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景观原真性对游客忠诚的影响 ——以庐山风景名胜区为例
发布时间:2021-05-24 07:31
人们对于旅游的需求越来越高,旅游业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人们对于旅游的高需求不仅体现在物质方面还存在于精神方面,注重挖掘文化内涵的旅游目的地能较好的兼顾这两个方面,而且还能形成不可复制的旅游目的地,加强旅游目的地的竞争力,保障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文化景观作为人力作用下,依托于当地环境所产生的具有当地特色的产品、建筑和生活方式的综合体,具有自然与文化协调发展的独特魅力,具有原真性的地域对游客具有极大吸引力。然而,当前有关文化景观的研究往往是相对于自然景观所存在,扎根国内旅游业具体实践的文化景观原真性及其对游客忠诚的作用机制等基础问题,还缺少系统研究。基于此,以国内外文化景观和原真性有关研究作为基础,结合旅游目的地经营管理实践的需要,对文化景观原真性的概念进行界定,对原真性的维度进行识别和验证。然后,根据调整文化景观原真性理论和相关实证成果,演绎得出文化景观原真性对游客忠诚作用机制的理论模型,并选取庐山风景名胜区作为案例区域进行实证检验,得出:第一,建构的原真性的包含两个维度(客观原真和体验原真);第二,建构的原真性是自我情感的直接前因变量;第三,体验原真性对游客忠诚产生直接的正向效应;第四,...
【文章来源】:湖南师范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问题与研究方法
1.5 本文创新点
1.6 内容组织与研究框架
2. 文献综述
2.1 原真性
2.2 文化景观
2.3 文化景观原真性的剖析
2.4 自我情感
2.5 游客满意
2.6 游客忠诚
3. 研究设计与概念模型
3.1 理论基础
3.2 研究路径
3.3 研究假设
3.4 概念模型
4 预调研与问卷设计
4.1 原真性测量
4.2 概念界定
4.3 量表设计
4.4 量表前测
4.5 修正和检验
4.6 案例地概况
5. 正式调研与假设检验
5.1 正式问卷编制
5.2 数据收集
5.3 数据分析方法
5.4 样本特征
5.5 数据分析
5.6 假设检验
6. 结论与总结
6.1 结论与讨论
6.2 管理启示
6.3 研究贡献、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建构主义原真性视角下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研究[J]. 何瑛. 商业经济研究. 2015(24)
[2]旅游原真性的国际研究特征及发展脉络——基于科学计量学方法对SSCI刊物上的文献分析[J]. 刘亚萍,潘柳榕,李丽,王富强. 外国经济与管理. 2015(04)
[3]目的地形象研究WEIRD化及其在亚洲的适用性[J]. Xiang(Robert) Li. 旅游学刊. 2013(02)
[4]非物质文化视角下的南海神庙历史建筑保护[J]. 肖汉江,雷莹. 华中建筑. 2012(02)
[5]庐山旅游映象研究[J]. 贺小梅,郑林,王艳珍,刘婕. 经济地理. 2011(03)
[6]服务公平性、消费情感与旅游者忠诚关系——以乡村旅游者为例[J]. 粟路军,黄福才. 地理研究. 2011(03)
[7]国外近十年旅游目的地游客忠诚研究综述[J]. 曲颖,李天元. 旅游学刊. 2010(01)
[8]文化遗产原真性概念及其内涵演变述评[J]. 刘爱河. 中国文物科学研究. 2009(03)
[9]遗产原真性·旅游者价值观偏好·遗产旅游原真性[J]. 徐嵩龄. 旅游学刊. 2008(04)
[10]原真性理解:旅游与遗产保护视角的演变与差异[J]. 张朝枝. 旅游科学. 2008(01)
硕士论文
[1]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原真性测度研究[D]. 张晋燕.渤海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203809
【文章来源】:湖南师范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问题与研究方法
1.5 本文创新点
1.6 内容组织与研究框架
2. 文献综述
2.1 原真性
2.2 文化景观
2.3 文化景观原真性的剖析
2.4 自我情感
2.5 游客满意
2.6 游客忠诚
3. 研究设计与概念模型
3.1 理论基础
3.2 研究路径
3.3 研究假设
3.4 概念模型
4 预调研与问卷设计
4.1 原真性测量
4.2 概念界定
4.3 量表设计
4.4 量表前测
4.5 修正和检验
4.6 案例地概况
5. 正式调研与假设检验
5.1 正式问卷编制
5.2 数据收集
5.3 数据分析方法
5.4 样本特征
5.5 数据分析
5.6 假设检验
6. 结论与总结
6.1 结论与讨论
6.2 管理启示
6.3 研究贡献、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建构主义原真性视角下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研究[J]. 何瑛. 商业经济研究. 2015(24)
[2]旅游原真性的国际研究特征及发展脉络——基于科学计量学方法对SSCI刊物上的文献分析[J]. 刘亚萍,潘柳榕,李丽,王富强. 外国经济与管理. 2015(04)
[3]目的地形象研究WEIRD化及其在亚洲的适用性[J]. Xiang(Robert) Li. 旅游学刊. 2013(02)
[4]非物质文化视角下的南海神庙历史建筑保护[J]. 肖汉江,雷莹. 华中建筑. 2012(02)
[5]庐山旅游映象研究[J]. 贺小梅,郑林,王艳珍,刘婕. 经济地理. 2011(03)
[6]服务公平性、消费情感与旅游者忠诚关系——以乡村旅游者为例[J]. 粟路军,黄福才. 地理研究. 2011(03)
[7]国外近十年旅游目的地游客忠诚研究综述[J]. 曲颖,李天元. 旅游学刊. 2010(01)
[8]文化遗产原真性概念及其内涵演变述评[J]. 刘爱河. 中国文物科学研究. 2009(03)
[9]遗产原真性·旅游者价值观偏好·遗产旅游原真性[J]. 徐嵩龄. 旅游学刊. 2008(04)
[10]原真性理解:旅游与遗产保护视角的演变与差异[J]. 张朝枝. 旅游科学. 2008(01)
硕士论文
[1]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原真性测度研究[D]. 张晋燕.渤海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2038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32038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