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旅游管理论文 >

中国福文化旅游纪念品设计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03 21:10
  中国传统福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大文化的分支,是中华大文化的根本和归宿。其独特的文化内涵、表现形式,与它从传统民俗文化到现代旅游商品的角色转变,显示出了福文化作为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强大的生命力,展现了福文化在现代消费社会中的存在价值。在运用手法上,福文化“隐性”的运用手法,将福文化表现在一种行为的过程中;“显性”的运用手法,将福文化的寓意浓缩到一个具体的产品当中。这种“隐性”与“显性”的结合,构成了福文化的寓意以及实物产品的多样化,使得福文化有多种表现形式。“谐音”是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蝙蝠、葫芦、佛手柑由于在读音上的相似,形成福文化的代表物。福文化通过民俗活动和物化产品的形式,在民间广泛传播,这种“传播性”与福文化本身具有的“文化性”,与旅游纪念品本身的属性相契合,加上福文化在中华民族心目当中的重要地位,使得福文化与旅游纪念品设计研究的结合形成可能,并且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旅游商品消费是旅游业重要的旅游收入来源之一。我国的旅游纪念品市场存在同质化严重、缺乏角色定位、文化缺失等问题。通过福文化旅游纪念品的研究,可以有效解决旅游纪念品市场缺乏角色定位、文化缺失的问题... 

【文章来源】:江南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中国福文化旅游纪念品设计研究


“福”的表达方式

商标


江南大学硕十学位论文(1)金瓷百福球(2)百米福字大道图2一1“福”的表达方式Fig.2一l”Blessing,, eultureofexPression在商业界,由于福文化是广大中华民族喜闻乐见的吉庆用语,因此以“福”命名的产品也越来越多,如“周大福”的珠宝,“金六福”的白酒。在现代企业的营销策略中,福文化也作为一种文化营销的方式被应用开来。如“福临门”的文化营销策略,就是一种“攻心为上”的谋略,这是因为,消费者的需求已经从最初的基木的物质和功能的满足,随着生活条件的好转,慢慢向精神、文化等高层次的需求转化。(图2一2)福文化对于中国的消费者来说是深入人心的,现代企业对“福”的品牌的强化,无疑是顺应了民族文化发展潮流。C周大福心M口幼IT户!瞬办勺城杨尸

“福”,词汇,和合


宁、平和)”、同“合(投契、融洽)”。这是中国吉祥图案常用的象征手法。此外,与“福”字有关的词汇还有多福多寿、钟馗引福、翘盼福音、福善吉庆、马上得福等等,数不胜数。(图2一3)\留(1)福禄寿(2)福在眼前(3)福运图2一3“福”的词汇Fig.2一3“Blessing,, ofthewords(4)五福和合 2.3.3福文化表现手法的双重性福文化的表现手法,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隐性”的运用手法,它将福文化表现在一种行为的过程中;另一种是“显性”的运用手法,它将福文化的寓意浓缩到一个具体的产品当中。“隐性”的福文化通常是一种祈福的民间风俗,是一种民俗活动。它将福文化的内涵通过民俗活动举办的过程显现出来。“福”文化的隐性符号,是一种看不见的符号,它是一种仪式,一种精神上的信仰,是看不见摸不着而又实实在在存在的,它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要靠人们自己去体会、追求。它深藏了中国式的智慧,以一种隐性存在,存在于人们的头脑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旅游纪念品的市场空间研究[J]. 魏丽英.  旅游论坛. 2008(05)
[2]顾客需求变化趋势分析[J]. 薛其虎,曹云明.  科技信息(科学教研). 2008(15)
[3]旅游纪念品的品牌化研究[J]. 许世虎,康蓝月.  社会科学家. 2007(S2)
[4]福文化的表现形式及其内涵[J]. 王达人.  海内与海外. 2007(06)
[5]旅游纪念品的审美特征与审美构成探讨[J]. 陈芳.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05)

硕士论文
[1]从猫福的前世今生看民间造型艺术与旅游纪念品的研究[D]. 黄辉.湖南师范大学 2009
[2]旅游纪念品地域文化特色的形成之研究[D]. 杨从锋.江南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0619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30619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39d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