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奥运旅游从业人员素质提升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11 07:23
综观旅游业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的研究,目前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不足:首先,在人员素质开发方面,片面强调培训和教育的功能,忽视了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的推进作用;其次,在旅游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中,没有充分重视知识共享机制、学习型组织、创新型组织等的构建,不符合旅游产业性质变化的要求。特别是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时代对我国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关于后奥运我国旅游业人力资源开发问题的研究还未形成系统,本文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微观视角对此问题做了一定的探索。本文从分析奥运会对我国旅游从业人员素质的影响入手,对比前、中、后三个时期的不同要求,将后奥运时期的旅游从业人员素质作为研究对象。使用因子分析的方法对素质要素进行筛选,提取出7个测评因子,在层次分析法加权之后与评价中心技术相结合,设计了针对研究对象的素质测评模型。根据测评结果,在旅游企业微观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内构建了素质提升体系。此体系分为职能管理、环境营造、基础建设三个方面,每个方面的构建均是以提升员工素质为目标,结合旅游企业特点,提出相应的素质提升途径。这一部分的主要理论包括:用无边界组织代替旅游企业组织扁平化,在绩效考核指标中融...
【文章来源】:河南理工大学河南省
【文章页数】:8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绪论
1.1 研究依据和背景
1.1.1 后奥运旅游效应对旅游业发展提出了挑战
1.1.2 旅游产业性质的转变使人力资源成为发展关键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
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2.1 旅游从业人员的概念和构成
2.1.1 旅游从业人员的概念界定
2.1.2 旅游从业人员的构成划分
2.2 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研究综述
2.2.1 人员素质概念的界定
2.2.2 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的国内外发展
2.3 旅游业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研究综述
2.3.1 国外旅游业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研究
2.3.2 国内旅游业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研究
2.3.3 国内旅游从业人员素质管理与开发研究
2.3.4 后奥运旅游从业人员素质研究
2.4 相关研究现状分析
3 后奥运旅游效应对旅游从业人员素质的影响
3.1 后奥运旅游效应研究
3.1.1 经济效应
3.1.2 环境效应
3.1.3 产业效应
3.1.4 社会效应
3.1.5 联动效应
3.2 后奥运旅游效应对旅游从业人员的影响分析
4 旅游从业人员素质测评模型设计
4.1 测评指标的筛选
4.1.1 筛选原则
4.1.2 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要素库建立
4.1.3 基于因子分析的旅游从业人员素质测评指标筛选
4.2 测评指标的加权和赋分
4.2.1 层次分析法对测评指标加权
4.2.2 测评指标的赋分
4.3 评价中心技术在旅游从业人员素质测评中的应用
4.3.1 评价中心的应用依据
4.3.2 情景演练工具的选择
4.3.3 测评模型的整合
4.3.4 测评模型的质量检验
5 旅游从业人员素质提升体系构建
5.1 旅游从业人员素质提升的职能管理
5.1.1 积极引入高素质旅游人才
5.1.2 细化员工培训
5.1.3 完善员工考核办法
5.1.4 实施双向激励机制
5.1.5 无边界职业生涯模式建设
5.2 旅游从业人员素质提升的环境营造
5.2.1 树立以人为本的企业经营理念
5.2.2 建设知识共享机制
5.2.3 发展二元创新组织
5.3 旅游从业人员素质提升的组织建设
5.3.1 深化改造组织体系
5.3.2 逐步健全管理制度
6 旅游从业人员素质测评与提升实证研究
6.1 旅游从业人员素质测评实证
6.1.1 主(协)办城市旅游从业人员素质测评实证研究——以国旅为例
6.1.2 其他地区旅游从业人员素质测评实证研究——以戴斯为例
6.1.3 与较高水平旅游企业的员工素质对比分析——以港中旅为参照
6.2 旅游从业人员素质提升实证
6.2.1 旅游从业人员素质提升体系应用的基本情况
6.2.2 人员素质提升体系在旅游业应用的显著效果
7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主要结论
7.2 创新之处
7.3 不足之处及下一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Ⅰ:后奥运中国旅游形象调查问卷
附录Ⅱ:后奥运旅游从员素质要素调查问卷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行业角度的旅游业服务质量研究——以焦作旅游业为例[J]. 耿莉萍,孙小婷. 现代商业. 2009(32)
[2]无锡市旅游行业从业人员现状评价及其成因分析[J]. 张新峰. 商场现代化. 2008(36)
[3]体育导游专业人才的培养途径探索[J]. 孙永梅.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08(12)
[4]农村旅游从业人员培训质量提高的途径[J]. 焦庚英,邹淑珍. 老区建设. 2008(18)
[5]“后奥运时代”:六大行业持续热门 三大行业需求降温[J]. 李黄珍,苏海晏. 职业. 2008(22)
[6]企业创新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与绩效关系探析[J]. 李乾文,赵曙明. 外国经济与管理. 2008(04)
