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州市乡村旅游开发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06 05:19
近年来,随州市乡村旅游的发展很快,但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本文研究的目的,就是要结合随州市的区位条件、自然条件、历史文化条件、旅游资源情况等,分析随州市乡村生态旅游发展的现状,探讨具有推广意义的随州市乡村旅游总体开发架构,带动全市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进而带动整个随州市经济的发展。本文在第一章介绍了本研究的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方法。第二章是对乡村旅游基本理论作了介绍,包括乡村旅游的概念和内涵,乡村旅游开发理论,以及国内外乡村旅游发展简述及经验。第三章是对随州市乡村旅游开发现状的分析和评价。第四章是本文重点,通过研究旅游开发原则,客源市场,得出随州市乡村旅游的总体开发架构。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随州市乡村旅游开发的战略选择、对策及产品构想。第五章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未来研究展望。
【文章来源】:华中农业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2 乡村旅游基本理论
2.1 乡村旅游的概念和内涵
2.2 乡村旅游开发的基本理论
2.2.1 需求供给理论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3 旅游地吸引力系统理论
3 随州市乡村旅游开发现状分析与评价
3.1 随州市乡村旅游开发现状概述
3.2 随州市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3.2.1 对乡村旅游的理解和定位不准确
3.2.2 准入门槛低,营销手段比较单一
3.2.3 基础设施建设落后
3.2.4 卫生状况很差
3.2.5 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很差,需要提高
3.2.6 乡村旅游带来的负面的影响越来越大
3.3 随州市乡村旅游发展条件分析
3.3.1 区域背景
3.3.2 资源概况
3.3.3 综合评价
4 随州市乡村旅游开发的总体思路与对策
4.1 随州市乡村旅游开发总体框架
4.1.1 开发原则
4.1.2 市场分析
4.1.3 随州客源结构分析
4.2 随州市乡村旅游开发战略的选择
4.2.1 政府起主导作用,企业自主经营型的战略模式
4.2.2 形象战略
4.2.3 "内引外拓"的市场开发战略
4.2.4 人才战略
4.3 随州市乡村旅游开发的对策
4.3.1 科学统一的规划,合理的布局
4.3.2 因地制宜,突出特色
4.3.3 借助宣传媒介,加大宣传力度
4.3.4 拓展资金渠道,建立健全资金投入体系
4.3.5 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工作,提高旅游从业人员整体素质
4.3.6 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并重
4.4 随州市乡村旅游产品开发构想
4.4.1 重点发展项目
4.4.2 项目创意
4.4.3 专题设计
5 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社区参与的旅游人类学研究:阳朔遇龙河案例[J]. 孙九霞,保继刚.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01)
[2]中外乡村旅游研究:对比、反思与展望[J]. 何景明. 农村经济. 2005(01)
[3]社区参与乡村旅游发展的理论思考[J]. 宋章海,马顺卫.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04(05)
[4]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问题的调查与思考[J]. 何景明,马泽忠,李辉霞. 农村经济. 2004(07)
[5]我国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J]. 周玲强,黄祖辉. 经济地理. 2004(04)
[6]参与式乡村旅游开发模式探讨[J]. 郑群明,钟林生. 旅游学刊. 2004(04)
[7]我国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 吴建华,郑向敏.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03)
[8]我国乡村旅游经济发展的问题与对策[J]. 曹艳英,刘春燕,马润花. 学术交流. 2004(04)
[9]浅谈发展乡村旅游[J]. 曹洪珍. 辽宁经济. 2004(01)
[10]国内乡村旅游研究:蓬勃发展而有待深入[J]. 何景明. 旅游学刊. 2004(01)
本文编号:3066507
【文章来源】:华中农业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2 乡村旅游基本理论
2.1 乡村旅游的概念和内涵
2.2 乡村旅游开发的基本理论
2.2.1 需求供给理论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3 旅游地吸引力系统理论
3 随州市乡村旅游开发现状分析与评价
3.1 随州市乡村旅游开发现状概述
3.2 随州市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3.2.1 对乡村旅游的理解和定位不准确
3.2.2 准入门槛低,营销手段比较单一
3.2.3 基础设施建设落后
3.2.4 卫生状况很差
3.2.5 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很差,需要提高
3.2.6 乡村旅游带来的负面的影响越来越大
3.3 随州市乡村旅游发展条件分析
3.3.1 区域背景
3.3.2 资源概况
3.3.3 综合评价
4 随州市乡村旅游开发的总体思路与对策
4.1 随州市乡村旅游开发总体框架
4.1.1 开发原则
4.1.2 市场分析
4.1.3 随州客源结构分析
4.2 随州市乡村旅游开发战略的选择
4.2.1 政府起主导作用,企业自主经营型的战略模式
4.2.2 形象战略
4.2.3 "内引外拓"的市场开发战略
4.2.4 人才战略
4.3 随州市乡村旅游开发的对策
4.3.1 科学统一的规划,合理的布局
4.3.2 因地制宜,突出特色
4.3.3 借助宣传媒介,加大宣传力度
4.3.4 拓展资金渠道,建立健全资金投入体系
4.3.5 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工作,提高旅游从业人员整体素质
4.3.6 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并重
4.4 随州市乡村旅游产品开发构想
4.4.1 重点发展项目
4.4.2 项目创意
4.4.3 专题设计
5 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社区参与的旅游人类学研究:阳朔遇龙河案例[J]. 孙九霞,保继刚.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01)
[2]中外乡村旅游研究:对比、反思与展望[J]. 何景明. 农村经济. 2005(01)
[3]社区参与乡村旅游发展的理论思考[J]. 宋章海,马顺卫.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04(05)
[4]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问题的调查与思考[J]. 何景明,马泽忠,李辉霞. 农村经济. 2004(07)
[5]我国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J]. 周玲强,黄祖辉. 经济地理. 2004(04)
[6]参与式乡村旅游开发模式探讨[J]. 郑群明,钟林生. 旅游学刊. 2004(04)
[7]我国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 吴建华,郑向敏.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03)
[8]我国乡村旅游经济发展的问题与对策[J]. 曹艳英,刘春燕,马润花. 学术交流. 2004(04)
[9]浅谈发展乡村旅游[J]. 曹洪珍. 辽宁经济. 2004(01)
[10]国内乡村旅游研究:蓬勃发展而有待深入[J]. 何景明. 旅游学刊. 2004(01)
本文编号:30665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30665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