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旅游管理论文 >

嵩山景区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14 19:06
   伴随着我国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和旅游产业的日渐成熟,体育旅游作为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交互相融的一种新兴产业形式,迎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体育旅游在满足人们娱乐休闲、缓解压力、陶冶情操、强身健体的同时,对加快体育旅游资源开发,促进新兴旅游资源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嵩山景区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体育旅游资源:嵩山曾先后被评为世界地质公园、国家森林公园、全国文明旅游风景区示范点等荣誉称号,彰显着我国旅游景区发展的最高点;少林寺自古就有“天下第一名刹”之称,是我国禅宗文化和少林文化的发祥地。在中国武术流派中,少林功夫是历史最为久远、套路最完备、体系最为系统化的门类之一,已被国际公认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象征,具有广泛的号召力和影响力,在国际武术界拥有特殊的地位与知名度。以嵩山和少林寺为实体,以体育为依托,先后开发了国际少林武术节、传统武术节、嵩山少林国际马拉松等体育赛事和文化节事活动。本研究以嵩山景区体育旅游资源开发为研究目的,以嵩山景区、体育赛事节事为研究对象,紧密结合国家旅游政策。运用文献研究法,对国内外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相关理论进行梳理概括,作为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运用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实地调查法分析了嵩山景区的区位条件和体育旅游基础设施状况,对嵩山景区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现状进行研究。从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四方面详细论述了SWOT分析模型。研究结果发现,嵩山景区体育旅游资源开发既有知名度高、游览价值大、潜在资源丰富等的优势;也有开发模式单一、景区“两极化”严重、管理水平滞后和基础设施薄弱的劣势;同时面临国家政策支持、体育旅游市场广阔的机遇,还有同类及可替代产品的兴起、开发资金单一等因素构成的挑战。最后,在“全域旅游”时代背景下,综合分析嵩山景区体育旅游资源的特点、分布状况,结合对潜在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构想,构建了嵩山景区体育旅游资源开发模式。嵩山景区体育旅游资源开发应采取“层次式”和“辐射式”相结合的模式。结论与建议中,结合嵩山景区体育旅游资源实际开发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对策。
【学位单位】:吉林体育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G812.7;F592.7
【部分图文】:

嵩山,收入调查,游客,景区


嵩山景区游客月均收入调查结果

嵩山,旅游消费,游客,景区


图 3 嵩山景区游客年均旅游消费调查结果—3000 的占 47.85%,月收入 4000 以上的仅占 7.23%,如图 2、图 3 所示。国家和地方政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逐步满足质和生活需要。

体育旅游,嵩山,游客,景区


图 4 嵩山景区体育旅游游客关注度调查结果图 4 所示,是嵩山景区体育旅游游客关注度调查结果。游客比较重视基设,除景区本身特色外,交通条件、门票价格及消费、服务设施分别占比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庆庆;王通;;黄山市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研究[J];传播力研究;2018年20期

2 刘雄跃;;浅析我国体育旅游资源生态化经营模式[J];山西体育科技;2012年04期

3 谢新涛;;陕西民俗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与营销策略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7年09期

4 殷文明;;云南少数民族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7年07期

5 费薇娜;;我国城市体育旅游资源与产品的理论和实证探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7年22期

6 刘积德;刘转青;;贵州省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路径研究[J];全国流通经济;2017年14期

7 龙建辉;;长株潭城市群体育旅游资源结构优化研究[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4年09期

8 马忠利;王彤彤;李欢;张雷雷;;肇庆市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5年02期

9 王绍洪;;天津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分析——以2017全运会为契机[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5年01期

10 刘志坚;;我国城市体育旅游资源与产品开发的理论研究[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7年2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赵承磊;我国城市体育旅游资源与产品的理论和实证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2年

2 邓开民;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2年

3 王博;中美体育旅游发展差异的比较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万财;张掖市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及策略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8年

2 王瑞;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8年

3 管世超;嵩山景区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研究[D];吉林体育学院;2018年

4 刘威强;广东省体育旅游资源开发模式研究[D];华南农业大学;2016年

5 徐皓宇;雅安市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研究[D];成都体育学院;2016年

6 宋洋;上海市体育旅游资源整合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09年

7 沈云飞;山东省临沂市休闲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8 于莉莉;上海市体育旅游资源开发对策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9 石伟光;张家口市体育旅游资源布局与开发途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7年

10 乙立华;济南市泉文化体育旅游资源和市场开发研究[D];山东体育学院;2015年



本文编号:28838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28838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43e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