[7]我国旅游从业人员形象塑造系统研究[J]. 王娴. 现代商业. 2008(08)
[8]人才素质测评技术及其在企业招聘中的应用[J]. 王鹏,宗淑英. 现代经济信息. 2008(03)
[9]构建旅游企业扁平化组织结构[J]. 曹逸凡. 商业文化(学术版). 2008(02)
[10]人才测评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作用分析[J]. 朱伟俊.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1)
硕士论文
[1]基于岗位素质模型的评价中心的构建与实施[D]. 卞卉.河海大学 2007
[2]科龙集团营销人员素质管理体系设计与研究[D]. 雷井生.合肥工业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224102
【文章来源】:河南理工大学河南省
【文章页数】:8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绪论
1.1 研究依据和背景
1.1.1 后奥运旅游效应对旅游业发展提出了挑战
1.1.2 旅游产业性质的转变使人力资源成为发展关键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
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2.1 旅游从业人员的概念和构成
2.1.1 旅游从业人员的概念界定
2.1.2 旅游从业人员的构成划分
2.2 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研究综述
2.2.1 人员素质概念的界定
2.2.2 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的国内外发展
2.3 旅游业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研究综述
2.3.1 国外旅游业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研究
2.3.2 国内旅游业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研究
2.3.3 国内旅游从业人员素质管理与开发研究
2.3.4 后奥运旅游从业人员素质研究
2.4 相关研究现状分析
3 后奥运旅游效应对旅游从业人员素质的影响
3.1 后奥运旅游效应研究
3.1.1 经济效应
3.1.2 环境效应
3.1.3 产业效应
3.1.4 社会效应
3.1.5 联动效应
3.2 后奥运旅游效应对旅游从业人员的影响分析
4 旅游从业人员素质测评模型设计
4.1 测评指标的筛选
4.1.1 筛选原则
4.1.2 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要素库建立
4.1.3 基于因子分析的旅游从业人员素质测评指标筛选
4.2 测评指标的加权和赋分
4.2.1 层次分析法对测评指标加权
4.2.2 测评指标的赋分
4.3 评价中心技术在旅游从业人员素质测评中的应用
4.3.1 评价中心的应用依据
4.3.2 情景演练工具的选择
4.3.3 测评模型的整合
4.3.4 测评模型的质量检验
5 旅游从业人员素质提升体系构建
5.1 旅游从业人员素质提升的职能管理
5.1.1 积极引入高素质旅游人才
5.1.2 细化员工培训
5.1.3 完善员工考核办法
5.1.4 实施双向激励机制
5.1.5 无边界职业生涯模式建设
5.2 旅游从业人员素质提升的环境营造
5.2.1 树立以人为本的企业经营理念
5.2.2 建设知识共享机制
5.2.3 发展二元创新组织
5.3 旅游从业人员素质提升的组织建设
5.3.1 深化改造组织体系
5.3.2 逐步健全管理制度
6 旅游从业人员素质测评与提升实证研究
6.1 旅游从业人员素质测评实证
6.1.1 主(协)办城市旅游从业人员素质测评实证研究——以国旅为例
6.1.2 其他地区旅游从业人员素质测评实证研究——以戴斯为例
6.1.3 与较高水平旅游企业的员工素质对比分析——以港中旅为参照
6.2 旅游从业人员素质提升实证
6.2.1 旅游从业人员素质提升体系应用的基本情况
6.2.2 人员素质提升体系在旅游业应用的显著效果
7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主要结论
7.2 创新之处
7.3 不足之处及下一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Ⅰ:后奥运中国旅游形象调查问卷
附录Ⅱ:后奥运旅游从员素质要素调查问卷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行业角度的旅游业服务质量研究——以焦作旅游业为例[J]. 耿莉萍,孙小婷. 现代商业. 2009(32)
[2]无锡市旅游行业从业人员现状评价及其成因分析[J]. 张新峰. 商场现代化. 2008(36)
[3]体育导游专业人才的培养途径探索[J]. 孙永梅.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08(12)
[4]农村旅游从业人员培训质量提高的途径[J]. 焦庚英,邹淑珍. 老区建设. 2008(18)
[5]“后奥运时代”:六大行业持续热门 三大行业需求降温[J]. 李黄珍,苏海晏. 职业. 2008(22)
[6]企业创新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与绩效关系探析[J]. 李乾文,赵曙明. 外国经济与管理. 2008(04)
[7]我国旅游从业人员形象塑造系统研究[J]. 王娴. 现代商业. 2008(08)
[8]人才素质测评技术及其在企业招聘中的应用[J]. 王鹏,宗淑英. 现代经济信息. 2008(03)
[9]构建旅游企业扁平化组织结构[J]. 曹逸凡. 商业文化(学术版). 2008(02)
[10]人才测评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作用分析[J]. 朱伟俊.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1)
硕士论文
[1]基于岗位素质模型的评价中心的构建与实施[D]. 卞卉.河海大学 2007
[2]科龙集团营销人员素质管理体系设计与研究[D]. 雷井生.合肥工业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2241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32241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