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旅游人类学未来研究趋势
发布时间:2021-05-06 01:52
长期以来,人类学为旅游研究提供了理论、视角与方法,由此形成旅游人类学这一交叉学科,积累了丰硕的研究成果。通过探讨文化变迁、文化商品化与真实性、旅游族群性、社区参与旅游、流动性、旅游体验等核心理论命题和创新研究方法,揭示旅游人类学在面对复杂的全球化、文化多样化格局时的研究旨趣和转向。
【文章来源】: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2020,12(05)CSSCI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引言
一、理论命题与研究动向
(一)文化变迁
(二)文化商品化和真实性
1. 文化商品化。
2. 文化真实性。
(三)旅游族群性
(四)社区参与旅游
(五)旅游与流动性
(六)旅游体验
二、研究范式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范式的融合转向
(二)研究方法的多元化、混合化
三、结论与讨论
(一)基本结论
1. 研究理论。
2. 研究方法。
(二)讨论
1. 田野案例地的海外拓展。
2. 研究概念的创新和拓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介、身体与情感:川藏公路旅行中的流动性体验[J]. 王学基,孙九霞,黄秀波. 地理科学. 2019(11)
[2]从旅游差异走向旅游认同(Tourist Identify)——中国旅游研究的本土化[J]. 朱竑,杨梦琪. 旅游学刊. 2019(10)
[3]中国人类学研究的概念创新与实践经验[J]. 周大鸣.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5)
[4]旅游体验研究:范式化取向及其变革与包容趋势[J]. 谢彦君. 旅游学刊. 2019(09)
[5]旅游体验与旅游制度的关联建构[J]. 马波. 旅游学刊. 2019(09)
[6]旅游流动中停泊的意义:移动性视角下的青年旅舍研究[J]. 解佳,孙九霞. 旅游科学. 2019(04)
[7]中国旅游40年研究中的理论发育及其角色演变[J]. 谢彦君,那梦帆. 旅游学刊. 2019(02)
[8]西方“旅游人类学”发凡:源起、先驱与反思[J]. 赵红梅.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6)
[9]国内外旅游体验研究进展与启示[J]. 唐文跃,张腾飞,龚晶晶.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18(11)
[10]旅游体验的类型与境界——三大戏剧表演理论视角下的新谱系[J]. 贾一诺,谢彦君,李拉扬.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5)
本文编号:3171004
【文章来源】: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2020,12(05)CSSCI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引言
一、理论命题与研究动向
(一)文化变迁
(二)文化商品化和真实性
1. 文化商品化。
2. 文化真实性。
(三)旅游族群性
(四)社区参与旅游
(五)旅游与流动性
(六)旅游体验
二、研究范式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范式的融合转向
(二)研究方法的多元化、混合化
三、结论与讨论
(一)基本结论
1. 研究理论。
2. 研究方法。
(二)讨论
1. 田野案例地的海外拓展。
2. 研究概念的创新和拓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介、身体与情感:川藏公路旅行中的流动性体验[J]. 王学基,孙九霞,黄秀波. 地理科学. 2019(11)
[2]从旅游差异走向旅游认同(Tourist Identify)——中国旅游研究的本土化[J]. 朱竑,杨梦琪. 旅游学刊. 2019(10)
[3]中国人类学研究的概念创新与实践经验[J]. 周大鸣.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5)
[4]旅游体验研究:范式化取向及其变革与包容趋势[J]. 谢彦君. 旅游学刊. 2019(09)
[5]旅游体验与旅游制度的关联建构[J]. 马波. 旅游学刊. 2019(09)
[6]旅游流动中停泊的意义:移动性视角下的青年旅舍研究[J]. 解佳,孙九霞. 旅游科学. 2019(04)
[7]中国旅游40年研究中的理论发育及其角色演变[J]. 谢彦君,那梦帆. 旅游学刊. 2019(02)
[8]西方“旅游人类学”发凡:源起、先驱与反思[J]. 赵红梅.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6)
[9]国内外旅游体验研究进展与启示[J]. 唐文跃,张腾飞,龚晶晶.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18(11)
[10]旅游体验的类型与境界——三大戏剧表演理论视角下的新谱系[J]. 贾一诺,谢彦君,李拉扬.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5)
本文编号:317100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31710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