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形象研究中问卷调查和网络文本数据的对比——以西安旅游形象感知研究为例
发布时间:2021-06-10 15:43
旅游目的地形象测量的主要途径为问卷调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越来越多的研究者也开始通过在线评论等网络数据来研究旅游目的地形象,然而对于这两种数据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其应用于研究的可靠性还是鲜有涉及。本文以西安为例,通过问卷调查和网络评论两种途径获取游客对西安旅游形象的感知数据,并通过数据分析、内容挖掘软件和文本分析等方法,从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因子、整体形象感知、代表性景点三方面对两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发现:(1)在西安旅游形象感知的研究中,对调查问卷和网络文本获取的数据进行分析的结果呈现出相对一致性;(2)问卷中非结构化部分的内容和网络文本中提取的内容呈现出高度一致性;(3)与问卷调查数据相比,网络文本数据几乎不涉及游客对旅游"社会形象"的感知。
【文章来源】:旅游科学. 2014,28(06)CSSCI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0 引言
1 研究设计与数据获取
2 数据分析
2.1 旅游形象感知因子对比分析
2.2 旅游形象整体感知对比分析
2.3 代表性景点对比分析
3 结果与讨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网络文本分析的旅游形象研究——以鼓浪屿为例[J]. 付业勤,王新建,郑向敏. 旅游论坛. 2012(04)
[2]华山风景区旅游形象感知研究——基于游客网络日志的文本分析[J]. 张高军,李君轶,张柳. 旅游科学. 2011(04)
[3]大型节事活动对旅游目的地形象影响的实证研究[J]. 李祗辉.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1(02)
[4]无应答式李克特量表在旅游研究中的应用检验[J]. 白凯. 旅游学刊. 2011(04)
[5]旅游目的地形象结构与游客行为意图——基于潜在消费者的本土化验证研究[J]. 张宏梅,陆林,蔡利平,黄琢玮. 旅游科学. 2011(01)
[6]基于网络文本内容分析的太白山背包旅游行为研究[J]. 赵振斌,党娇. 人文地理. 2011(01)
[7]探讨大陆游客对台湾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感知——基于网上游记的内容分析[J]. 张文,顿雪霏.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0(11)
[8]国内旅游者对海滨旅游城市的感知形象研究——基于对携程网和同程网网友点评的文本分析[J]. 高静,章勇刚,庄东泉. 消费经济. 2009(03)
[9]充分利用网络,为旅游研究和决策提供服务[J]. 曹新向. 旅游学刊. 2007(05)
[10]旅游目的地形象的结构化与非结构化比较研究——以阳朔旅游形象测量分析为例[J]. 杨永德,白丽明,苏振. 旅游学刊. 2007(04)
本文编号:3222656
【文章来源】:旅游科学. 2014,28(06)CSSCI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0 引言
1 研究设计与数据获取
2 数据分析
2.1 旅游形象感知因子对比分析
2.2 旅游形象整体感知对比分析
2.3 代表性景点对比分析
3 结果与讨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网络文本分析的旅游形象研究——以鼓浪屿为例[J]. 付业勤,王新建,郑向敏. 旅游论坛. 2012(04)
[2]华山风景区旅游形象感知研究——基于游客网络日志的文本分析[J]. 张高军,李君轶,张柳. 旅游科学. 2011(04)
[3]大型节事活动对旅游目的地形象影响的实证研究[J]. 李祗辉.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1(02)
[4]无应答式李克特量表在旅游研究中的应用检验[J]. 白凯. 旅游学刊. 2011(04)
[5]旅游目的地形象结构与游客行为意图——基于潜在消费者的本土化验证研究[J]. 张宏梅,陆林,蔡利平,黄琢玮. 旅游科学. 2011(01)
[6]基于网络文本内容分析的太白山背包旅游行为研究[J]. 赵振斌,党娇. 人文地理. 2011(01)
[7]探讨大陆游客对台湾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感知——基于网上游记的内容分析[J]. 张文,顿雪霏.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0(11)
[8]国内旅游者对海滨旅游城市的感知形象研究——基于对携程网和同程网网友点评的文本分析[J]. 高静,章勇刚,庄东泉. 消费经济. 2009(03)
[9]充分利用网络,为旅游研究和决策提供服务[J]. 曹新向. 旅游学刊. 2007(05)
[10]旅游目的地形象的结构化与非结构化比较研究——以阳朔旅游形象测量分析为例[J]. 杨永德,白丽明,苏振. 旅游学刊. 2007(04)
本文编号:32226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32226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