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文化旅游资源与旅游经济协调度研究 ——以湖南省为例
发布时间:2021-06-19 09:07
区域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旅游经济之间的联系一直是学术界乃至社会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在旅游业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旅游”一词已然从单纯的强调“观赏性”的走马观花转化为身心受益的一种体验方式,因此,文化输出就变成了旅游业实现和谐发展的一大突破点。本研究运用空间分析方法,分析了区域文化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并将其与旅游经济互相界定,认定二者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关系,通过旅游经济耦合度模型、协调度模型、旅游资源等针对湖南省区域文化旅游资源的协调发展程度以及区域经济的发展进程,并立足于湖南省区域文化旅游资源与旅游经济的协调发展提出相关建议。本论文共有七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本部分介绍了文章的研究方法、目标、内容、背景以及创新点。第二部分概述了论文的理论基础和相关文献综述。第三部分构建了文化旅游资源丰裕度评价指标体系。第四部分则在计算数据的基础上分析了其空间差异。第五部分则测出了湖南省区域文化旅游资源与旅游经济的协调度。第六部分针对湖南省区域文化旅游资源与旅游经济的协调发展提出相关建议。第七部分为论文的结束语部分。包括论文的结论、不足、展望。
【文章来源】:湖南师范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4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3-1湖南文化资源标准椭圆??
图3-2湖南省国家级文化资源核密度表??
图3-3湖南省文化资源核密度表??(2)文化资源分布密度分析??通过利用GIS进行密度分析便可以得知文化资源密度分布图,具体如上图所??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全域旅游背景下中国省域旅游产业与区域发展时空耦合及驱动力[J]. 赵传松,任建兰,陈延斌,刘凯.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8(03)
[2]扬州区域旅游文化发展的SWOT分析及发展策略研究[J]. 谢颖,姚秋辰.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17(11)
[3]区域文化与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研究——以延安市为例[J]. 白鹏飞. 四川旅游学院学报. 2017(02)
[4]文化旅游资源分类赋权价值评估模型与实测[J]. 许春晓,胡婷. 旅游科学. 2017(01)
[5]区域旅游协作中的错位发展研究——以渝东南民族地区为例[J]. 罗春燕. 贵州民族研究. 2017(01)
[6]江苏区域文化资源与旅游经济耦合特征及其作用机制[J]. 胡小海,黄震方. 江苏社会科学. 2017(01)
[7]基于文化品牌形象的区域旅游文化开发策略研究——以沈从文与赵树理为例[J]. 詹琳. 湖南社会科学. 2016(05)
[8]国外文化资本研究综述[J]. 曲如晓,曾燕萍. 国外社会科学. 2016(02)
[9]旅游资源与旅游吸引物:含义、关系及适用性分析[J]. 徐菊凤,任心慧. 旅游学刊. 2014(07)
[10]Regional Disparity and Convergence of China’s Inbound Tourism Economy[J]. WANG Shuxin1,HE Yuanqing1,WANG Xueding2,ZHU Guofeng1,CAO Weihong1(1.State Key Laboratory of Cryosphere Science,Cold and Arid Regions Environmental and Engineering Research Institute,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Lanzhou 730000,China;2.Chengdu Branch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Chengdu 610041,China).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2011(06)
博士论文
[1]城市旅游业与国际化的系统耦合:关系与演变研究[D]. 黄毅.陕西师范大学 2016
[2]文化旅游与城市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 刘洋.西北大学 2016
[3]南京都市圈文化旅游空间整合研究[D]. 侯兵.南京师范大学 2011
硕士论文
[1]文化资本对旅游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 赵宁.华侨大学 2017
[2]基于游客感知的江南水乡古镇区域旅游文化变迁研究[D]. 陈雅琪.上海师范大学 2016
[3]区域一体化背景下的旅游文化变迁研究[D]. 申军波.上海师范大学 2015
[4]文化与旅游产业的耦合与协同发展研究[D]. 肖萍.南京师范大学 2015
本文编号:3237525
【文章来源】:湖南师范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4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3-1湖南文化资源标准椭圆??
图3-2湖南省国家级文化资源核密度表??
图3-3湖南省文化资源核密度表??(2)文化资源分布密度分析??通过利用GIS进行密度分析便可以得知文化资源密度分布图,具体如上图所??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全域旅游背景下中国省域旅游产业与区域发展时空耦合及驱动力[J]. 赵传松,任建兰,陈延斌,刘凯.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8(03)
[2]扬州区域旅游文化发展的SWOT分析及发展策略研究[J]. 谢颖,姚秋辰.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17(11)
[3]区域文化与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研究——以延安市为例[J]. 白鹏飞. 四川旅游学院学报. 2017(02)
[4]文化旅游资源分类赋权价值评估模型与实测[J]. 许春晓,胡婷. 旅游科学. 2017(01)
[5]区域旅游协作中的错位发展研究——以渝东南民族地区为例[J]. 罗春燕. 贵州民族研究. 2017(01)
[6]江苏区域文化资源与旅游经济耦合特征及其作用机制[J]. 胡小海,黄震方. 江苏社会科学. 2017(01)
[7]基于文化品牌形象的区域旅游文化开发策略研究——以沈从文与赵树理为例[J]. 詹琳. 湖南社会科学. 2016(05)
[8]国外文化资本研究综述[J]. 曲如晓,曾燕萍. 国外社会科学. 2016(02)
[9]旅游资源与旅游吸引物:含义、关系及适用性分析[J]. 徐菊凤,任心慧. 旅游学刊. 2014(07)
[10]Regional Disparity and Convergence of China’s Inbound Tourism Economy[J]. WANG Shuxin1,HE Yuanqing1,WANG Xueding2,ZHU Guofeng1,CAO Weihong1(1.State Key Laboratory of Cryosphere Science,Cold and Arid Regions Environmental and Engineering Research Institute,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Lanzhou 730000,China;2.Chengdu Branch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Chengdu 610041,China).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2011(06)
博士论文
[1]城市旅游业与国际化的系统耦合:关系与演变研究[D]. 黄毅.陕西师范大学 2016
[2]文化旅游与城市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 刘洋.西北大学 2016
[3]南京都市圈文化旅游空间整合研究[D]. 侯兵.南京师范大学 2011
硕士论文
[1]文化资本对旅游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 赵宁.华侨大学 2017
[2]基于游客感知的江南水乡古镇区域旅游文化变迁研究[D]. 陈雅琪.上海师范大学 2016
[3]区域一体化背景下的旅游文化变迁研究[D]. 申军波.上海师范大学 2015
[4]文化与旅游产业的耦合与协同发展研究[D]. 肖萍.南京师范大学 2015
本文编号:32375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32375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