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乡村旅游转向研究——以贵州省为例
发布时间:2021-06-12 22:20
如何实现乡村旅游从带动脱贫转向助推乡村振兴是当前亟需探讨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在内涵和目标上的差异,必然导致两者对乡村旅游内在诉求的区别。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乡村旅游发展要作出响应和调整,即突破基于"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的"局限性的经济为上",而转向基于"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的全面振兴"的"全方位的高质量发展"。针对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质量不高、效益不好等问题,应转换乡村旅游发展动能、转变乡村旅游发展方式、优化乡村旅游发展政策,以形成乡村旅游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的耦合关联,推动乡村旅游从带动脱贫转向助推乡村振兴。
【文章来源】: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38(05)CSSCI
【文章页数】:8 页
【部分图文】:
图1贵州乡村旅游发展情况??资料来源:2014-2017年数据来源于《贵州年鉴(2015-2018)》,??2018年数据来源于赵相康:《农文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贵州日??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文旅融合视域下乡村旅游核心竞争力研究[J]. 刘玉堂,高睿霞. 理论月刊. 2020(01)
[2]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的对接:逻辑转换与实践路径[J]. 徐晓军,张楠楠.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6)
[3]乡村旅游地发展驱动因素及机制研究——基于长沙市的实证分析[J]. 陈志军,徐飞雄. 经济地理. 2019(10)
[4]武陵山区乡村旅游公共服务供给困境及其破解[J]. 罗成华,刘安全. 贵州社会科学. 2019(10)
[5]乡村振兴:乡村旅游多元价值功能响应调整及开发路径[J]. 程瑞芳,程钢海.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2019(06)
[6]中国乡村旅游政策体系的演进历程及趋势研究——基于30年数据的实证分析[J]. 舒伯阳,马静. 农业经济问题. 2019(11)
[7]乡村振兴战略下吉林省乡村旅游的发展逻辑、障碍及路径选择[J]. 朱显平,姜杨.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4)
[8]西南民族地区乡村旅游精准扶贫效果评估体系研究[J]. 张素梅,王祖良,谢雨萍. 农业经济. 2019(06)
[9]乡村振兴视角下民族传统文化资源的旅游创新转化研究[J]. 蔡新良,虞洪. 农村经济. 2019(05)
[10]四川民族地区乡村旅游与新型城镇化协同发展研究——以阿坝州茂县为例[J]. 张莞. 民族学刊. 2019(03)
本文编号:3226397
【文章来源】: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38(05)CSSCI
【文章页数】:8 页
【部分图文】:
图1贵州乡村旅游发展情况??资料来源:2014-2017年数据来源于《贵州年鉴(2015-2018)》,??2018年数据来源于赵相康:《农文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贵州日??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文旅融合视域下乡村旅游核心竞争力研究[J]. 刘玉堂,高睿霞. 理论月刊. 2020(01)
[2]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的对接:逻辑转换与实践路径[J]. 徐晓军,张楠楠.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6)
[3]乡村旅游地发展驱动因素及机制研究——基于长沙市的实证分析[J]. 陈志军,徐飞雄. 经济地理. 2019(10)
[4]武陵山区乡村旅游公共服务供给困境及其破解[J]. 罗成华,刘安全. 贵州社会科学. 2019(10)
[5]乡村振兴:乡村旅游多元价值功能响应调整及开发路径[J]. 程瑞芳,程钢海.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2019(06)
[6]中国乡村旅游政策体系的演进历程及趋势研究——基于30年数据的实证分析[J]. 舒伯阳,马静. 农业经济问题. 2019(11)
[7]乡村振兴战略下吉林省乡村旅游的发展逻辑、障碍及路径选择[J]. 朱显平,姜杨.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4)
[8]西南民族地区乡村旅游精准扶贫效果评估体系研究[J]. 张素梅,王祖良,谢雨萍. 农业经济. 2019(06)
[9]乡村振兴视角下民族传统文化资源的旅游创新转化研究[J]. 蔡新良,虞洪. 农村经济. 2019(05)
[10]四川民族地区乡村旅游与新型城镇化协同发展研究——以阿坝州茂县为例[J]. 张莞. 民族学刊. 2019(03)
本文编号:32263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32263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