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旅游管理论文 >

西咸新区遗址文化产业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30 16:48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辉煌文明发展史,而遗址是古人在这悠久的发展过程中遗留给我们的能够见证和还原优秀中华文化的文化遗产和历史物证,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但是在快速城镇化和经济发展过程中,遗址保护和区域经济发展的矛盾逐步显现。发展遗址文化产业不仅能协调遗址保护利用和区域经济发展矛盾,而且还可充分挖掘遗址内涵,进而将优秀的传统文化展示给世人,充分实现遗址的价值。因此,研究遗址文化产业发展对于遗址区,尤其是遗址密集区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基于对遗址和文化产业概念的理解提出遗址文化产业是以遗址资源为基础,从事遗址文化产品和遗址相关文化服务的活动的集合。遗址文化产业具有政治意识形态性、文化和经济的双重性、多要素投入性、创意性以及供给创造需求性的特征。在以上基础上以相关理论为指导,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以及数理统计和GIS空间分析方法相结合以及灰色关联度法和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系统地对西咸新区遗址文化产业发展进行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对西咸新区遗址资源现状进行了丰度和空间现状分析,得出西咸新区遗址资源丰度有三个等级:优级为秦汉新城,良好的是空港新城、沣西新城和沣东新城,差级为泾河新城,西咸新区遗址... 

【文章来源】:西北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7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西咸新区遗址文化产业发展研究


遗址的分类资料来源:文献张宏梅根据不同的划分依据,对遗址进行了分类,根据内容和类型将遗址划分为不

西咸新区遗址文化产业发展研究


西咸新区位置图

新区,遗址,资源标准,集聚分布


图 5 西咸新区遗址资源标准差椭圆资料来源:作者自绘①西咸新区遗址资源集聚分布在东北方向,南部地区分布较少。西咸新区全域遗资源分布椭圆中心坐标为东经 108.78,北纬 34.39,大致位于秦汉新城,旋转角度为44.56,呈东北—西南方向。最大遗址资源分布半径为 0.078 千米,最小遗址资源分布径为 0.041 千米,椭圆没有覆盖到泾河新城以及沣东新城和沣西新城的南部,说明西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欠发达地区文化产业与区域经济耦合分析——以江西为例[J]. 唐勇,席元凯.  商业经济研究. 2018(23)
[2]丝绸之路新疆段人文旅游资源景观空间研究[J]. 李武陵,袁小玉.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8(09)
[3]基于因子分析法的山西省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评价[J]. 刘秀丽,郭海珍,张勃,吴攀升.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2)
[4]北京西山文化带大遗址旅游区规划研究[J]. 刘剑刚.  博物院. 2017(04)
[5]田园城市视域下的汉长安城遗址保护利用模式研究[J]. 刘卫红.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2)
[6]文化产业研究范式的嬗变及其启示[J]. 蒋述卓,宗祖盼.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7(04)
[7]基于模糊聚类分析的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研究[J]. 王丹丹.  商业经济研究. 2017(04)
[8]浅析西咸遗址文化产业的发展为当代壁画带来新的契机[J]. 樊桦.  明日风尚. 2016(13)
[9]浅谈居延大遗址的保护及其文化产业开发[J]. 裴海霞.  丝绸之路. 2016(04)
[10]内蒙古文化产业与区域经济的耦合关联分析[J]. 柴国君,陈通.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5(11)

博士论文
[1]西安大遗址周边空间环境保护与营建研究[D]. 吕琳.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6
[2]中国东北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研究[D]. 修远.吉林大学 2012
[3]区域文化资源与旅游经济耦合研究[D]. 胡小海.南京师范大学 2012
[4]山东海洋文化产业研究[D]. 王颖.山东大学 2010
[5]城市区大遗址保护中外部性治理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 赵宇鸣.西北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陕西文化产业发展综合评价研究[D]. 蒋萌.西安理工大学 2018
[2]汉长安城遗址保护与文化产业集群协同发展研究[D]. 贺钰涵.西北大学 2017
[3]集聚效应下西咸新区大遗址保护管理研究[D]. 王申钰.西北大学 2017
[4]临夏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研究[D]. 马媛媛.兰州大学 2016
[5]汉长安城遗址区产业发展现状与策略研究[D]. 吴亚娟.西北大学 2015
[6]朝阳市牛河梁遗址保护利用现状及其改进对策[D]. 孙鹏.大连理工大学 2015
[7]寿光市盐业遗址发掘与旅游开发研究[D]. 桂冰冰.山东大学 2015
[8]基于SWOT分析的云南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究[D]. 吴金洪.云南大学 2014
[9]西安文化产业与遗产保护规划的发展关系研究[D]. 梁中荟.北京建筑大学 2014
[10]基于文化遗产保护的长沙铜官窑遗址保护性开发研究[D]. 龙青乐.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2581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32581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549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