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羌族村寨体育非遗文化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06 23:07
发展乡村旅游是民族地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突破口。乡村旅游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的关键在于产业融合。羌族村寨体育非遗文化与乡村旅游具备融合基础和条件,融合过程要经历资源融合、产品融合和市场融合三个阶段,制约因素来自于融合主体、客体和政府部门三个方面。融合模式包括旅游节庆、旅游演出和体育赛事。以国家4A级旅游景区——理县桃坪羌寨为例进行实证研究,分析桃坪羌寨的农文体旅融合的基础、机理和面临的困境。最后提出建议:重视非遗传承,加强人才培养;完善治理机制,深化土地改革;深挖非遗文化,打造品牌节事;设立合作组织,实现合营互助。
【文章来源】: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05期 第1-12页
【文章页数】:12 页
【部分图文】:
2008—2018年羌区四县游客量变化趋势
图1 2008—2018年羌区四县游客量变化趋势羌族村寨是羌族人民的基本生活单元,同时也是对旅游者具有巨大吸引力的重要旅游资源。随着乡村旅游和自驾旅游的兴起,羌寨正在成为游客青睐的一种兼具观光休闲和文化体验的旅游目的地。羌族地区开展乡村旅游的村寨众多,像桃坪羌寨、坪头羌寨和吉娜羌寨拥有丰富的非遗资源和文化内涵,旅游资源禀赋条件较好,发展乡村旅游优势明显,已经打造为配套设施相对完善的高级别旅游景区,主要的旅游羌寨如表1所示。
羌族地区的旅游节庆活动主要有羌年、瓦尔俄足节、夬儒节等。其中,“羌年”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近年来由羌区四县———汶川、理县、茂县和北川轮流举办。羌年活动期间,要举办羌语言传习班、羌族口传史诗传习班、羌族传统技艺活态展览、羌族体育展演活动。2017年,羌年期间茂县共接待游客近2万人,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 675万元(3)。2018年,北川羌年系列文化活动有30多支羌族民俗文化队伍4 000余人共同参与,吸引约10万游客到北川参观。羌年目前已经成为羌族地区重点打造的旅游节庆活动,也是文化、体育、非遗与旅游融合的最佳体现。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瓦尔俄足节,起源于茂县北部的曲谷乡,是羌族妇女为祭祀歌舞女神萨朗姐举行的传统习俗活动。活动期间,茂县的县城和村寨都会举办各种庆祝活动,展演羌族的莎朗、羌笛、口弦、婚俗、推杆等非遗文化。瓦尔俄足节如今已发展成一项集歌舞、体育、饮食、宗教、习俗、服饰等于一体的综合性民间节庆活动,成为茂县特有的一张文化旅游名牌。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民族传统节庆体育与旅游产业融合机理及效应——以内蒙古那达慕为个案[J]. 周平,白晋湘.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2018(01)
[2]西藏乡村旅游与民族节庆和藏族传统体育文化融合发展研究[J]. 杨建鹏,丁玲辉.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16(01)
[3]民族地区传统体育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驱动机制研究[J]. 陈炜. 广西社会科学. 2015(08)
[4]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体育文化旅游资源创意开发研究——基于湘西德夯苗寨的调查研究[J]. 张小林,孙玮,刘兰. 贵州民族研究. 2015(01)
[5]西藏乡村旅游与民族节庆体育融合发展探讨[J]. 雷巍,丁玲辉.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4)
[6]旅游场域中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研究[J]. 韩玉姬,王洪珅.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13(01)
[7]经济学视角下的旅游产业融合[J]. 赵黎明. 旅游学刊. 2011(05)
[8]旅游产业融合的基础和前提[J]. 张凌云. 旅游学刊. 2011(04)
[9]我国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形式、动因、路径、障碍及机制[J]. 何建民. 旅游学刊. 2011(04)
[10]旅游产业融合研究进展及启示[J]. 程锦,陆林,朱付彪. 旅游学刊. 2011(04)
本文编号:2902156
【文章来源】: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05期 第1-12页
【文章页数】:12 页
【部分图文】:
2008—2018年羌区四县游客量变化趋势
图1 2008—2018年羌区四县游客量变化趋势羌族村寨是羌族人民的基本生活单元,同时也是对旅游者具有巨大吸引力的重要旅游资源。随着乡村旅游和自驾旅游的兴起,羌寨正在成为游客青睐的一种兼具观光休闲和文化体验的旅游目的地。羌族地区开展乡村旅游的村寨众多,像桃坪羌寨、坪头羌寨和吉娜羌寨拥有丰富的非遗资源和文化内涵,旅游资源禀赋条件较好,发展乡村旅游优势明显,已经打造为配套设施相对完善的高级别旅游景区,主要的旅游羌寨如表1所示。
羌族地区的旅游节庆活动主要有羌年、瓦尔俄足节、夬儒节等。其中,“羌年”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近年来由羌区四县———汶川、理县、茂县和北川轮流举办。羌年活动期间,要举办羌语言传习班、羌族口传史诗传习班、羌族传统技艺活态展览、羌族体育展演活动。2017年,羌年期间茂县共接待游客近2万人,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 675万元(3)。2018年,北川羌年系列文化活动有30多支羌族民俗文化队伍4 000余人共同参与,吸引约10万游客到北川参观。羌年目前已经成为羌族地区重点打造的旅游节庆活动,也是文化、体育、非遗与旅游融合的最佳体现。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瓦尔俄足节,起源于茂县北部的曲谷乡,是羌族妇女为祭祀歌舞女神萨朗姐举行的传统习俗活动。活动期间,茂县的县城和村寨都会举办各种庆祝活动,展演羌族的莎朗、羌笛、口弦、婚俗、推杆等非遗文化。瓦尔俄足节如今已发展成一项集歌舞、体育、饮食、宗教、习俗、服饰等于一体的综合性民间节庆活动,成为茂县特有的一张文化旅游名牌。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民族传统节庆体育与旅游产业融合机理及效应——以内蒙古那达慕为个案[J]. 周平,白晋湘.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2018(01)
[2]西藏乡村旅游与民族节庆和藏族传统体育文化融合发展研究[J]. 杨建鹏,丁玲辉.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16(01)
[3]民族地区传统体育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驱动机制研究[J]. 陈炜. 广西社会科学. 2015(08)
[4]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体育文化旅游资源创意开发研究——基于湘西德夯苗寨的调查研究[J]. 张小林,孙玮,刘兰. 贵州民族研究. 2015(01)
[5]西藏乡村旅游与民族节庆体育融合发展探讨[J]. 雷巍,丁玲辉.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4)
[6]旅游场域中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研究[J]. 韩玉姬,王洪珅.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13(01)
[7]经济学视角下的旅游产业融合[J]. 赵黎明. 旅游学刊. 2011(05)
[8]旅游产业融合的基础和前提[J]. 张凌云. 旅游学刊. 2011(04)
[9]我国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形式、动因、路径、障碍及机制[J]. 何建民. 旅游学刊. 2011(04)
[10]旅游产业融合研究进展及启示[J]. 程锦,陆林,朱付彪. 旅游学刊. 2011(04)
本文编号:29021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29021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