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市促进旅游业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01 20:03
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通过近几年各级党委政府和全市旅游系统的不懈努力,菏泽旅游业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并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主要表现在特色创建不断深入、旅游规划渐成体系、旅游大项目建设快速推进、旅游景区和服务设施建设全面加强、牡丹花会举办水平逐年提升、旅游宣传促销成效显著等方面。但是由于受诸多历史和现实因素的制约,致使其发展水平还远远落后于全省其他地市,其发展速度仍然跟不上全市人民消费需求的增长速度,这在客观上要求菏泽要加快旅游业发展速度,在综合分析菏泽市旅游业发展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加强理论研究,探索适合当地旅游业发展的途径和方法,实现新突破。论文从战略发展角度出发,以菏泽市旅游业为研究对象,综合分析了菏泽市推动旅游业发展概况,指出了菏泽市促进旅游业发展的动因以及面临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指出了促进菏泽旅游业发展的对策建议。论文通过对菏泽市旅游业发展的宏观环境和条件、微观环境和条件以及趋势的分析,指出了菏泽旅游业的发展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同时针对菏泽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深度剖析了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存在问题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充分运用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理论,分别从完...
【文章来源】:山东师范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4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言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1.2 基本概念及相关理论概述
1.2.1 基本概念
1.2.2 相关理论概述
1.3 研究的基本思路和主要内容
第2章 菏泽市推进旅游业发展情况概述
2.1 菏泽市推进旅游业发展的主要做法
2.1.1 实施政府主导
2.1.2 准确定位旅游形象和科学规划
2.1.3 打造精品旅游产品
2.1.4 强化宣传营销
2.1.5 运用市场机制
2.2 菏泽市推进旅游业发展产生的社会效应
2.2.1 城市旅游整体接待能力得到增强
2.2.2 城市知名度得到提高
2.2.3 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
2.2.4 促进城市建设和管理水平的提高
2.2.5 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2.2.6 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第3章 促进菏泽市旅游业发展的动因
3.1 宏观环境与条件
3.1.1 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3.1.2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3.1.3 后能源时代发展的需要
3.1.4 地区全面发展的现实需求
3.1.5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有效途径
3.2 微观环境与条件
3.2.1 菏泽发展旅游业条件具备,优势明显
3.2.2 从“焦作现象”看菏泽旅游业的发展
3.3 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与实践不断推进
第4章 促进菏泽市旅游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原因
4.1 菏泽市旅游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4.1.1 旅游资源精品稀缺、开发程度低
4.1.2 景区基础设施薄弱
4.1.3 旅游业链条短、品质低
4.1.4 市场化运作力度不足
4.1.5 政府作用发挥缺位
4.1.6 重管理轻服务现象突出
4.2 问题存在的原因
4.2.1 思想观念上的障碍
4.2.2 政府主体指向不明
4.2.3 行政壁垒的存在
4.2.4 责任主体缺位
4.2.5 制度规则上存在欠缺
第5章 促进菏泽旅游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5.1 完善旅游业发展管理体制
5.1.1 建立菏泽市旅游产业发展委员会
5.1.2 建立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目标责任制
5.1.3 建立健全工作协调联动机制
5.1.4 强化旅游行政部门职能
5.1.5 建立旅游项目立项征求意见制度
5.1.6 理顺景区(点)管理机制
5.2 科学规划布局
5.2.1 科学定位旅游主题形象,塑造主题文化
5.2.2 科学编制旅游发展规划
5.3 建立完善的投融资体系
5.3.1 建立和完善政府投入导向机制
5.3.2 设立旅游产业发展基金
5.3.3 建立社会资本投入机制
5.3.4 成立旅游集团企业
5.4 实施整体营销战略
5.4.1 确立旅游形象宣传口号
5.4.2 完善营销推广机制
5.4.3 科学制订营销策略
5.5 推进城市旅游业立体化发展
5.6 加强旅游人才队伍建设
5.7 优化旅游发展环境
5.7.1 提高群众的社会公德水平
5.7.2 加大旅游执法和市场监管力度
5.7.3 加快交通建设,保障旅游业发展
5.7.4 建立健全旅游业发展管理体系
5.7.5 完善旅游业发展政策法规体系
结论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开发乡村旅游示范模板必要性分析[J]. 张凡,李玥睿. 现代商贸工业. 2009(18)
[2]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J]. 张慧. 魅力中国. 2009(24)
[3]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微、中观要素及其实施方略[J]. 赵维新. 商场现代化. 2009(01)
