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报纸媒体视角下的乡村旅游地形象研究——以陕西省袁家村为例
发布时间:2021-05-24 11:50
旅游地形象长期受到国内外旅游学术界和实践界的广泛关注,但基于报纸媒体视角研究旅游地形象鲜有涉及。以陕西省袁家村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和网络文本分析法,借助ROST CM6文本挖掘软件对报纸媒体中的文章进行高频特征词的频率、词云图、语义网络关系与情感分析,探究报纸媒体视角下的乡村旅游目的地的旅游形象。结果发现:袁家村作为乡村旅游的示范地,形成了以"袁家村"为品牌核心的人文资源、"三产"融合、管理模式的旅游地形象。研究结果可为袁家村旅游形象完善与提升,以及其他乡村旅游地形象塑造与营销提供一定的参考。
【文章来源】:资源开发与市场. 2020,36(08)
【文章页数】:6 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旅游宣传片影响下的目的地形象感知过程研究——巴厘岛案例的实验探索[J]. 李桂莎,张海洲,陆林,陈劼绮. 人文地理. 2019(06)
[2]旅游目的地形象认知过程——基于扎根理论的探索性研究[J]. 王君怡,吴晋峰,王阿敏. 人文地理. 2018(06)
[3]聚焦乡村振兴战略 探究农业农村现代化方略——“乡村振兴战略研讨会”会议综述[J]. 熊小林. 中国农村经济. 2018(01)
[4]文化遗产管理与草原遗产旅游地形象塑造——基于元上都遗产地游客认知形象的游记文本分析[J]. 王亚峰,乌铁红,郑陈柔雨,张熠葳.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18(01)
[5]基于UGC图片元数据的目的地形象感知——以北京为例[J]. 邓宁,钟栎娜,李宏. 旅游学刊. 2018(01)
[6]故宫旅游形象的新媒体研究——基于TripAdvisor在线游记的话语分析[J]. 冯捷蕴,皇甫俊凯.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7(05)
[7]城市旅游意象的解构与重构——兼论旅游形象与旅游意象的异同[J]. 宋欢,喻学才.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7(01)
[8]旅游地形象涵义、构成、特征与形成过程——基于国外文献的梳理[J]. 粟路军,何学欢. 旅游科学. 2015(03)
[9]基于游客感知的旅游目的地品牌形象研究——以湖北省武汉市为例[J]. 陆朋. 社会科学家. 2015(05)
[10]互联网传播的西藏旅游形象研究——基于中文旅游网站文本的语义网络分析[J]. 王晓辉. 贵州民族研究. 2014(10)
本文编号:3204147
【文章来源】:资源开发与市场. 2020,36(08)
【文章页数】:6 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旅游宣传片影响下的目的地形象感知过程研究——巴厘岛案例的实验探索[J]. 李桂莎,张海洲,陆林,陈劼绮. 人文地理. 2019(06)
[2]旅游目的地形象认知过程——基于扎根理论的探索性研究[J]. 王君怡,吴晋峰,王阿敏. 人文地理. 2018(06)
[3]聚焦乡村振兴战略 探究农业农村现代化方略——“乡村振兴战略研讨会”会议综述[J]. 熊小林. 中国农村经济. 2018(01)
[4]文化遗产管理与草原遗产旅游地形象塑造——基于元上都遗产地游客认知形象的游记文本分析[J]. 王亚峰,乌铁红,郑陈柔雨,张熠葳.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18(01)
[5]基于UGC图片元数据的目的地形象感知——以北京为例[J]. 邓宁,钟栎娜,李宏. 旅游学刊. 2018(01)
[6]故宫旅游形象的新媒体研究——基于TripAdvisor在线游记的话语分析[J]. 冯捷蕴,皇甫俊凯.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7(05)
[7]城市旅游意象的解构与重构——兼论旅游形象与旅游意象的异同[J]. 宋欢,喻学才.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7(01)
[8]旅游地形象涵义、构成、特征与形成过程——基于国外文献的梳理[J]. 粟路军,何学欢. 旅游科学. 2015(03)
[9]基于游客感知的旅游目的地品牌形象研究——以湖北省武汉市为例[J]. 陆朋. 社会科学家. 2015(05)
[10]互联网传播的西藏旅游形象研究——基于中文旅游网站文本的语义网络分析[J]. 王晓辉. 贵州民族研究. 2014(10)
本文编号:32041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32041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