅游真实性体验的研究成果,并为民族文化饮食空间的管理实践提供借鉴,同时加强社会群体间的积极文化交流,避免其消极文化认同,进一步促进民族文化的保护和民族旅游的良性发展。
【学位单位】:内蒙古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F592.7;TS971
【部分图文】:

区域分布,奶茶,区域分布


图 2.1 格日勒阿妈奶茶馆区域分布图Fig2.1 The regional distribution of Gerile mama鉴于格日勒阿妈奶茶馆在呼和浩特市有众多的分店且菜品和环境主题一致(图 2.2),彼此之间存在的细微差异对研究目的无影响,且单独店面收集的有效数据无法达到理论饱和,因此,在实际调研分析了所有的奶茶馆后,最终挑选了三家有代表性的奶茶馆作为访谈和观察研究对象:广场店(总店,知名度较高)、中海店(品牌形象店,地方性特色较强)、和金桥店(新店,现代化功能较好)。

区域分布,奶茶,内部环境


图 2.1 格日勒阿妈奶茶馆区域分布图Fig2.1 The regional distribution of Gerile mama鉴于格日勒阿妈奶茶馆在呼和浩特市有众多的分店且菜品和环境主题一致(图 2.2),彼此之间存在的细微差异对研究目的无影响,且单独店面收集的有效数据无法达到理论饱和,因此,在实际调研分析了所有的奶茶馆后,最终挑选了三家有代表性的奶茶馆作为访谈和观察研究对象:广场店(总店,知名度较高)、中海店(品牌形象店,地方性特色较强)、和金桥店(新店,现代化功能较好)。

研究思路


研究思路图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程伟;敖曼;;基于社会建构的方式看社会治理创新的路径——专访中国政法大学李程伟教授[J];信访与社会矛盾问题研究;2016年05期

2 伍俊斌;;当代中国公民社会建构的基础维度分析[J];信访与社会矛盾问题研究;2016年05期

3 丹·扎哈维;徐立文;;自身是一种社会建构吗?[J];中国现象学与哲学评论;2017年01期

4 周延龄;贾国燕;;性取向社会建构方法探析[J];赤子(中旬);2014年02期

5 柳玮;李聪捷;谢二辰;赵娉;康晓蓓;谭静;;从社会建构角度理解疾病与健康[J];河北医药;2011年16期

6 安维复;梁立新;;究竟什么是“社会建构”——伊恩·哈金论社会建构主义[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年06期

7 林尚立;;两种社会建构:中国共产党与非政府组织[J];Social Sciences in China;2007年02期

8 刘春;试论知识的社会建构及其对教学的启示[J];当代教育科学;2005年03期

9 王少非;;从个体建构到社会建构[J];教学月刊(小学版);2003年01期

10 王丽娜;艾娟;;格根的社会建构心理治疗思想述评[J];高等理科教育;2011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公维友;我国民主行政的社会建构研究[D];山东大学;2014年

2 何修良;公共行政的生长[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3 李海龙;跨大西洋安全关系的制度化:从理性选择到社会建构[D];山东大学;2010年

4 方艳;诚信问题社会建构中传媒场域介入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5 孙俊才;情绪的文化塑造与社会建构:情绪社会分离视角[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6 张纯刚;筑与居:震后居住空间的建构[D];中国农业大学;2014年

7 王侠;外交新闻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8 李尚群;创新团队论[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9 黄嘉;天疆迷航[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10 周娅;建构主义新视域:地缘文化及其建构机制研究[D];云南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才金同;孕妇保健场域中的身体、权力与行动[D];吉林大学;2019年

2 刘慧;视障的二重性:身体社会学视角的研究[D];南京大学;2019年

3 张星培;表征、实践与社会建构:民族文化饮食空间的体验建构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9年

4 钟晨焰;社会建构视角下儿童游戏中学习行为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8年

5 魏加骏;集市摊位空间占有的社会建构[D];华中师范大学;2018年

6 刘明琪;城市购房者风险认知的社会建构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8年

7 白玲玲;新时代健全社会建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8年

8 付承为;法治社会建构路径探究[D];郑州大学;2018年

9 胡钦伟;消费社会学视角下中国广告中性元素的社会建构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8年

10 鲍香竹;女学班:一种当代女性角色的社会建构机制[D];沈阳师范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8757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28757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5cc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