[4]制约西部旅游业发展的障碍及对策研究[J]. 陈军.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3)
[5]论西部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J]. 刘志全. 商场现代化. 2008(10)
[6]澳大利亚生态旅游区建设与我国西部旅游业的发展[J]. 黄芸玛.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06)
[7]关于城市文化特色塑造的思考——以山东省菏泽市为例[J]. 尹茂林. 城市问题. 2007(07)
[8]西部旅游业发展金融需求与对策研究[J]. 杨慧. 商场现代化. 2007(21)
[9]因地制宜 开发生态旅游[J]. 文秋红,周建梅. 价格月刊. 2007(05)
[10]论菏泽历史文化与开发[J]. 孔祥雷. 菏泽学院学报. 2007(01)
本文编号:2951910
【文章来源】:山东师范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4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言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1.2 基本概念及相关理论概述
1.2.1 基本概念
1.2.2 相关理论概述
1.3 研究的基本思路和主要内容
第2章 菏泽市推进旅游业发展情况概述
2.1 菏泽市推进旅游业发展的主要做法
2.1.1 实施政府主导
2.1.2 准确定位旅游形象和科学规划
2.1.3 打造精品旅游产品
2.1.4 强化宣传营销
2.1.5 运用市场机制
2.2 菏泽市推进旅游业发展产生的社会效应
2.2.1 城市旅游整体接待能力得到增强
2.2.2 城市知名度得到提高
2.2.3 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
2.2.4 促进城市建设和管理水平的提高
2.2.5 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2.2.6 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第3章 促进菏泽市旅游业发展的动因
3.1 宏观环境与条件
3.1.1 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3.1.2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3.1.3 后能源时代发展的需要
3.1.4 地区全面发展的现实需求
3.1.5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有效途径
3.2 微观环境与条件
3.2.1 菏泽发展旅游业条件具备,优势明显
3.2.2 从“焦作现象”看菏泽旅游业的发展
3.3 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与实践不断推进
第4章 促进菏泽市旅游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原因
4.1 菏泽市旅游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4.1.1 旅游资源精品稀缺、开发程度低
4.1.2 景区基础设施薄弱
4.1.3 旅游业链条短、品质低
4.1.4 市场化运作力度不足
4.1.5 政府作用发挥缺位
4.1.6 重管理轻服务现象突出
4.2 问题存在的原因
4.2.1 思想观念上的障碍
4.2.2 政府主体指向不明
4.2.3 行政壁垒的存在
4.2.4 责任主体缺位
4.2.5 制度规则上存在欠缺
第5章 促进菏泽旅游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5.1 完善旅游业发展管理体制
5.1.1 建立菏泽市旅游产业发展委员会
5.1.2 建立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目标责任制
5.1.3 建立健全工作协调联动机制
5.1.4 强化旅游行政部门职能
5.1.5 建立旅游项目立项征求意见制度
5.1.6 理顺景区(点)管理机制
5.2 科学规划布局
5.2.1 科学定位旅游主题形象,塑造主题文化
5.2.2 科学编制旅游发展规划
5.3 建立完善的投融资体系
5.3.1 建立和完善政府投入导向机制
5.3.2 设立旅游产业发展基金
5.3.3 建立社会资本投入机制
5.3.4 成立旅游集团企业
5.4 实施整体营销战略
5.4.1 确立旅游形象宣传口号
5.4.2 完善营销推广机制
5.4.3 科学制订营销策略
5.5 推进城市旅游业立体化发展
5.6 加强旅游人才队伍建设
5.7 优化旅游发展环境
5.7.1 提高群众的社会公德水平
5.7.2 加大旅游执法和市场监管力度
5.7.3 加快交通建设,保障旅游业发展
5.7.4 建立健全旅游业发展管理体系
5.7.5 完善旅游业发展政策法规体系
结论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开发乡村旅游示范模板必要性分析[J]. 张凡,李玥睿. 现代商贸工业. 2009(18)
[2]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J]. 张慧. 魅力中国. 2009(24)
[3]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微、中观要素及其实施方略[J]. 赵维新. 商场现代化. 2009(01)
[4]制约西部旅游业发展的障碍及对策研究[J]. 陈军.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3)
[5]论西部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J]. 刘志全. 商场现代化. 2008(10)
[6]澳大利亚生态旅游区建设与我国西部旅游业的发展[J]. 黄芸玛.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06)
[7]关于城市文化特色塑造的思考——以山东省菏泽市为例[J]. 尹茂林. 城市问题. 2007(07)
[8]西部旅游业发展金融需求与对策研究[J]. 杨慧. 商场现代化. 2007(21)
[9]因地制宜 开发生态旅游[J]. 文秋红,周建梅. 价格月刊. 2007(05)
[10]论菏泽历史文化与开发[J]. 孔祥雷. 菏泽学院学报. 2007(01)
本文编号:29519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29519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